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叉神经痛射频热凝术治疗的过程
三叉神经痛射频热凝术是一种三叉神经损毁术,常用于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治疗效果较好,一般能够术后立即止痛,但是治疗过程中高温炙烤可产生剧痛,很多患者无法耐受。
射频热凝术也是目前常用的一种三叉神经痛治疗方法,一般医院进行治疗的过程如下:
(一)术前准备
1.术前向病人及家属说明手术效果、可能的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取得病人和家属的理解与合作,并签订手术协议书。
2.对于高龄者可以行心电图、胸透、血常规和出凝血时间检查,以排除严重心肺疾病。
术中有诱发心肺疾病的可能。
3.术前普鲁卡因皮试,面部备皮。
4.术前停用卡马西平等止痛药物。
5.严重高血压者要求术前控制血压,使之接近正常范围。
(二)基本操作过程
1.病人取仰卧位,卵圆孔半月神经节定位穿刺时一般采用Hartel 前人路穿刺法,即在病人患侧口角外下3cm(A)点,/患侧外耳孔(B)点及同侧瞳孔(C)点三点做AB 及AC 连线。
2.常规消毒、铺巾,用1%普鲁卡因行局部浸润麻醉(过敏者改用利多卡因)。
3.取A 点为进针穿刺点,使用前端裸露0.5cm 的8 号绝缘穿刺针,针尖对准同侧卵圆孔,针身保持通过AB、AC 两线与面部垂直的两个平面上,缓慢进针,直到卵圆孔。
4.当针头接近或进入卵圆孔时,病人可出现剧痛,穿刺针有一种穿透筋膜的突破感。
再进针0.5~1cm,即可达三叉神经半月神经节。
如果针尖抵达卵圆孔边缘而进针受阻·,可将针尖左右或前后稍加移动,即可滑过骨缘而进入卵圆孔,一般进针深度为6~7cm。
5.在针尖确实进入卵圆孔后,拔出针芯大多数可见有脑脊液流出,也可拍X 线平片或行CT 扫描证实(图9—3、9—4)。
此时拍侧位片,可见针尖位于斜坡突出处最高处。
有条件者,全部过程最好在X 线荧光屏监视下进行。
6.根据疼痛分布区的不同调整针尖的位置。
7.先给予每秒50 次的方波,延时1ms,电压0.1—0.5V 进行脉冲电流刺激。
如相应的三叉神经分布区出现感觉异常或疼痛,证实电极已达到相应的靶点,否则应重新调整。
若需要超过2V 的电压刺激才能引起疼痛,提示针尖位置不理想,术后可能效果不佳。
在刺激过程中如发现有咬肌或眼球颤动,提示电极接近三叉神经运动根或其他颅神经,也需重新调整电极,直至满意为止。
8.在电极位置确定准确后,以温控射频热凝对靶点进行毁损,逐渐加温,温度控制在60~C—75~C,分2—3 次毁损,持续时间每次0.5—1mi。
对同时多支疼痛者可以多靶点热凝。
以上介绍了三叉神经痛射频热凝术治疗的过程,希望对患者有所帮助。
三叉神经痛射频热凝术治疗对医生的技术要求非常高,如果医生操作不好,可造成严重后果,常见的面部感觉缺失,脑神经损害,感染等,患者选择医院时需要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