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现状研究目录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
Abstract.................................................... 错误!未定义书签。
引言. (1)一、理论基础 (2)二、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历程 (3)三、江苏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现状 (4)(一)数量不断增长 (5)(二)类型不断丰富 (5)(三)资产规模增大 (6)四、徐州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存在问题 (7)(一)认识不到位问题 (7)(二)品牌意识薄弱问题 (8)(三)个别部门支持力度支持不够 (8)(四)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 (10)(五)融资力度较差 (10)五、徐州科学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对策 (10)(一)强化宣传、树立正确发展观念 (11)(二)加强品牌培育、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 (12)(三)转变政府部门职能、加强指导服务 (12)(四)加强财务管理制度建设 (13)(五)加大扶持力度、落实优惠政策 (14)结论 (14)参考文献 (16)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引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及国家政府在新时期提出的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
从国内外的实践来看,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有助于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改变农民在市场中的弱势地位,有效解决我国长期存在的“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突出矛盾,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有裨益。
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再度锁定“三农”,提出各地政府要积极扶持和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加强农民合作社人员的教育培训,各级财政给予相应经费支持(陈锡文,2009;郑良芳,200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先得大力发展绩效高、质量优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农民自发组织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始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孔祥智、史冰清,2008),特别是从1994年我国开始在陕西、山西、安徽、江苏、河北、黑龙江、北京等省、市进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试点以来,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己经有了长足的发展(李瑞芬,2004)。
据统计,2005年底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己超过15万个,占全国农户总数的9.8%(农友群,2005;万江红、田甜,2007);截至2010年6月底,我国在工商登记注册的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已超过31万个,入社农户占总农户的10.4%,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业务活动范围基本涵盖生产、加工、销售、服务等各领域。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逐渐成为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重要的组织载体,发挥着维护农民利益、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作用。
随着我国加入WTO,农产品市场竞争日趋国际化、激烈化,迫切需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有更大地发展,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这就要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拥有良好的财务绩效。
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井喷式”的数量发展状况相比,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质量问题并没有得到应有重视,粗放型数量扩张并没有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财务绩效得到相应的提高。
我国不少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正面临着内部制度不健全、财务管理水平低下、抗风险能力弱、稳定性差及发展后劲不足等诸多的现实难题(郑日、骆珊珊,2005),而没有实质内涵且质量低劣的“皮包协会”、“牌子合作社”等,不仅不能履行应有的责任,反而会挫伤农户的积极性。
2006年《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正式颁布,标志着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建设与发展纳入了法制化轨道,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不能仅靠“量”,更要看“质”。
而构建一套合理的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进行有效考核,在当前乃至以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雨后春笋”般的数量增加趋势下,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通过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财务绩效评价,使考评对象准确定位,清晰辨别自身优劣势,并促使财务绩效低下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进行限期整改或者“摘牌”,制止“劣币驱除良币”现象,反而更有助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进一步地发展。
一、理论基础经济组织的研究是当前的热点,融合了新古典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公共选择理论、信息经济学与机制设计、产业组织理论、博弈论、组织行为论等学科综合研究。
人是生产力的核心动力,现代经济发展产生集群效应,人们的合作成为经济发展的根源。
组织是人的集合,组织的效率关系到经济的增长。
这些都导致经济组织研究成为热点。
经济组织有两层含义:一方面指动态的组织活动过程,即通过分工合作对生产要素在不同的层次、不同空间进行合理有效的配置的过程。
另一方面指对按一定的规则组建的对某种(类)活动进行管理、实施的机构或实体①。
在农业中,各种生产要素必须按照一定的目标和技术上的要求有机结合,并需要通过有效的整合、协同才能完成生产过程,而对各生产要素的整合、协调及管理,需要一个具有特定功能的机构或实体来承担。
因此,产生了农业经济组织。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作为重要的农业经济组织,经济组织理论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也揭示了农业合作社的存在的必要性:社会分工与专业化发展的需要、形成市场抗衡力、降低交易费用、降低生产经营风险、提供服务等。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提出的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历史任务。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先得大力发展绩效高、质量优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2006年《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正式颁布,标志着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建设与发展纳入了法制化轨道,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不仅仅靠“量”,更要看“质”。
而建立一套合理的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进行有效考核,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二、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历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一个代表弱势群体利益的农民自①喻国华. 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限制因素及对策[J]. 农业经济. 2006(01)助组织,它不仅能够为社会创造和谐,而且对于解决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有着十分明显的作用。
我国自从建国以来有过三次农民专业性质的合作经济组织快速发展的浪潮。
第一次的浪潮是伴随着1950年7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公布的《农民协会组织通则》的实施,全国绝大多数的农村地区相继成立了各自的农民协会;第二次的浪潮是在1956年3月的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农民合作社示范章程》实施之后,全国各地成立了各种形式的初级合作社和高级合作社,后演变为“人民公社”;第三次浪潮是从二十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涌现出大量合作经济组织,这种“农村新型合作组织”替代了五六十年代建立与发展起来的“人民公社”。
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和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以西方农村合作经济理论为指导,结合我国实际,为了解决农户个体经营与大市场不相适应的问题而产生并发展起来的。
它仍以家庭经营体制为基础,坚持农民自愿的原则,不影响生产经营自主权和家庭财产所有权,反而会在新的层次和意义上深化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体质、推动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三、江苏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现状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民与有关企业、组织和农民个人,在秉承高度自愿原则的基础之上,按照互惠互利的原则农民联合起来,依法合作的方式进行经营当地的农产品及其衍生出来的产品的经济组织。
它是以农村家庭承包经营方式为基础,由从事各类农业产品生产经营的农民按照自愿原则组织起来的,在信息、技术、资金、购销、贮运、加工等环节开展互助合作的经济实体。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以维护内部成员的利益、增加成员的收入为主要的目的,是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农民开展自我服务、自我发展、自我增收的一种行之有效的经济组织形式。
合作经济思想经过160多年的实践有了广泛的发展,在世界发达国家历史悠久,并且大多比较成功。
呈现出分布广泛,类型众多的特点。
目前,合作社遍布160个国家和地区,涉及农业、工业、金融、保险、医疗、交通、运输、科技、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主要从事加工、制造、建设、销售、供应、经营、农业生产、信贷、保险、福利、文化娱乐等活动②。
(一)数量不断增长徐州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势头好、质量高,位列全省之先,目前,徐州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势头迅猛,呈现出主体多元化、形式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徐州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近年来发展较快,2005年只有1351家,2006、2007、2008年三年每年均有较快发展,到2008年已达到2222家。
2008年徐州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共有2222家中,专业合作社1462家,占徐州市合作经济组织总数的65.5%;专业协会735家,占徐州市合作经济组织总数的33.1%;专业联合社5家,占徐州市合作经济组织总数的0.23%;专业联合会20家,,彗徐州市合作经济组织总数的0.9%。
成员总数达到452653户,其中专业合作社成员298931户,占成员总数的66.04%;专业协会成员150295户③。
(二)类型不断丰富②杜贤文,陈志清,李忠. 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农村经济. 2006(06)③蒋培兰.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载体——广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调查[J]. 理论前沿. 2006(23)徐州市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种类按涉及的行业来分较为广泛,有1462家专业的农民合作社,从事农作物种植业的有645家,占全部合作社的44.12%,其中直接从事粮食生产的有124家;从事林业的有22家,占全部合作社的 1.5%;从事畜牧养殖业的有475家,占全部合作社的32.5%,其中从事生猪饲养的有171家,其中从事奶业生产的有27家;从事渔业生产的有157家,占全部合作社的10.7%;从事服务业的有51家,占全部合作社的3.5%,其中从事农机服务的有10家。
从事其它行业的有112家,占总数的7.8%。
如表一所示,徐州农民专业协会对于农民的收入影响体现在各个农业生产类型。
表1 农民专业协会对典型农户收入影响单位:元(三)资产规模增大从徐州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资产负债状况来看,2008年徐州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资产总额达450242万元,其中固定资产净值达19290万元;负债总额为41997万元,其中银行贷款余额为7280万元;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所有者权益为408245万元,其中出资总额为84248万元,其中农民成员的出资额为66534万元。
四、徐州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存在问题近年来,徐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工作,与其他先进地区的成果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内部矛盾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