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东中西部区域经济发展比较和分析
东中西部区域经济发展比较和分析
表2-1 项目 生产总值 人口( 人均生产总值 第一产业增加 时间 (亿元) 万人) (万元) 值(亿元) 2011年 293581 2010年 250488 2009年 211887 2008年 194085 2007年 165194 2006年 138523 2005年 118596 55446 55040 53889 53169 52458 51709 50949 5.2949 4.55102 3.93191 3.65034 3.14907 2.67889 2.32774 18801 16257.4 14290 13449.8 11621.7 10017.9 9447.96 第二产业增加 值(亿元) 144895 124530 104956 98659.1 83837.3 71137.6 60625.4 第三产业增加 值(亿元) 129886 109700 92640.5 81976.2 69735 57367.4 48522.9
能源消费量 煤炭 焦炭 天然气 电力 原油 汽油 煤油 柴油 燃料油
(万吨标准煤) (万吨) (万吨) (亿立方米) (亿千瓦小时)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164795.8 140482.9 15934.4 338.1 18836.5 24542.9 4253.9 1112.8 7102.5 3395.3
36425 30013.28 25992.29 22739.82 18852.05 15753.84 13443.63 11527.27 9891.85 8773.47
2010年 81408.49 2009年 66973.48 2008年 60447.77 2007年 49184.06 2006年 40346.38 2005年 34086.72 2004年 28945.2 2003年 23975.21 2002年 20956.71
2 东中西部发展现状
2.1全国现状
2011年,全国总人口134042万,国内生产总值52.1万亿元。中国总面积960.03万平 方公里。
2.2 东部发展现状
东部沿海地带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 东和海南等11个省市,总面积105.17万平方公里,仅占我国国土面积的10.95%;但是总人 口(2011年)占全国人口的比重达到41.36%,02-11年东部的大体经济状况由表21可以看到。
2011年
100235
36222 36069 36385 36240 36088 36017 35917 36072 35997 35767
2.767241 2.257021 1.840689 1.667985 1.362892 1.120204 0.949041 0.802428 0.666034 0.585923
关键字:区域经济;能源消费;技术进步;非线性拟合
问题的提出
新中国建立到改革开放前,中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也是均衡经济,这种制度下,中国各 地区发展比较均衡,但是效率低下;改革开放后,中国开始推行市场经济,在“先富带后 富”的号召下,产生了非均衡经济,全国被划分成东中西三大部分,几十年间,各个部分 都有了长足发展,但这种高效的发展模式却使得各地发展极不平衡。本文的意义也就是展 现这种不平衡,探讨这种不平衡,为解决这种不平衡献计献策。
3 造成东中西部现状的原因探讨
一个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先进与落后,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首先是地理位置。要发展 区域经济,闭门造车是不行的,与外界贸易是非常重要的,“要致富先修路”很正确,但
国家资源有限,在哪里修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个地区的地理位置,而且,一条千辛万苦 修的青藏铁路是绝对比不过上海的天然优良港口优势的。第二是自然资源的储备与开发。 中东波斯湾旁边那些国家仅凭石油就能化身巨富,中国也有某些地区靠自然资源发家。但 这显然不是区域经济发展迅速的必要条件,因为世界上,甚至国内,本地没什么资源却能 创造大量产值的地区很多。原因在相当程度上士因为它们具备了第一点和第三点。第三是 人力资源和技术。中国之所以成为世界工厂,充足的人力资源是关键;日本在几乎没有任 何自然资源的情况下经济如此发达,创新能力和其带来的先进的科技是关键。第四是政策 。深圳速度正是得益于它经济特区的身份,当然它毗邻港澳的地理位置优势是它成为特区 的重要原因。同样资源充足,有的石油大国安享富裕,有的却战乱不断;同在一个半岛, 贫富差距却是云泥之别。下面将从以上四个方面分析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区域经济发展差异 巨大的原因。
1 区域经济的概念和东中西部的划分
区域经济(regional economy)理论产生于二十世纪中叶,是一种非均衡发展理论,它指的是在一定区域内经济 发展的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生产综合体。以一定地域为范围,并与经济 要素及其分布密切结合的区域发展实体。区域经济反映不同地区内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以 及内涵和外延的相互关系。在数十年的实践中,区域经济理论为各国的发展做出了很多贡 献。
2.4 西部发展现状
西部地带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广西、 内蒙古等12个省、自治区,总面积687.87万平方公里,占我国国土面积的71.65%,总人口 (2011年)占全国人口比重27.02%,,02-11年西部的大体经济状况由表2-3可以看到 表2-3 项目 时间 生产总值 人口( 人均生产总值 第一产业增加 (亿元) 万人) (万元) 值(亿元) 第二产业增加 值(亿元) 第三产业增加 值(亿元)
中部地带包括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等8省,总面积1 66.99万平方公里,占我国国土面积的17.39%;总人口(2011年)占全国人口比重31.61%, ,02-11年中部的大体经济状况由表2-2可以看到 表2-2 项目 生产总值 人口( 人均生产总值 第一产业增加 第二产业增加 第三产业增加 时间 (亿元) 万人) (万元) 值(万元) 值(万元) 值(万元) 2011年 2010年 2009年 2008年 2007年 2006年 2005年 2004年 2003年 2002年 127625 105145.6 86443.31 78781.03 65359.77 53967.49 46545.14 39488.95 32590.37 28680.58 42374 42276 42169 42025 41847 41797 41738 42486 42265 42086 3.01187 2.487122 2.049926 1.874623 1.561875 1.291181 1.115174 0.929458 0.771096 0.681476 15876 13574.12 11741.24 11128.89 9339.24 7826.19 7341.29 6757.61 5401.14 5280.42 67514.1 54661.77 43156.88 39783.96 32375.62 26443.92 22051.75 17840.66 14429.97 12202.35 44234 36909.67 31545.19 27868.18 23644.91 19697.38 17152.1 14890.68 12759.25 11197.81
3.2 自然资源储备与开发方面
表31汇总了2011年东中西部石油(亿吨)、天然气(亿立方米)、煤炭(亿吨)、铁的储量( 亿吨): 表3-1 地区 资源 东部 中部 西部 石油 85595.6 75763.7 117565 天然气 1201 2338 33796 煤炭 167.2 1104 886.7 铁 96.35 35.76 60.65
3.1地理位置方面
显然,东部地区在地理位置上是有很大优势的,西部地区是地理位置最不利的。无论在铁 路线、公路线还是航空线,东部地区都是最密集的,海上运输更是完全处于垄断地位。这 些都不是偶然的。一方面,东部平原多,平原多带来的不仅是人口密集,而且无论是耕种 还是修建基础设施难度都比较小;另一方面,我国历史上多次被列强侵略,战败后开放的 通商口岸大多在沿海地区,客观上促进了这些地区的商业经济发展,这些地区的基础设施 建设自然起步更早。北京从明朝就是中国首都,上海的港口每天在吞吐数以万吨的货物, 深圳是挨着港澳的经济特区;不仅仅是这些地区自身,它们会带动周边地区发展。相对而 言,中部和西部身处内陆,很多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青藏高原等),人口较少, 交通不便,没有海港。
可以看出,中西部在面积明显大于东部的情况下,不仅人均产值远远落后与东部,甚 至工业总产值也大不如东部地区,甚至一二三产业都和东部差距相当大。显然,在本文引 用数据的起点2002年,东部地区明显较高,而近十年,三部分增长率却差不多,导致到了2 011年,中西部已经远远落后于东部。这就是目前东中西部的区域经济现状。
12771 10701.31 9198.33 8905.19 7646.66 6300.33 5916.5 5397.13 4438.11 4029.77
51039.3 40693.9 31782.86 28802.76 22685.34 18292.2 14726.59 12020.8 9645.27 8153.45
2004年 99488.4 2003年 82971.6 2002年 71182
5043 1.43901
8751.37 7306 6881.76
50218.9 40827.9 33672.3
40518.2 34837.7 30628
2.3 中部发展现状
东中西部区域经济发展比较和分析 陈东
(广东财经大学,广东广州)
摘要:本文第一部分对东中西部区域经济发展现状进行了总结,得出了东部在生产
总值、人均产值、各产业产值等方面都遥遥领先中部和西部;第二部分分析了东中西部区 域经济发展差异巨大的原因,得出了这种差异主要是地理位置、早期政策倾斜、能源消费 水平、技术投入水平造成,然后对三地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型进行非线性拟合,得出三地都 过分依赖消耗资源来促进经济发展,科学技术进步对区域经济发展贡献乏力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