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对策研究中文摘要:中小企业是创新发展主体中最富有活力的组成部分。
面对我国中小企业在创新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政府扶持不够,融资难,发展资金短缺,创新环境和服务体系不完善,本文结合SWOT结构分析我国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现状,根据政府扶持、完善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系统、健全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我国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解决思路。
关键词:中小企业创新发展问题对策Abstract: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is the most innovative development main vibrant component. Facing the Chinese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in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existence of the government support is insufficient, difficulty in financing, development innovation environment and shortage of funds, imperfect service system, based on the SWOT analysis of China's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 innovation structure, according to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government support to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improve the financial service system, perfect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 socialization service system, pertinently put forward the promoting of the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of innovative development solution. Keywords: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 innovation development Question Countermeasures前言世界经济发展实践表明:中小企业以其经营方式灵活、组织成本低廉、转移进退便捷等优势更能适应当今瞬息万变的市场和消费者追求个性化、潮流化的要求,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在包括发达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中,中小企业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特别是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地域辽阔、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差别很大的国家,中小企业的发展更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中小企业是创新发展主体中最富有活力的组成部分,在带动技术进步、促进国际贸易、稳定经济增长、减少失业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因而,研究如何促进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提高其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就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和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
针对中小企业在各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我国中小企业的现状,指出对我国中小企业发展战略和发展方向进行研究的必要性。
在研究战略目标定位时,从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解决对策三个方面出发,提出了在这三个方面所要达到的战略目标以及实现这一目标所要采取的有效措施。
为了使我国中小企业能够适应经济发展和市场竞争的需要,充分发挥其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有必要首先明确中小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战略方向。
具体对策为如何改善中小企业的法律和经营环境?如何采取优惠财税政策支持企业发展?如何设立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如何完善发展中小企业的政策体系?如何完善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系统?如何健全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这些都是我国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对策研究要回答的大问题。
基于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背景,本文对我国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对策研究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一、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现状(一)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优势1.结构优势产权清晰、利益明确、信息通畅、沟通方便、机制灵活、反应敏捷。
首先,中小企业的产权结构简单清晰,企业家有明确的利益激励和强烈的创新倾向,把创新作为竞争战略的核心,在巨大的竞争压力下更易于进行技术创新以获取生存和发展,创新的主动性较大;其次,中小企业的扁平型组织结构有利于企业内部信息的传递和人员的沟通,有利于企业内部的分工和协作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形成企业共同的价值观、树立企业精神和培育企业文化,这促使企业内的激励和约束成本大大降低;最后,中小企业规模小、结构简单、运行机制灵活,能够根据市场的变化而及时调整企业的技术战略,瞄准市场而集中力量专攻市场上供不应求的新技术。
2.创新优势动力强、速度快、时效优势突出。
中小企业面对强大的外部竞争,优胜劣汰的环境选择是企业创新的巨大外部压力;而企业内信息畅通,员工易于形成为生存而创新的忧患意识,促使生成企业创新的内部动力。
而且,信息技术的发展促使技术创新的格局变化,使中小企业能够紧跟大企业得到同样的应用技术,中小企业的企业主一般是企业的所有者和管理者,个人的创新意识能够迅速成为具体的实施计划,加快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加快新产品投入市场的速度,使企业在技术创新效率和时间上明显优于大企业。
另外,我国市场空间巨大,不同区域、不同的产品特色和不同的层次为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了广阔的生存空间;历史悠久、幅员辽阔,大部分有价值的民间技艺、传统知识和传统工艺等为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了不竭的源泉和深厚的基础。
3.成本优势中小企业经营方式灵活,管理成本低廉,生产规模小,技术创新成本低、障碍小,而且可以常常得益于大企业“溢出”的科研人员,并可根据市场导向及时调整技术创新战略,在市场经济下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和灵活的适应性,即使是技术创新中遇到困难和阻碍,也能够做到及时的技术战略调整而从容推出,正所谓“船小好掉头”。
(二)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劣势1.资金劣势融资困难、资金不足是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一大难题。
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经常会遇到资金短缺的问题,在企业创新初期阶段尤为突出。
融资渠道单一而无保证,风险投资少而不规范,银行贷款难而有限,民间借贷风险大而成本高。
限于资金和规模,中小企业的R&D主要集中在试验发展上,而很难有资金来进行基础性研究和一般性的应用研究,这使得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上的真正有创新意义的核心发明专利很少,造成核心技术依附性的不良发展。
2.人才劣势缺乏管理人才,整体素质偏低。
由于中小企业的规模小,难以给紧缺人才支付高额待遇,又无法为其职业生涯进行前景设计,故难以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
技术研发人才的缺乏使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力不足。
缺乏管理人才,使企业管理方式落后,抗风险能力不强,难以适应技术环境的变化。
3.管理劣势中小企业的内部功能有限,对外界环境的应变能力较低,获取外部创新资源的能力较弱,在成长过程中又养成了重战术轻战略、决策任凭经验感觉的思维模式,而没有企业自己的核心经营理念,许多是“小而全”的企业,专业化分工协作水平较低,经营管理粗放,盲目地采取规模扩张策略,求大不求强,这反而使企业的竞争力在规模扩大中下降。
而且,多数企业不重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没有明确的知识产权战略方向,这对技术创新战略的实施造成了严重的消极影响,甚至偶有泄露机密,给企业造成重大损失。
(三)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机会1.政治上首先,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一些扶植企业技术创新和推动企业技术进步政策的出台和实施,将极大地促进我国中小企业以自主创新方式为主的技术创新;其次,国家对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视,为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专门成立了中小企业司和国家推进中小企业领导小组,以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外部环境而推动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再者,对风险基金的规范化管理和鼓励创新的金融财政政策以及强化企业孵化器的功能等政策的实施,将会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提供强大的资金支持和提高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抗风险性。
2.经济上国内经济的高速增长,稳健的货币政策,大笔的国家投入和日益扩大的市场极大地拉动了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
加入WTO更是打开了通向国际市场的大门,面对扩容的市场,突破我国中小企业传统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局限,这无疑是为企业的技术创新创造了良好的机遇。
同时国家在R&D上的大量投入,更为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打下了良好的创新基础。
3.社会上专业化分工为我国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带来的新的契机。
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于它所选择的产业及它在产业中所处的地位。
专业化分工的进一步加深,企业的价值链活动也随之变化。
中小企业在企业定位和技术战略上可以突破资金、人力和环境的局限,集中资源于一个特定领域,通过技术创新形成专利产品成本化或差异化战略所带来的竞争优势,从而赢得市场。
而且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经过高等教育的高素质人才,为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了丰富的人力资源。
4.技术上其一是技术进步加快了技术更新换代速度,带动了新兴产业的崛起,并降低了产业生产的最小有效规模,增加了中小企业实现规模经济的可能性;其二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中小企业的信息交流和反馈更及时、准确和迅速,提供了一个有效的信息平台,使中小企业的运作和业务流程更具开发性,为企业的经营管理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四)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威胁1.政治上一是中小企业的管理部门多,体制不顺,管理混乱;二是多年来形成了利于大企业的融资、税收、土地等政策,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造成了严重威胁;三是一些地方给外资企业一些“超国民”待遇,使部分中小企业在技术上面对不平等的竞争而遭受损失,尤其是在一些高新技术领域。
2.经济上一是宏观经济环境对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具有重要影响,通货紧缩时容易造成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断路”,而通货膨胀时又使技术创新的成本迅速上升而使企业难以承受,而汇率的上升对出口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二是加入WTO后中小企业直接面对国际市场竞争,使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面对国内大企和国外企业的两面夹击,竞争加剧。
3 .社会上教育、健康和福利以及生活条件的改善,提高了人们对工资待遇的要求,这增加了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成本,对原本资金就不是很充裕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构成了另一种威胁。
4.技术上技术更新换代的速度加速,容易使得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投入还没有收回时该项技术就有可能被市场所淘汰了,增加了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