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KXB127矿用隔爆兼本安型声光报警器企标#

KXB127矿用隔爆兼本安型声光报警器企标#

b) 平均相对湿度:不大于95%(+25℃);
c) 大气压力:80kPa~106kPa;
d) 无显著振动和冲击的场合;
e) 煤矿井下有甲烷和煤尘爆炸性混合物,但无破坏绝缘的腐蚀性气体的场合。
4.2.2报警器能承受的最恶劣的贮运条件
a) 高温:+60℃;
b) 低温:-40℃;
c) 平均相对湿度:95%(+25℃);
4.3.2主要功能
当开关量输入端阻值≥90KΩ时,报警器显示绿色数码管箭头图形;当开关量输入端阻值≤300Ω时,报警器显示红色数码管汉字,内容为“正在行车,不准行人”,并伴有与字幕相同的语音提示。
4.4 电源波动适应能力
交流供电电压在额定供电电压的75%~110% 范围内波动时,报警器的电气性能应符合4.3的有关规定。
本标准的技术内容符合MT209-1990《煤矿通信、检测、控制用电工电子产品通用技术要求》的有关规定(抗干扰和可靠性除外)和MT210-1990《煤矿通信、检测、控制用电工电子产品基本试验方法》。
本标准的编写遵循了GB/T1.1-2009的有关规定。
本标准由淮南市润金工矿机电有限公司提出并负责起草。
d) 振动:50m/s2;
e) 冲击:500m/s2。
4.3电气性能
4.3.1主要技术指标
4.3.1.1工作电压:AC127V。
4.3.1.2输入视在功率≤100VA。
4.3.1.3响度:≥85dB(A)。
4.3.1.4报警时红色数码管汉字显示:“正在行车,不准行人”。黑暗处20m可见。
4.3.1.5开关量输入(本安):1路开关量无源接点输入信号;当接点阻值≥90KΩ时对应逻辑“0”,当接点阻值≤300Ω时对应逻辑“1”。
4.9特殊工艺要求
4.9.1印制电路板调试完毕清洗后,表面须均匀地涂覆两遍三防漆,覆盖层应牢固可靠。
4.9.2隔爆接合面应进行磷化处理,并涂一层204-1防锈油。
4.10 特殊元器件要求
4.10.1本安电路用连接导线、元器件应符合GB3836.4的有关规定。
4.11 工作稳定性
报警器应进行工作稳定性试验2d,其电气性能应符合4.3的规定。
按MT210-90第25章的规定进行。
5.16 冲击试验
按MT210-90第26章的规定进行。
5.17 运输试验
按MT210-90第27章的规定进行。
5.18 引入装置夹紧试验
按GB3836.1-2010附录D的有关规定进行。
5.19 引入装置密封性能及机械强度试验
按GB3836.2-2010附录D的有关规定进行。
4.12.6报警器在非工作状态应能承受频率10Hz~150Hz、加速度50m/s2、三个轴向上各振动5次的振动试验,其电气性能及外观应符合4.3、4.6的规定。
4.12.7报警器在非工作状态应能承受峰值加速度500m/s2、脉冲持续时间11ms、三个互相垂直轴线的每个方向连续冲击三次(共18次)的冲击试验,其电气性能及外观应符合4.3、4.6的规定。
Q
淮南市润金工矿机电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RJ10-2013
KXB127隔爆兼本安型声光报警器
2013-07-01发布 2013-07-01实施
淮南市润金工矿机电有限公司发布
前言
本标准在防爆方面遵守GB3836.1-2010《爆炸性环境 第1部分:设备 通用要求》、GB3836.2-2010《爆炸性环境 第2部分:由隔爆外壳“d”保护的设备》和GB3836.4-2010《爆炸性环境 第4部分:由本质安全型“i”保护的设备》的规定。
5.2.7.1 功能试验:用电阻箱输入电阻,输入端阻值≥90KΩ时,报警器显示绿色数码管箭头图形;当输入端阻值≤300Ω时,报警器显示红色数码管汉字,内容为“正在行车,不准行人”,并伴有与字幕相同的语音提示。
5.3电源波动适应能力试验
按MT210-90 第10章的规定进行。
5.4 结构检查
按MT210-90第5章的有关规定进行。
除环境试验或有关标准另有规定外,试验应在下列环境条件下进行:
a) 温度:15℃~35℃;
b)相对湿度:45%~75%;
c) 大气压力:定,测试用电源符合以下要求。
5.1.2.1交流供电电源
a)电压:误差不大于2%;
b)频率:50Hz,其误差不大于1%;
5.10 低温工作试验
按MT210-90第23章的规定进行。
5.11 高温工作试验
按MT210-90第23章的规定进行。
5.12 低温贮存试验
按MT210-90第24章的规定进行。
5.13 高温贮存试验
按MT210-90第24章的规定进行。
5.14 湿热试验
按MT210-90第28章的规定进行。
5.15 振动试验
5.20 密封圈老化试验
按GB3836.1-2010附录D3.3的有关规定进行。
5.21水压试验
按GB3836.2-2010第16条的有关规定进行。
5.22 透明件冲击试验
按GB3838.1-2010第23.4.3条要求进行。
矿用隔爆兼本质安全型,标志为“Exd[ib]ⅠMb”。
3.2型号
KXB127
额定输入电压
报警器
矿用信号设备
4技术要求
4.1一般要求
产品应符合MT209-1990及本标准要求,并按照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
4.2环境条件
4.2.1报警器在下列环境条件下应能正常工作
a) 环境温度:-10℃~40℃;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中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91-2008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c)谐波失真系数:不大于5%。
5.2电气性能试验
5.2.1.测试仪器和设备的准确度应保证所测性能对准确度的要求,其自身准确度应不大于被测参数1 /3倍的允许误差。
5.2.2测试仪器和设备的性能应符合所测性能的特点。
5.2.3测试仪器和设备应按照计量法的相关规定进行计量,并检定或校准合格。
5.2.4测试仪器和设备的配置应不影响测量结果。
4.13.7报警器应通过本质安全火花试验。
4.13.8 保险管应浇封处理。
4.13.9 观察窗上的透明件应通过热剧变试验。
4.13.10 关联设备见申请产品主要零(元)部件及重要原材料明细表。
4.13.11 本安参数:Uo:XXXV; Io:XXXXA
5 试验方法
5.1 试验条件
5.1.1 环境条件
5.2.5主要测试仪器和设备
万用表
交流电流表
声级计
电阻箱
5.2.6试验线路
试验线路见图1。
AC127V
电阻输入
图1测试示意图
5.2.7试验步骤
5.2.7.1响度试验:报警器四周2m以内不应有与测试无关的物体。将声级计(A计权)的传声器置于发声部件的正前方lm处测量。使报警器报警,声级计测得最大声音强度应≥85dB(A)。
50


非本安电路接线端子与接地端子及与外壳间

10
16
本安电路接线端子与接地端子及与外壳间

3
3
本安电路与非本安电路裸露导体之间(U≥127V)

10
16
本安电路与非本安电路裸露导体之间(U<127V)

4
4
印制电路板绝缘涂层下


1
4.6外观
4.6.1产品表面不应有明显的凹痕、划伤、裂缝、变形等现象;
4.6.2金属零部件不应有锈蚀和其他机械损伤;
4.6.3零部件应紧固无松动;
4.6.4说明功能的符号文字及产品的所有标志应清晰端正、安装牢固;
4.6.5隔爆接合面及隔爆孔的表面不得有划痕、砂眼等缺陷。
4.7 电气安全
4.7.1 接线端子间及接线端子对外壳间的绝缘电阻应大于等于表2的规定。
4.7.2 接线端子间及接线端子对外壳间应能承受交流50Hz、历时1min、漏电流不大于5mA的工频耐压试验,且无击穿和闪络现象,试验电压见表2。
表2
测 量 部 位
绝 缘 电 阻

工 频 耐 压
V
漏电流
mA
常 态
湿热试验后
电源输入端子对外壳间
50
1.5
2000
≤5
电源输入端子对本安接线端子
50
1.5
1500
≤5
本安接线端子对外壳间
10
1.0
500
≤5
4.8 最高表面温度
在正常工作和规定的故障状态下,隔爆外壳及本安电路各元器件及导线的最高表面温度不得超过150℃。
4.12.8 包装后的报警器应能承受运输试验,试验后包装箱应无损坏和明显变形,箱内报警器的电气性能及外观应符合4.3、4.6的规定。
4.13 防爆要求
4.13.1报警器必须符合GB3836.1、GB3836.2和GB3836.4的规定,并应经国家指定的防爆检验部门审查检验合格,取得检验部门发放的“防爆检验合格证”。
4.12.4报警器在非工作状态应能承受按表3规定条件进行的高温贮存试验,其电气性能及外观应符合4.3、4.6的规定。
表3
试 验 项 目
温 度

试 验 时 间
h
恢 复 时 间
h
低 温 工 作
-10
2

高 温 工 作
+40
2

低 温 贮 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