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西部区域经济发展

中西部区域经济发展

开发格局:以郑州为中心,以郑汴(郑州、开封 )一体化区域为核心层、以“半小时经济圈”城 市为紧密层,以“一小时交通圈”城市为辐射层 的“一极两圈三层”的空间开发格局
中部重点开发区:中原开发区之中原城市群
中部重点开发区:中原开发区之中原城市群
中部重点开发区:皖江城市带/江淮地区
范围:安徽省沿江两岸的10个城市(合肥市、 芜湖市、马鞍山市、安庆市、铜陵市、池州市、 滁州市、巢湖市、宣城市九市全境和六安市的 金安区和舒城县)
一、高资本技术农业——结构转换
• 中部六省:江西、湖南、湖北、山西、安徽、河南
• 我国中部地区是传统的农业区,全国半数以上的农业大省 在中部地区,可以说,中部地区的农业是否强大,很大程度 上决定了我国农业是否强大
一、高资本技术农业——结构转换
• 资本和技术在农业中的比重大小是现代农业强弱的重要标 志。很显然,我国中部地区的农业与现代农业有较大差距, 加快现代农业发展不仅是中部地区农业发展的基本要求, 也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要求
黄淮平原的小麦 、棉花等;
江汉、洞庭湖、 鄱阳湖平原的水稻、 油菜等;
众多河流、湖泊 的淡水养殖。
丘陵低山的茶叶 、毛竹、杉树等经济 林和用材林。
大同煤矿
平朔煤矿
武汉轧钢
洛阳化工 郑州纺织
十堰汽车
◎ ◎
◎◎
◎ ◎



株洲车辆
马钢冶炼 贵溪炼铜
西部概述
西部地区特指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四川、重庆、云南、贵 州、西藏、广西、内蒙古12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
西部重点开发区:关中-天水地区
范围: 包括陕西省中部以西安为 中心的部分地区和甘肃省天水的 部分地区
承载条件:土地资源有一定潜 力;水量非常短缺;水环境质量 总体较差;大气环境质量总体较 好
区域定位: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科技教育、商贸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西北地区重要的科技创新基地,全国重要的 历史文化基地
区域定位:我国面向东盟国家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前沿 地带和桥头堡,区域性的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
开发格局:以主要城市为支撑,以沿海地区为主轴,以综合运输通道为纽带的空间开 发格局
西部重点开发区:北部湾地区
中部高资本技术农业发展和产业转移
目录
一、高资本技术农业——结构转换 二、工业化和城镇化 三、产业转移 四、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
中部重点开发区:长江中游地区
范围: 位于全国“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中沿长江通道横轴和京哈京广 通道纵轴的交汇处,包括湖北武汉城市圈、湖南环长株潭城市群、 江西鄱阳 湖生态经济区。
功能定位:全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 全国 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 区域性科技创新基地,长江中游地区人口和经济密集 区。
河南的龙门石 窟、中岳嵩山 、少林寺等
安徽的黄山、 九华山、皖南
民居等
江西的庐山 、井冈山、
藤王阁等
中部概述:交通条件
有京九、京广、北同蒲—太焦—焦柳线贯通南北 有陇海、浙赣—湘黔线和长江横穿东西

中部概述:工业基础
葛洲坝 隔河岩
山西为煤炭大省
河南为人口、 粮食大省
湖北为水电大省
湘、赣为有色 金属大省
西部概述:自然资源之矿产资源
西部概述:旅游资源
青海湖 塔尔寺
日月山 金银滩草原
西部概述:交通条件
东、中、西、东北地区指标比较
东、中、西、东北地区指标比较
2019年全国各地区三大产业产值
单位:亿元
东、中、西、东北地区指标比较
东北地区
中部地区
东部地区
西部地区
中、西部地区GDP增速
中、西部各省份GDP增速(%)
开发格局:以武汉为核心,以长江沿线和沿京广 线产业带为轴线,以周边其他城市为节点的空间 开发格局
中部重点开发区:长江中游地区之环长株潭城市群
范围:湖南省以长沙、株洲、湘潭为中心的湖 南东中部的部分地区
区域定位: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建设的示范区,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以及 交通运输设备、工程机械、节能环保、装备制 造、 文化旅游和商贸物流基地, 区域性的有色 金属和生物医药、 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 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
基地和西部大开发有关政策范围的通知》 • 2009年9月23日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促进中部地
区崛起规划》。规划的正式出台, 标志着中部崛起目标明确化。
中部重点开发区(国家层面)
中部重点开发区:冀中南地区
范围:河北省中南部以石家庄为中心的部分地 区(保定、石家庄、衡水、邢台和邯郸)
• 2019年“十一五”规划中, 正式把“中部地区崛起”列为中部地区区域经济发 展之列
• 2019年4月10日,“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办公室”在国家发改委设立,中 部崛起进入了更具操作性的实施阶段
• 2019年初,编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列入了国务院的工作日程表 • 2009年4月13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中部六省比照实施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
承载条件:土地资源较为丰富; 水资源丰富;大气环境与水环 境质量总体较差
中部重点开发区:长江中游地区之武汉城市圈
范围:以武汉为圆心,包括黄石、鄂州、黄冈、 孝感、咸宁、仙桃、天门、潜江周边8个城市所 组成的城市圈
区域定位: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建设的示范区,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科 技教育以及汽车、钢铁基地,区域性的信息产 业、新材料、科技创新基地和物流中心
中部概述:自然资源
● 有黄淮、江汉、洞庭 湖、鄱阳湖肥沃的平原;
● 有夏季高温多雨、雨 热同季的良好气候;
● 有淮河、长江干支流 丰富的灌溉水源;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有煤、铁、有色金 属水能等多种资源;
中部概述:旅游资源
山西的云岗石窟 和平遥古城等
湖北的武当 山、神农架 、黄鹤楼等
湖南的张家界 、南岳衡山、
岳阳楼等
• 结构转换,首先表现为工业化发展中工业和其他非农部门对 农业劳动力的不断吸收。工业化过程中耕地资源也会减少, 但相对于土地要素,劳动力的减少更快。
• 劳动和土地之间比例的长期变化,改变了农业的获利机会, 诱导农业生产者转向资本深化的技术创新路径,选择新的技 术流程和相应的制度实现形式,特别是资本(如农业基础设 施和物质装备)的大规模使用。这样一来,农业劳动生产率 提高,生产成本降低,农业素质全面提升。
开发格局:以西安—咸阳为核心,以陇海铁路、连霍高速沿线走廊为主轴,以关中环 线、包茂、京昆、银武高速公路关中段沿线走廊为副轴的空间开发格局部
西部重点开发区:北部湾地区
范围: 包括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 湾经济区以及广东省西南部和海 南省西北部等环北部湾的部分地 区 承载条件:土地资源较为丰富; 水资源较丰富但分布不均,利用 率不高;大气环境与水环境质量 总体一般
范围:以重庆经济区和成都经济区为中心,包 括重庆(市区)、成都、雅安等33个不同规模、 不同等级的城市
承载条件:土地资源有一定潜力;水量丰富;水 环境质量较差; 大气环境与水环境承载力较低
区域定位:全国统筹城乡发展的示范区,全国重 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 地,科技教育、商贸物流、金融中心和综合交通 枢纽,西南地区科技创新基地,西部地区重要的 人口和经济密集区
开发格局:以长株潭为核心,以衡阳、岳阳、益 阳、常德、娄底等重要节点城市为支撑,集约化 、开放式、错位发展的空间开发格局
中部重点开发区:长江中游地区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范围:江西省环鄱 阳湖的部分地区
区域定位:全国大湖 流域综合开发示范区, 长江中下游水生态安 全保障区,国际生态 经济合作重要平台, 区域性的优质农产品、 生态旅游、光电、新 能源、生物、航空和 铜产业基地
在中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中,中部地区是我国的人口大区、经济腹地和 重要市场,在中国区域经济板块分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起着“承东启西” 的作用。
@ 位于我国中原腹地,不沿边、不靠海; @ 国土面积为102.8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0.7%; @ 2019年人口35790万人,占全国的26.7%; @ 2019年国内生产总值10.447万亿元,占全国的20%; @ 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和其它许多农产品的商品生产基地; @ 我国主要的能源基地和主要的原材料工业基地。
中部重点开发区:中原开发区
范围:河南18个地市及山东、安徽、河北、山 西12个地市2个县
承载条件:土地资源尚有潜力;水资源丰富;大 气环境质量一般;黄河沿线超载程度较重
区域定位:全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 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综 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区域性的科技创新中 心,中部地区人口和经济密集区
范围:山西省中部以太原为中心的部分地区 (太原、晋中、吕梁、忻州的24个市县)
承载条件:土地资源相对丰富;水环境质量相对 较差,水土流失严重;大气环境质量整体较好
区域定位:资源型经济转型示范区,全国重要 的能源、原材料、煤化工、装备制造业和文化 旅游业基地
开发格局:以太原为中心,以太原盆地城镇密集 区为主体,以主要交通干线为轴线,以汾阳、忻 州、长治、临汾等主要节点城市为支撑的空间 开发格局
承载条件:土地资源丰富;水环境质量相对较 差;大气环境质量较好;生态系统稳定性较强
区域定位:重要的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和高新 技术产业基地;区域性物流、旅游、商贸流通、 科教文化和金融服务中心性
开发格局:以石家庄为中心,以京广沿线为主 轴,以保定、邯郸等城市为重要支撑点的空间 开发格局
中部重点开发区:太原城市群
开发格局:以鄱阳湖为“绿心”,以南昌为中心,以九江、景德镇、鹰潭、新余和抚州 等城市为主要支撑,以环鄱阳湖交通走廊为环状的空间开发格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