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二)热盛吐衄 心气不足,吐血、衄血,泻心汤

(二)热盛吐衄 心气不足,吐血、衄血,泻心汤

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并治第十六
(二)热盛吐衄
06级中医(七年制) 06级中医(七年制)
张晓娇
心气不足,吐血、衄血,泻心汤 主之。(十七) 主之。(十七)
泻心汤方
大黄二两 黄芩 黄连各一两
“心气不足”——“心气不定”(《千金要 ——“心气不定”
方》),即心烦不安。
心气“不足”二字,当是“有余” 心气“不足”二字,当是“有余”二字,是 传写之讹。(《医宗金鉴》 传写之讹。(《医宗金鉴》)
病机——火热亢盛,迫血妄行 病机——火热亢盛,迫血妄行 主证——心烦不安,吐血、衄血 主证——心烦不安,吐血、衄血 临床——多见暴病新病,心中烦热而痛,血 临床——多见暴病新病,心中烦热而痛,血 色鲜红,虽吐、衄血但精神不衰,面赤口 渴,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数而有力。
治则——苦寒泄热,降火止血 治则——苦寒泄热,降火止血 方:泻心汤 方:泻心汤 药: 黄连——泻心火 黄连——泻心火 黄芩——泻肺与大肠之火 黄芩——泻肺与大肠之火 大黄——苦寒泄热 大黄——苦寒泄热
热去火降 血自宁
煎服方法: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之。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之。 取其降火止血之功。 取其降火止血之功。 别于《伤寒论》 别于《伤寒论》: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 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154) 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154) 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滓。分温再服。 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滓。分温再服。 取其清淡之性味,以泻热消痞。
泻心汤 同 病机 吐血 兼证 治吐血 火热亢盛,迫血妄行 血色鲜红,来时较急 面赤口渴,烦躁便秘 舌红苔黄,脉数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力 苦寒泄热,降火止血 大黄、黄芩、黄连
柏叶汤
中气虚寒,气不摄血 吐血不止,血色暗红 面色苍白或萎黄,形 倦神疲,舌淡苔白, 脉浮弱或脉虚无力 温中摄血 柏叶、干姜、艾叶、 马通汁
治法 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