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如何有效化解农村村级债务
【摘要】本文主要从村级债务形成的原因及有效化解对策做一简要论述。
【关键词】村级债务形成原因化解对策
应该讲,我国农村村级债务形成的原因很多,并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概括起来,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集体经济积累机制不完善造成村集体成了“空袋子”;村级集体财务管理混乱造成村集体成了“漏袋子”;一些村不切实际兴办企业致使村集体背上沉重债务;为完成一些名目繁多的“形象”工程劳民伤财;因税费、集资转嫁过来而使村形成债务;管理费用逐年增大,入不敷出等等。
1.村级债务形成的原因
1.1法律法规不健全
目前部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已名存实亡,集体资产的管理者和使用者实际上是村党支部和村委会。
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主体的错位,往往出现行政干预过多,村民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集体资产被少数人侵占,挪用、浪费等问题。
1.2加强财务管理认识不够
部分乡村干部通常认为会计工作是会计个人的事,不重视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财经法纪、管理制度很难得到
贯彻落实。
对群众反映的财务问题不进行认真调查和处理,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财务管理混乱的蔓延,给不廉洁干部开了方便之门。
1.3财务管理不规范
由于制定出的制度在一些地方执行不好,形成了财务臂理的诸多漏洞。
个别村干部在集体发包等取得收入时,存在不及时报账现象。
有的还存在收支互抵现象。
1.4集体资产管理不善
有的村不建资产台账,没有如实登记和反应集体资产账内,账外数量、价值及变动情况。
没有建立严格的资产管理制度,集体资产被个别村民随意无偿占有,一些村干部擅自出租、出借集体资产,擅自出借或自用资金,造成大量集体资产,借款无法收回,严重侵害了广大村民的利益。
1.5财务公开制度落实不到位
财务公开是村民了解村级财务收支的形式,也是村委会应尽的义务。
但由于思想认识方面的问题,制度往往落实不到位,很多事项不公开、不透明。
1.6财政监督滞后,内部牵制弱化
过去对农村各类资金的监督一般都局限在事后监督,等到财政检查监督发现了问题时,生米已经做成了熟饭,损失已经无法弥补,不仅起不到治本的作用,而且常常采取处罚措施,从而加大了经济发展的资金缺口。
2.化解农村村级债务的有效途径
2.1提高认识,精心组织化解村级债务工作加强对乡村党群干部的思想教育,使他们充分认识到化债也是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确保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工作。
克服畏难发愁和消极埋怨情绪,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
要建立党政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部门全力配合的化债工作班子。
完善对现有农村基层班子的考核办法,使之更科学合理。
评价乡村领导任期内的实绩不仅要看当前的发展,还要看发展的可持续性,既要看各项任务的完成情况,基础设施,公共设施的建设情况,更要注重村级集体经济的资产质量和负债情况,严防“新官不理旧帐”或“旧债未清新债又生”的现象。
2.2完善各项财务规章,健全民主监督制度根据本乡或本村的实际情况,制定完善各项财务管理制度,如收支预决算制度(年初根据本村的收人情况及本年度计划的各项投资、支出资料,制定预算计划,以便落实管理责任,积极实现收入,控制支出,定期掌握预算执行情况,年终进行决算和考核评分),财务审批制度、民主理财和财务公开制度、重大投资决策集栅论制度等,依靠群众,广泛争取他们的参与和支持,从制度和源头上强化管理,堵塞可能出现的财务漏洞,防止新的债务出现。
2.3盘活现有集体资产,偿还各种欠债对村集体拥有的
机械设备、林场、房产等固定资产及荒山、荒滩,荒地、荒水等四荒”资源,经村民代表大会同意,进行资产评估和产权界定,采取拍卖、出租、入股、承包等形式,综合开发利用,盘活存量资产,筹集资金用于偿还债务。
2.4清收各种债权对各种应收款项要据不同对象和情况采取不同方法进行清收。
一是要组织力量追收(村外)其他单位或个人对本村的各种欠款,对本村干部个人擅自借出的款项,或擅自提供担保造成本村债务的要追究其个人责任,并要求限期追回。
多年的呆帐,经过有关程序和手续可进行核销并作相关的帐务处理。
二是对长期以来农产拖欠的承包款和有关税费尾欠(村己代垫上交),要区别情况处理:对特殊困难户经村民代表大会同意后予以减免;对暂无法一次性还款的农户可以签订协议,分年偿还;对有偿债能力而拒不还款的,可通过法律途径予以解决;对过去确因不合理收费而造成欠款的,也要采取比效恰当的方法解决(如扣除不合理部分),不能简单全部核销,以免造成己交款农户“吃亏”,产生新的不平衡和矛盾。
2.5减息降债对为完成税费任务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兴办企业等的高息借款,要在清理核实的基础上由当地相关部门出面协调,经双方同意,可从借款之日起,按照金融部门规定的同期同档利率,由相关财务人员计算确认后统一调换借据,并根据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制定还款协议。
对向银行
或信用社借贷的资金及县乡有关部门借贷的各种周转金和
开发基金,要给予利息方面的扶持性豁免。
并签定有关协议,督促分年还款。
2.6合理划转村债务村因“普九”达标,屯网整改、公路桥梁建设、水库渠道修建,农林场开发等所欠的款项,要根椐债务随产权或受益权转移的原则,合理划拨村债务。
为此要认真搞好清产核资,界定产权,澄清债务,有关部门要制定政策,并作好相关方的工作,认真合理地作好村级债务部分的转移工作。
对因种种原因形成的“三角”债务,在债权、债务方协商同意前提下,办理接转手续,冲减村级债务。
2.7努力发展集体经济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是化解村级债务、防止今后新的债务发生的治本之策。
要加大对集体经济薄弱村的资金扶持力度,对村集体经济组织有关项目增加信贷投入,提供税收优惠。
各地要因地制宜,立足本地资源,发展特色产业,要依法经营集体土地资产,鼓励兴办农产品生产,营销和加工企业,兴办各类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
通过经营和服务,增加集体经济实力和农民收入。
2.8积极探索其他债务化解途径要根据各村可利用资源和债务实际情况,大胆探索多种多样的债务化解和村级经济发展途径。
如对村经济合作社进行改造,使其从单纯的集体资产“管理型”向“经营服务型”转变,并按企业法人的要求进行登记运作。
对各方面比较规范的村合作社所欠的债
务,可在征求各方意见的前提下,进行“债转股”工作,使其真正成为“民办,民管、民收益”的经济合作社,发挥其连接生产和市场、农户与政府之间的“桥梁”作用。
对少数村级债务沉重而自身又无力化解的地方,可适当注入一定的财政资金,以帮助解决目前所面临的困境。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富裕县塔哈乡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