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税务筹划答案资料

最新税务筹划答案资料

第二章增值税税务筹划一:甲、乙两个企业为生产资料批发商,甲企业不含税年销售额为70万元,年可抵扣金额为60万元,乙企业不含税年销售额为60万元,年可抵扣金额为50万元,由于两个企业未达到一般纳税人年销售额标准,税务机关采取小规模纳税人征收方式,两个纳税人的年纳税额为3.9[(70+60)×3%]万元,如何对纳税人身份进行筹划?(合并后的增值税纳税额为3.4万元,比合并前节税0.5万元。

)解析:甲企业抵扣率=60÷70×100%=85.71%>82.35%乙企业抵扣率=50÷60×100%=83.33%>82.35%因为,甲乙两个企业的扣税率都大于无差别平衡点抵扣率,所以两者适宜选择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通过税收筹划,可以考虑将两个企业合并为一个批发商,这样年不含税销售额可以达到130万元,而合并后的增值税纳税额为3.4[(130-110) ×17%]万元,比合并前节税0.5万元。

二:某锅炉生产厂有职工280人,每年产品销售收入为2800万元,其中安装、调试收入为600万元。

该厂除生产车间外,还有锅炉设计室负责锅炉设计及建安设计工作,每年设计费为2200万元。

另外该厂下设6个全资子公司,其中有A建安公司,B运输公司等,实行汇总缴纳企业所得税。

方案一:该厂被主管税务机关认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对其发生的混合销售行为一并征收增值税。

方案二:由于该厂是生产锅炉的企业,其非应税劳务销售额,即安装、调试、设计等收入很难达到销售总额的50%以上,将该厂设计室划归A建安公司,随之设计业务划归A建安公司,由建安公司实行独立核算,并由建安公司负责缴纳税款。

请比较?(增值税负担率为10.2%,将该厂设计室划归A建安公司后税收负担率为3.48%)方案一:该厂被主管税务机关认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对其发生的混合销售行为一并征收增值税。

这主要是因为该厂属于生产性企业,而且兼营非应税劳务销售额未达到总销售额的50%。

由此,该企业每年应该缴纳增值税的销项税额为(2800+2200)×17%=850万元。

增值税进项税额为340万元,应缴纳增值税税额为850-340=510万元。

增值税负担率为:510/5000×100%=10.2%。

由于该厂增值税负担率较高,闲置了其参与市场竞争,经济效益连年下滑。

为了改变现状,企业对税收进行了如下筹划。

方案二:由于该厂是生产锅炉的企业,其非应税劳务销售额,即安装、调试、设计等收入很难达到销售总额的50%以上,因此要解决该厂的问题,必须调整现行的经营范围及核算方法。

具体筹划思路是:将该厂设计室划归A建安公司,随之设计业务划归A建安公司,由建安公司实行独立核算,并由建安公司负责缴纳税款。

将该厂设备安装、调试人员划归A建安公司,将安装调试收入从产品销售的收入中分离出来,归建安公司统一核算缴纳税款。

结果如下:该锅炉厂产品销售收入为2800-600=2200万元,应缴增值税销项税额为2200×17%=374万元。

增值税进项税额为340万元,应纳增值税为374-340=34万元A建安公司应就新锅炉设计费、安装调试收入一并征收营业税,应缴纳营业税为(60+2200)×5%=140万元此时,税收负担率为(34+140)÷5000×100%=3.48%,比筹划前的税收负担率降低了6.74个百分点。

三:某木制品厂(一般纳税人)生产销售木质地板砖,并代客户施工,该厂2008年施工收入为50万元,地板砖销售收入为60万元,地板砖所用原材料含税价格30万元,增值税税率为17%。

假定该厂2009年生产经营状况与2009年8月基本相同,则该厂有两套方案可供选择:方案一:继续维持2008年的生产经营现状方案二:将施工收入增加到60万元,地板砖销售收入降低为50万元从税务筹划的角度出发,该厂2009年应当选择哪套方案?(方案一应纳税额12.782万元,方案二应纳税额=3.63万元)答案:方案一是,根据增值税有关规定,该厂的生产经营属于混合销售行为,由于增值税销售收入大于施工收入,因此全部收入应当合并缴纳增值税。

该厂应缴纳税如下:销项税额=110/(1+17%)*17%=15.98万元;进项税额=30/(1+17%)*17%=4.36万元;应纳增值税=15.98-4.36=11.62万元;应缴纳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11.62*10%=1.162万元;共计应纳税额=11.62+1。

162=12.782万元。

方案二时,该厂的生产经营属于混合销售行为,由于缴纳营业税的施工收入大于增值税销售收入,因此,全部收入应当合并缴纳营业税。

纳税如下:应纳营业税=110*3%=3.3万元,应缴纳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3.3*10%=0.33万元,共计应纳税额=3.63万元四.某大型商场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货均能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为促销欲采用三种方式:一是商品七折销售;而是购物慢200元赠送价值60元的商品(成本40元,均为含税价);三是购物满200元,返还60元的现金。

假定该上场销售利润率为40%,销售额为200元的商品成本为120元。

消费者同样购买200元的商品,仅考虑增值税负担时,对于该商场选择哪种方式最为有利呢?(方案一2.9元,二11.62元,三14.52元)答案:1,打折销售时,商品七折,200元的商品140元,应纳增值税=[140/(1+17%)*17%]-[120/(1+17%)*17%]=2.9元;2,购物满200元赠送价值60元的商品时,应纳增值税=200/(1+17%)*17%-120/(1+17%)*(1+17%)=11.62元。

赠送60元的商品视同销售,应缴纳增值税=60/(1+17%)*17%-40/(1+17%)*17%=2.9元合计应缴纳增值税:11.62+2.9=14.52元3,销售200元的商品,返还60元现金,应缴纳增值税11.62元。

200/(1+17%)*17%-120/(1+17%)*(1+17%)=11.62元上述三种,在只考虑企业增值税负担时,方案一最优,此时企业上缴的增值税额最少,后两种方案次之。

五.红枫纸业集团因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09年8月发生销售业务4笔,共计4000(含税)万元,货物已全部发出。

其中,两笔业务共计2400万元,货款两清;一笔业务600万元,两年后一次结清;另一笔一年后付500万元,一年半后付300万元,余款200万元两年后结清。

请结合直接收款、赊销和分期收款结算方式的具体规定,对该集团的增值税业务进行筹划分析。

(如果企业全部采用直接收款方式,销项税额581.20万元。

采用赊销和分期收款方式可以达到推迟纳税的效果,分别计算推迟纳税的销项税额具体金额及天数)答案:首先,如果企业全部采用直接收款方式,则应在当月全部计算为销售额,计提增值税销项税额为:销项税额=4000/(1+17%)*17%=581.20万元这种情况下,有1600万元的货款实际并未收到,按照税法规定企业必须按照销售额全部计提增值税销项税额,这样企业就要垫付上交的增值税金。

其次,对于未收到的600万元和1000万元这两笔应收账款,如果企业在货款结算中分别采用赊销和分期收款结算方式,即能推迟纳税,又不违反税法规定,达到延缓纳税的目的。

假设以月底发货计算,推迟纳税的销项税额具体金额及天数为:(600+200)/(1+17%)*17%=116.24万元,天数为730天(2年)。

300/(1+17%)*17%=43.59万元,天数为548天(1.5年)。

500/(1+17%)*17%=72.65万元,天数365天(1年)可以看到,采用赊销和分期收款方式可以达到推迟纳税的效果,即能为企业节约大量的流动资金,又为企业节约银行利息指出近10万元。

第三章消费税税务筹划一.某酒厂主要生产粮食白酒,产品销售全国各地的批发商,按照以往的经验,本事的一些商业零售户、酒店、消费者、每年到工厂直接购买的白酒大约2000箱(每箱12瓶,每瓶500克)。

企业销售给批发商的价格为每箱(不含税价)1200元,销售给零售户及消费者的价格为(不含税)1400元。

经过筹划,该酒厂在本地设立独立核算的经销部,企业按销售给批发商的价格销售给经销部,再由经销部销售给零售户、酒店及消费者。

已知白酒的消费税率为20%,定额税率为每500克0.5元。

分别计算直接销售给零售户、酒店及消费者的白酒应纳消费税额,销售给经销部的白酒应纳消费税额,通过设立独立核算的经销部少缴纳消费税?(572000元,492000元,80000元)答案:直接销售给零售户、酒店及消费者的白酒应纳消费税额1400*2000*20%+12*2000*0.5=572000元销售给经销部的白酒应纳消费税额1200*2000*20%+12*2000*0.5=492000 元通过设立独立核算的经销部少缴纳消费税572000-492000=80000元二.为了进一步扩大销售,信达公司辞去多样化生产策略,生产粮食白酒与药酒组成的礼品套装进行销售。

2009年9月份,该厂对外销售700套套装酒,单价100元/套,其中白酒、药酒各1瓶,每瓶均为500克装(若单独销售,白酒30元/瓶,药酒70元/瓶)。

假设此包装属于简易包装,包装费忽略不计,问该企业对此销售行为应当如何如何进行税务筹划?(根据消费税暂行规定,白酒的比例税率为20%,定额税率为0.5元/500克,药酒的比例税率为10%),方案一,先包装后销售;方案二,先销售后包装。

请比较两个方案应纳消费税?(14700元9450元)答案:方案一,采取“先包装后销售”的方式根据“将不同税率的应税消费品组成成套消费品销售的则应按最高税率征税”的规定,在这种情况下,药酒不仅要按20%的高税率从价计税,而且还要按0。

5元/500克的定额税率从量计税。

这样该企业应纳消费税税额为:100*700*20%+700*2*0.5=14700元方案二,采取“先销售后包装”方式即先将上述粮食白酒和药酒分品种销售给零售商,在此销售环节粮食白酒和药酒分别开具发票,在账务处理环节对不同的产品分别核算销售收入,然后再由零售商包装成套装消费品后对外销售这时,药酒不仅只需要按10%的比例税率从价计税,而且不必每500克按0.5元的定额税率从量计税。

这样,应纳消费税:30*700*20%+70*700*10%+700*1*0.5=9450元方案二比一节税5250元,所以方案二是最优方案三.某瓶装酒生产企业A,过去一直从另一白酒生产企业B购进散装白酒生产瓶装酒,企业A购进白酒1000吨,白酒的价格为4元/500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