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机测试数据库设计与实现
摘要:进入到新世纪以后,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电子电气行业也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其中我国电能消耗总量有60%以上都是由电动机消耗的,这也占到了工业企业的70%以上,在我国科技水平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电机行业的传统的测试方法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电机工业快速发展的需求了,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我国的很多科研单位就开始研发电机微机测试系统,并且也已经研发成功了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产品,当然这些产品可能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缺陷。
文章便对电机测试数据库设计的方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在此基础上并举例给出了一个电机测试数据库的具体的设计方案,在这个方案的指导下实现了一个电机测试数据库的管理系统,这个系统设计和实现对于我国电机生产企业的产品质量现代化的管理工作都是有着重要指导意义的。
关键词:电机测试;数据库;设计;实现
1 我国电机行业测试系统的简要介绍
伴随着我国科学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电机行业的传统的测试方法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电机工业快速发展的需求了,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我国的很多科研单位就开始研发电机微机测试系统,并且市面上也已经出现了一些开发的较为成功的产品,但这些产品中都普遍存在着数据管理功能不够完善健全的问题,而产生此问题的原因就是产品系统储存数据的方式还都是以文件的形式储存,这对电机测试工作中的管理大量的数据的工作就是极为不方便
的。
只有真正的实现了用数据库系统来管理各类数据,才能真正的保证数据管理工作的集中性和有效性。
现阶段,我们已经在江西电机分厂的“电机性能微机测试仪”的主要控制软件中,成功的建立了一个电机测试数据库的管理系统,而其核心技术就是电机测试数据库的设计工作,这也将为之后的更多的电机企业的产品质量现代化的管理工作提供很重要的参考意义。
2 电机测试数据库的思考方法
所谓的电机测试数据库的设计工作,实际上就是选择一个数据模式,而这个数据模式必须是能够清晰的表现出“电机测试”这一事实中各类数据之间的相互关系。
通常我们较为熟悉的数据模型有网状数据模型、层次数据模型和关系数据模型,建模能力最强的应该是关系数据模型,同时它的数据独立性也更高,因此在进行实际的设计工作时建议选择关系数据模型,并且我们应从三个方面开始设计工作,分别为概念设计、逻辑设计以及最后的物理设计。
2.1 概念设计
我们第一步进行概念设计的主要原因就是我们要建立数据库的概念模型,只有这样,才能够对数据库中各类数据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描述,一般情况下,表示概念的模型的方法我们是选择实体分析法的,也就是用“实体-联系”的图形来表示,也就是e-r图。
这个描述数据库概念模型的工作是由美国科学家pp.chen在1976年提出来的,在设计数据库中的概念模式的建模工作中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
在建立概念模型之前,我们应先研究并分析各类型数据的需求,这样就能准确确定实体了。
在电机的测试工作中,检验人员与电机之间的测试和被测的关系应是最核心也是最基本的关系。
如果电机检验人员对某个电机的试验项目进行完测试工作之后,通常都是会得到一份试验报告的,这份试验报告就能够确定我们所做的试验项目的试验结果中的各项指标是否是合格的,它也一定会涉及到电机的标准,因此“被测电机”、“检验人员”、“电机标准”以及“试验报告”就是我们所确定的一批实体,在确定了实体之后我们就可以开始分析数据库中的各类数据了,之后就可以利用e-r图来建立电机测试的概念模型了。
进行电机测试工作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获得电机测试的试验报告并且通过报告得到所测试的电机的所有的性能参数,因此在试验报告中必须包括我们进行的试验项目的名称、被测电机的编号、检验电机的人员代号、进行试验的时间、所采集的试验数据以及最终的试验结果等内容。
我们从试验报告中关于实体“检验人员”的属性中就能够得到相关检验人员的所有信息,而在实体“被测电机”的属性我们同样也能得到电机的型号以及名牌等信息,在实体“电机标准”的属性中我们能够判断所测试电机的各项性能指标是否符合要求,这样我们就通过e-r图建立了关于被测试电机的概念模型。
2.2 逻辑设计
在对电机测试数据库的设计过程中,我们进行逻辑设计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将上述概念设计中所得到的概念模型转化成关系数据模
型的过程。
将上述得到的电机测试的概念模型转变成具有一定逻辑关系的关系模型,在对每一项关系进行分析时应采用关系的规范化理论,将任何的一个关系都分解到第三范式,这样我们在表达规范化的电机测试的关系数据模型时,我们就能够得到以下四大类关系模式:(1)试验报告的关系模式。
试验报告中应包含所测试电机的编号、试验的名称、试验的时间地点、检验人员的代号以及试验的结果等内容。
(2)电机铭牌和电机型号的数据关系模式。
在这种模式应包括电机铭牌的相关数据以及电机的型号两项内容。
(3)电机型号和电机编号的关系模式。
主要包括电机的型号以及电机的编号两项内容。
(4)电机标准的关系模式。
这部分内容指的就是电机标准,包含了试验项目、电机的型号以及标准和要求等内容。
2.3 物理设计和数据库的实现
对电机测试数据库进行物理设计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将上一步进行逻辑设计后得到的电机测试的关系数据模型转化成为能够在计算机上实现的存贮结构的过程,并且还应确定存贮在计算机上的数据的存取方法以及存贮的结构等内容。
进行物理设计时,应先根据数据模型的实际要求来确定需要建立的数据库文件和它的结构;同时还要针对这些数据库文件建立相应的索引文件和它的结构。
在一些专业的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中,设计人员需要进行操作的内容并不多,大部分工作都由数据库管理系统自动完成了。
但是我们在对电机测试数据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虽然也设有专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但是也要应用c语言直接开发,这就需要设计人员亲自建立数
据库文件以及相应的索引文件了,这么做的目的就是软件的运行速度更快并且处理数据时更加的灵活。
建立的数据库结构与foxbase 这种专门的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结构相同,数据库的索引文件则采用带稠密索引的b+树结构,这样我们再利用c语言就也能得到四大类数据库文件了,并且它们应是相互对应的,如果以这四大类数据库文件中的关键字作为索引我们同样也可以建立相应的索引文件,它们的字段数据类型分别为:试验的日期,数据类型为日期型;试验项目、被测电机的型号、被测电机的编号以及检验人员代号,数据类型为字符型;试验结果、铭牌数据、试验数据以及标准要求,数据类型为备注型。
通过以上的论述,我们对我国电机行业测试系统的简要介绍以及电机测试数据库的思考方法两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
探讨。
在对数据库进行设计的基础上,我们研发了电机测试数据库的管理系统,这个系统能够良好的应用在“电机性能微机测试仪”中,它不但具备了数据删除及恢复、数据查询和存取以及数据库的重新整理等功能,同时它也能够将繁复电机测试的数据存贮在磁盘上,当我们需要使用这些数据时能够方便的使用和操作,不但大大的缩短了人工管理测试数据以及编写试验报告的时间,同时由计算机操作准确性以及可靠性也更高了,这对于我国现代电机生产企业的生产管理和健康发展都是非常有利的。
参考文献
[1]陈显彪.浅析电机测试数据库设计与实现[j].微电机,2001.
[2]雷自学.用c语言直接处理数据库文件的数据[j].微型计算机应用,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