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解村级不良债务七措施

化解村级不良债务七措施

化解村级不良债务七措施
近年来,我省绝大部分乡村虽然实行了村会计委托代理制度,村级财务管理混乱的局面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但村级支出的弹性仍然很大,而村级债务也没有真正化解,使债务日益成为村级财务管理工作中的一块沉重“包袱”。

因此,对这些村而言,化解村级债务显得尤为重要。

如何化解不良债务,促使这些村集体经济组织轻装发展,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七项措施积极化解村级债务:
①清理债务,摸清底数。

要按照每项工程、每笔债务详细统计,并且要列明欠债理由、责任人、时间、地点等。

然后要笔笔落实,户户见面,债权人和债务人双方认可,再张榜公布,为以后的债务化解打下基础。

②开源节流,化解债务。

这是化解村级债务的根本措施。

“开源”就是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广泛培植税源,扩大村级经济收入来源,增加集体收入,用集体经济的生产发展来化解多年形成的债务。

村集体和农民有钱了,自己才有实力搞公益性设施建设,才能改变过去“等、靠、要”的严重依赖思想,从而较大程度上减轻村级债务的压力。

“节流”就是加强村级财务支出管理,尽可能的将各项费用降到最低限度。

同时,村级财务组织在制定财务支出计划时,一定要坚持“量入为出、一要吃饭二要建设、坚持适度发展”的原则,不能制定超能力计划,要防止化解旧债的同时又产生了新债。

③通过落实责任,化解债务。

针对那些原来以村集体经济组织名义举办的,但现在已经倒闭的企业,要进行清查,对企业倒闭后转嫁给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债务要划清界限,并将属于个人的那部分债务从村集体经济组织债务中剥离出去。

④争取政策扶持,化解债务。

对原来由于兴办村集体福利、农村教育、修建道路(主要是村与外界的道路,村内的道路应该自行解决)等原因形成的债务,村集体经济组织应该积极向上级农业和财政部门反映,争取到上级政府在化解农村不良债务方面的政策支持,帮助村集体经济组织逐步化解债务。

⑤债权债务重组化解债务,也就是常说的“以债抵债”。

在村级债权债务中,广泛存在于干部欠农户、农户欠本村、村欠干部的“三角债”。

对于这部分债务,可以由乡(镇)包村干部组织召开债权方、债务方、村委会三方会议,让其达成共识,进行自愿结对,实行债权债务挂钩重组,由债务方向债权方重新立据。

在这种情况下,债权人和债务人双方要充分协商,对拟抵转的债务重新作价进行抵转。

一般情况下,拟抵转的债权方要对债务的风险、可能收回的比例进行重新估价。

但是,在抵转债务情况下,欠债人往往是主动的,而债权人则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抵转债务定出的价格往往对欠债人有利。

所以,村级财务组织可以抓住这一规律,将一些应收账款抵转债务,这样,就既可以减轻村级债务负担,又可以减轻催收应收账款的压力。

⑥盘活资产,化解债务。

当村集体经济组织有闲置不用的机器、设备、房产、荒地等资源时,可以通过承包、入股和招商引资等形式吸收外来投资,不断增强
村集体经济实力,以经济实力的增长来提升和壮大村集体经济组织偿还债务的能力。

一是可以利用这些资源向社会招租,通过收取租金来归还所欠债务。

二是可以开发这些资源,通过开发后赚取的利润来归还所欠债务。

可以利用本村的土地、山林、水域等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作为入股股本进行投资;也可以把村集体经济组织拥有的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简称四荒地),按照现行的有关法律,进行转让、入股、抵押或者以其他方式流转。

三是村集体经济组织还可以将闲置的公共资产和小型水利设施等进行拍卖、租赁,以此来逐步化解村级债务。

⑦健全村级财务审计制度,严把村级债务准入关。

村级债务,除了兴办企业、大搞基础设施建设形成的以外,非生产性开支也很大。

因此,笔者认为,可以在县乡级纪检、农经部门设立“新增村级债务举报电话”,出台简明奖励办法,向社会公开。

对群众的举报,不仅乡级要及时查处,而且必要时县级可以直接查处。

对查出的问题,必须坚决按照化解村级债务的有关规定严肃办理。

对新增村级债务致使农民负担增加的,坚决实行一票否决。

对违法乱纪的当事人,坚决对照党纪国法处置。

对新增债务问题严重的单位,坚决实行责任追究制。

在化解村级不良债务的同时,要加强村级财务管理,规范村级行政行为和经济活动决策行为,切实实行村级零招待费等有关规定,健全并完善村民议事规则和财务公开办法,确保村级民主理财制度落到实处。

兴办村内公益事业,要严格执行“一事一议”的有关规定,经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

防止村级债务前清后欠,出现新的不良债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