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构成ppt课件
(二)近似调和
在色相、明度、纯度中 有某种要素近似、变化其他 要素,被称为近似调和。
1, 同一色相对比
最简单的色彩组合是 单色 性的色彩组合方式,这是一种整 个画面只使用单一色调的配色方 法 ,我们在自然界中随处可见。
二,对比属性调和/色彩秩序的设置
(一) 渐变调和
在对比强烈的色彩中,做要素 的等差、等比渐变系列,也就是说 依靠色相的自然推进和明暗的协调 变化以及纯度的逐渐减弱,来使对 比变得柔和,形成色彩调和效果 。
单元学习目标
学生通过对色彩调和理论的学习及作业练习,在 获得感性认识和体验操作乐趣的基础上理解和掌握色彩调 和的基本原理和规则。
一,类似调和/统一中求变化
(一)同一调和
在明度、色相、纯度三 种属性中有一种要素完全相 同,变化其他要素,被称为 单性同一调和;在三种属性 中有两种相同,便称其为双 性同一调和。
光谱中各色在可见光区域中的波长有所不同。其中红色光拥有光 谱色中最长的波长;绿色光居中;紫色光的波长最短。
光与色
从物理学角度解析,物体本身并没有色彩,但他能够通过对不同波长色光的吸 收、反射或折射,显示出发光体中的某一色彩面貌。我们的眼睛是在光的作用下感 受景物的存在。光线明亮时,我们看到大自然的万物鲜艳而清晰;光线暗淡时,色 彩变得阴暗而模糊;如果没有了光,在黑暗中我们什么都看不见。
5,补色对比
补色对比是指色环 上处于180度相对位置 的补色对之间的对比。
例如,当红与绿并 置时,一方面红的会更 红,绿的会更绿,所以 对比效果十分强烈、鲜 明;另一方面,生理综 合的结果使得两色又会 主动混合而呈现一种近
似于黑色的深灰色。
纯度对比
纯度对比,指因色彩三要素中的纯度差异关系而呈现出的色彩对比效果。 我们将不同纯度的色彩并置,使鲜色更鲜、浊色更浊的对比方法称为纯 度对比。
(四) 在对比各色中混入同色调和
在各纯色之中混入同一色相也可以起到调和的作用,如图红色与蓝色混入黄色便成为橙黄与 绿色的组合色调。
在各纯色之中混入黑、白、灰可以起到调和作用
(五) 几何型秩序调和
可以在色环上以三角 形、四边形、五边形、六 边形等位置变化来确定色 彩的调和配置.
多色组合在年画、刺绣、泥塑等中国民间美术中被广泛使用。
这种错觉直接反映在色彩的膨缩感、进退 感、轻重感等方面。
37:30:33
视错现象(心里性视错)
色彩视觉因主要受心理因素影响而产生的 一种错误的色彩感应现象,称为“心理性 视错”。
连续对比与同时对比都属于心理性视错的 范畴。
视觉残像
视觉残像是人的 视力对色彩需求的一 种平衡,即色彩补偿 现象。灰色的树干会 显出紫色,这是因为 与树叶的黄色相对应。
纯度
纯度是指色彩的鲜艳程度(饱和程度)。不同的色相具有不同的纯度,同一色相的纯度 也可以有所不同。
色立体
由于色彩具有色相、明度、纯度三种属性,色彩学家研究 的以三维空间关系来表示明度、色相与纯度的关系。
色立体的基本结构
明度中轴 纯度色阶
色相环
色立体的垂直剖面是色相的纯度和明度的变化关系,它构成了一个色相变化的平面表示 图,该色相的纯度依据明度层次向上逐渐接近白色,向下则渐变接近黑色,向内渐变为灰色, 如此得到一个同色相的系列色彩 。
(二) 面积调和
调整各色彩在画面 中所占面积比例,使其 中一色的面积增大,以 绝对的优势压倒对方, 形成统治与被统治的关 系而取得调和.
(三)隔离调和
隔离调和是以“居间色”调和的方式,使用无彩色的黑、白、灰或其他中性色彩 区分不同色彩区域,以消除各色相之间的排斥感。通常,在色彩的各属性过于接近的 颜色之间插入一种隔离色,会使它们的关系变得清晰明了;而在色彩差别过大的一组 色中使用隔离色可以起到调和关系的作用 。
色彩混和
(一)色光三原色与加色混合
色光混合会增强亮度,混合的 色光越多,混合色的明度越亮,由 于混合色的光亮度等于相混合光亮 度之和,因此也“加色混合” 。
朱红 + 翠绿 = 黄色光 翠绿 + 蓝紫 = 蓝绿光 蓝紫 + 朱红 = 紫红光 红光 + 绿光 + 黄光 = 白光
(二)色料三原色与减色混合
基调练习(高纯度基调、中纯度基调、
低纯度基调、艳灰基调)
规格、尺寸:30cm*30cm (12cm*12cm横竖分布4张,间隔为 1cm)
作业
3)、色相对比
数量:1张
同类色对比调和、中度色对比调和、对
比色对比调和、互补色对比调和
规格、尺寸:30cm*30cm (12cm*12cm横竖分布4张,间隔为 1cm)
对传统色的采集
对民间色的采集
对 图 片 色 的 采 集
作业
1)、明度对比
数量:1张
调子练习(高长、高中、高短;中长、
中中、中短;低长、低中、低短)
规格、尺寸:34cm*34cm(9cm*9cm 横竖分布9张,间隔为1cm)
2)、纯度对比
数量:1张
同样由于邻近色的影响 使一个色看起来象两色。
第四单元 色彩对比
明度对比 纯度对比 色相对比 冷暖对比构成
明度对比
明度等级
1-3度为高明度
4-6度为中明度
7-9度为低明度
9 长8 、7 6中5、4 短3 调2 1
19 8
髙长调
59 8
髙中调
7 9 髙短调 8
6 9 中长调 5
63 5
中中调
64 5
色彩分类及其属性
有彩色与无彩色
当物体呈现出没有色相和纯度,只有明度的黑、白、灰性质时,就为无彩色。可 见光谱中的红色、橙色、黄色、绿色、青色、蓝色、紫色七种基本色及他们之间不同 量的混合色都属于有彩色系。
色彩三属性(色彩最基本的构成要素)
我们视觉感知的一切色彩,都具有明度、 色相和纯度三种性质,它们是任何色彩的基本 构成要素,也是作为区别不同颜色的标准。
4)、冷暖对比 冷暖对比配色练习
数量:1张
规格、尺寸:30cm*30cm(内部尺寸 为25*25)
作业
5)、色彩重构 色彩的采集与重构的练习
数量:1张
规格、尺寸:30cm*30cm(内部尺寸 为25*25)
6)、色彩联想 苦、辣、酸、甜
数量:1张
规格、尺寸:30cm*30cm (12cm*12cm横竖分布4张,间隔为 1cm)
(五)颜色的面积、形状、位置与色彩对比的关系
色彩的面积同其形状和位置是同时出现的,因此,色彩的面积、形状、位置在色彩对比 中,都是具有较大影响的因素。
颜色面积调控色调
在面积对比中,当两种颜色面 积相等时,色彩对比强烈;随着一 方的面积增大,另一方的力量就相 应削弱,整体的色彩对比也就随之 减弱;当一方面积扩大到足以控制 整个画面色调时,另一方的色彩就 成为这一色调的点缀。
第一单元 : 色彩的物理属性
(一)色彩光谱
现代光学认为,光是一种以电磁 波形式存在的辐射能。它主要包括宇
宙射线、紫外线、可见光、无线电波、 交流电波等。电磁波在380毫微米至 780毫微米的波长范围内的光波被称为 可见光谱,这就是我们日常所见的白色 日光。
物理学家牛顿通过三棱镜折射将 日光分离成红色、橙色、黄色、绿 色、青色、蓝色、紫色七种单一色 光,它们按彩虹的颜色秩序排列。
颜色适应
人在日光下观察物体的颜色,然后突然改 在室内灯光下观察物体,开始时物体的颜 色带有黄色。几分钟后,当视觉适应了灯 光的颜色,室内照明趋向变白,物体的颜 色也趋向恢复到日光下原来的颜色。人眼 在颜色刺激的作用下所造成的颜色视觉变 化叫做颜色适应。
视错现象(物理性视错)
色彩视觉因主要受物理因素—色光的影响 而产生的一种错误的色彩感应现象,称为 “物理性视错”。
为恰当的释义纯度对比原理及体现典型的纯 度基调特性,可以把各个色相的纯度值归纳 为9个标准等级色阶序列。1-3度称为低纯度 ,4-6度称为中纯度,7-9度称为高纯度。
123456789
纯度也可以组成 鲜强对比、鲜弱 对比、中强对比、 中弱对比、浊强 对比、浊弱对比 6种基本色调 。
冷暖对比
第三单元 : 色彩的生理规律
视觉适应
距离适应、明暗适应、颜色适应
视错现象
物理性视错、心理性视错
距离适应
人的眼睛能够识别一定区域内的形体与色 彩。这主要是基于视觉生理机制具有调整 远近距离的适应功能。
明暗适应
明暗适应是日常生活中常有的视觉状态。 明适应仅需0.2秒钟,暗适应的过程约5-10 分钟。
中短调
2 9 低长调 2 5 低中321
以低明度阶段色为主调的 画面称为暗调;以中明度阶段 色为主调的画面称为中调;以 高明度阶段色为主调的画面 称为高调,按明度对比的强弱 关系分为长调和短调。这样, 色彩明度对比的强弱差异可 以分为6类。
色相对比
色相对比,指因色 彩三要素中的色相 差异关系而呈现的 色彩对比效果。
知识要点提示
1、物体本无色,是因为有了光,我们才能感知物体的颜色。 2、固有色是人们对物体在白色日光下呈现的颜色印象。 3、通过色彩三属性——色相、明度、纯度可以比较准确地表
述色彩的相貌。
第二单元:色彩混合
单元学习目标:
从色彩混合的学习中认识色彩的视觉规律,了解 色光、颜料、空间混合的不同原理及作用,体会在 配色中运用其规律所获得的色彩效果。
色彩的冷暖不是指物理上的实际温度,而是视觉和心理上的一种知觉效应 。
冷暖的感受主要体现在色相的特征上,如红色和黄色的系列为暖色是源于 对阳光与火的色彩联想;而对水和冰的联想使人们将蓝色的系列列为冷色。
色彩的采集与重构
色彩的采集与重构:指的是将原来物象中美的、新鲜的色 彩元素注入到新的组织结构中,使之产生新的色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