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QC小组成果发表样本

QC小组成果发表样本


十一、按对策实施
要因一、对策的实施
十二、效果检查
1、通过生产验证,收集改进效果的数 据期望与现状调查的数据比较,看 症结问题是否得到解决并达到理想 的要求 2、与小组制订的目标比较
目标达到!
以图示为主,加以少量的文 字,把实验过程表达清楚
实施后,立即确认实施结果。 实施后要因达到的状态(数据) 要因原状 标准(对策表中目标栏) 说明是否已实施并达到要求。 要因二、对策的实施;(通常篇幅可根 据需要来定) 13
标准要求
年 月 日
15
16
尽量用图示来反映原因的 确认过程。 确认得到的数据, (客观事实)
要因的标准 实际值 结论: • 对要因2的确认: 要求同上 • 对要因3的确认: 。。。。。。 需要多少篇幅就用多少篇幅 把所下的功夫,所做的努力表达出来 并说明所确定的主要原因有充分依 据的是科学的。 9 10
十、制订对策计划
• 当有的要因提出了多条可实施对 策方案时,可通过评估来确认选 用哪条对策 • 针对每一条要因,可提出多种对 策方案
现状
目标
改进后
3、经济效益 实得效益=创造的效益-活动投入费用 • 效益计算要事实求是。 • 计算的期限一般以每次巩固为准 (大约三个月) 4、社会效益:在产生很大社会效益
14
十三、巩固措施和标准化
1、制订巩固措施 • 将全部有效对策分别纳入各有关 标准; • 修订的标准要经过主管部门审批; 2、标准化 • 再次现场确认被修订后的标准; (经审批的)是否已被正确执行; • 巩固期内其效果是否维持在良好 的状态。
QC小组成果发表样本
QC小组成果发表小样的编写与组织
一、 • • • • 课题名称: 企业名称: 发表人: QC小组名称:
二、 • 本课题涉及产品介绍
产品图示
• • 性能、作用、要求等 主要说明该课题是产品的哪个零 部件或哪个部件发生的问题(需 要时)
1
三、企业简介 四、产品的工艺流程
2
小组介绍
本课题就是该 工序发生的问题
7
• 选用合适的工具 • 因果图----单一问题,因素间没 有交叉影响 • 树图----同上 • 关联图----一个或几个问题,问 题及原因间有交叉影响
• • • 要全面分析,展示影响因素的全貌, 避免遗漏。(4M1E) 要有层次的展开分析,直至可直接 按采取对策的程度。 要注意原因与结果的逻辑关系。 8
序号 要因 对策 方案 有效性 1 评估 可实施 经济性 可靠性 性 选定 方案
序号 要因 1 2 3 4 对策
对策计划表
目标 措施 实验地点 负责人 完成日期
1 2
2 3 1 2
每条要因的对策方案选定后,就可 制订对策计划表
11
• 要按5W1H的要求来设定此表 • 目标一栏要有明确的数据 • 对策与措施分为两栏 • 对策----改进的方案 • 措施----实现改进方案的步骤 不用“尽量”、“避免”、“加 强”、“提高”、“可能”等抽 象词句 制定对策常用的方法有:简易图表、 矩阵图、PDPC法、优选法、正 交试验设计法等。 12
3、选题理由
上级要求 (或标准要求)
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 图表
本部门的为题点
数据
选题 简明直接要解决的 问题
• 为设定目标提供依据 • 为解决问题找到切入点
5 6
七、设定目标
1、设定目标:用柱状图或其它图表示
八、要因分析
• 针对什么来分析原因----症结问 题
问题
现状
目标
2、设定目标的依据 (1)考核要求(标准要求); (2)水平对比; (3)通过对分析出并要解决的症 结问题预计;能解决的程度进 行测算; (4)不要用“虚”的内容来作所 谓的论证。
3
如果本课题涉及专业技术或专业术语, 为使大家对下面内容能听明白,在这 里可以作深入浅出的解释。(需要时)4
五、选择课题
1、可供选择的课题 ① ② ③ 2、课题的评估与选定
与小组 重要度 迫切性 难易度 全员关 选定 系 课题 课题 课题
六、现状调查
1、通过调查要彻底掌握
九、确定主要原因
• 要将原因分析后的所有末端因 素逐一进行确认。 • 针对每一个被确认的内容要明 确标准,以便确认所取得的数 据能与之比较,进行判断。 • 确认方法要具体、可实施。 • 必要时可制订要因确认计划。
要因确认计划 序号 原因 确认内容 标准 确认方法 地点 负责人 完成日期
确认过程
• 对原因1的确认
十四、总结和下一步打算
1、总结与回顾 • 回顾活动整个过程,哪些是成功 的,还有哪些可改进的地方。 • 通过课题解决过程,小组成员在 哪些方面得到提高(可从质量意 识、QC手法的应用、解决问题 的能力、团队精神等方面进行评 估) 2、还有没有遗漏的或尚未解决的 问题,下一步准备解决什么问题。
特 性 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