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肿瘤和免疫调节剂
亚硝基脲类 卡莫司汀 Carmustine
O ClH2CH2C H N C N NO CH2CH2Cl
【化学名】1,3-双(α -氯乙基)-1-亚硝基脲。
又名卡氮芥,简称BCNU。
【性
状】无色结晶性粉末,不溶于水,其注射
液为聚乙二醇的灭菌液。
【结构特点】是一个前药,在肝脏中被细胞色素P-
450转化为替哌(Tepa)而起作用。氮杂环丙基能
二、抗肿瘤药的分类 根据作用周期或时相分
周期非特异性药物
对增殖周期各期,选择特异性不强,其量效曲线 呈指数直线型,如烷化剂、抗生素、铂类等。
周期特异性药物
能够特异性的作用于增殖周期中某一时相的
肿瘤细胞, 量效曲线呈渐进线型。如作用于S
期的抗代谢药物和作用于M期的长春碱等。
CCSA
抗代 谢药 S期 G1期
RNA tRNA, mRNA, rRNA
蛋白质
酶 微管
叶酸与胸腺嘧啶核苷酸的合成
MTX
FH4
DHFR F FH2 FH4 + 一碳单位
脱氧胸苷酸合成酶
dTMP
DHFR:二氢叶酸还原酶 5-FU
dUMP
阿糖胞苷 (cytarabine,Ara-C)
脱氧胞苷 激酶催化
二或三 磷酸胞苷 DNA分子中
抑制
模块九 抗肿瘤和免疫调节剂
抗肿瘤和免疫调节剂
知 识 目 标
能 力 目 标
掌握烷化剂、抗代谢药的类型及典型药物的化学结构、 理化性质、作用特点及共同的不良反应。熟悉抗恶性 肿瘤药烷化剂的作用原理、结构类型和构效关系,熟 悉免疫抑制药和免疫调节药的主要作用和应用。了解 学习目标 抗肿瘤药的发展与设计、分类和药物的毒性。了解常 用药物的剂型及规格。
氮甲 Formylmerphalan
ClH2CH2C N ClH2CH2C CH2 CH COOH NHCHO
又名甲酰溶肉瘤素
【性 状】白色或淡黄色结晶性粉末,不溶于水,可溶于乙醇。 遇光易变成红色。 【旋光性】分子中含有一个手性碳原子,药用品是消旋体。 【结构特点】是美法伦结构中苯丙氨酸的氨基甲酰化的衍生物 【鉴 【作 别】在碱性液中可水解,产生α-氨基酸的结构,与茚三 用】对精原细胞瘤的疗效较为显著,对多发性骨髓瘤、 酮盐酸液共热可呈紫红色。 恶性淋巴瘤也有效,且选择性高,毒性低于美法伦,可口服,而 美法伦必须注射给药。
4.丝状分裂期(M期):细胞一分为二
S DNA合成期
分裂前期
G2
M 分裂期
G1 合成前期
G0 静止期
无增殖力细胞
相关链接
细 胞 增 殖 动 力 学
(二)抗肿瘤作用的生化机制 1.干扰核酸的生物合成。
2.直接影响DNA的结构与功能
3.干扰转录过程和阻止RNA合成的药物 4.干扰蛋白质合成与功能: 5.调节体内激素平衡
和核苷酸中的腺嘌呤、鸟嘌呤的3-N和7-N进行基化。
S N P N N N
O P N N
【稳定性】酸性和碱性溶液中(尤其是碱性)很不稳定, 可分解放出氮气和二氧化碳。 【作 用】由于β-氯乙基具有较强的亲脂性,易通过血
脑屏障,所以本品适用于脑瘤、转移性脑瘤及其他中枢 神经系统肿瘤、恶性淋巴瘤等。
【临床应用】主要用于急性白血病,儿童效果尤佳;对绒 毛膜上皮癌、恶性葡萄胎、骨肉瘤、卵巢癌、睾丸癌、头
颈部及消化道肿瘤等均有疗效;也可作为免疫抑制剂用于
器官移植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
氟尿嘧啶(fluorouracil)
O HN O N H F
【化学名】为5-氟-2,4(1H,3H)-嘧啶二酮, 又名5-氟尿嘧啶,简称5-FU 【性 状】本品为白色结晶性粉末,在水中略溶,在稀盐 酸和氢氧化钠中溶解。
如载体为氨基酸可以增加药物在肿瘤部位的浓度和亲和力。 由于某些肿瘤细胞中存在甾体激素的受体,用甾体激素作为
载体,形成的甾体氮芥,使药物具有烷化剂和激素的双重作 用。
应用前药原理设计出的杂环氮芥环磷酰胺,选择性高, 毒性低。
盐酸氮芥
H3C
【性
N
CH2CH2Cl CH2CH2Cl
HCl
【化学名】N-甲基-N-(2-氯 乙基)-2-氯乙胺盐酸盐。
DNA多聚 酶活性 干扰复制
阿糖胞苷
掺入
影响DNA 合成
细胞死亡
【临床应用】 成人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单核细胞白血病。 【不良反应】 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
二、干扰蛋白质合成的药物 长春碱类
长 春 花
【作用机制】 与微管蛋白相结合,抑制微管聚集,破坏纺锤丝的形成。有丝分裂
停止于中期。属周期特异性药,作用于M期;也能干扰蛋白质合成和RN
氟尿嘧啶
【稳定性】本品在空气和酸性水溶液中稳定,在强碱性溶液 中不稳定,开环分解。水溶液遇亲核试剂如亚硫 酸氢钠会发生加成反应而降解,所以本品的处方 中不应加入亚硫酸氢钠。 【鉴 别】本品可与溴发生加成,使溴水褪色,可用于鉴别。
氟尿嘧啶
【作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制】
氟尿嘧啶
5-氟尿嘧啶脱氧核苷酸 抑制 脱氧胸苷酸合成酶 影响DNA合成 阻止 脱氧尿苷酸 甲基化 脱氧胸苷酸
长春碱类 G2期
M期
无增殖 能力
死亡 G0期
CCNSA
细胞增殖周期
烷化剂、抗癌 抗生素、铂类
根据药物化学结构和来源分
1.
烷化剂:氮芥,环磷酰胺
2.
抗代谢药:甲氨蝶呤,氟尿嘧啶,羟基 脲,阿糖胞苷 抗肿瘤抗生素:阿霉素,丝裂霉素
抗肿瘤植物成分药:长春新碱,喜树碱
3.
4. 5. 6.
激素类药:地塞米松,他莫昔芬
【作用】
酶催化 巯嘌呤 嘌呤前体 硫代肌苷酸 肌苷酸 腺核苷酸
*
*
鸟核苷酸
(干扰嘌呤代谢,核酸合成受阻)
对S期最显著;对G1期有延缓作用
【临床】主要用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维持
治疗,大剂量对绒毛膜上皮癌有效。 【不良反应】骨髓抑制、消化道黏膜损害。
嘌呤合成 6-MT: 抑制嘌呤合成; 抑制核苷酸转化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及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恶性淋巴瘤 【不良反应】 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脱发
L-门冬酰胺酶 (asparaginase)
【机制】可水解血清门冬酰胺,使肿瘤细胞得不到
供应,生长受抑制。 【临床应用】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不良反应】 消化道反应、过敏反应
三、直接破坏DNA结构与功能的药物 氮芥(chlormethine)
NH2 N H 2N N N CH2 N CH3 N CONH CH CH2CH2COOH COOH
【性
状】橙黄色结晶性粉末,在水和常用有机溶媒中几乎不
溶,因显酸碱两性,可溶于稀碱或稀酸溶液。 【稳定性】含酰胺键,易在强酸性溶液中水解而失活。
【药理作用】可竞争二氢叶酸还原酶,干扰叶酸的代谢, 抑制dTMP合成,继而影响S期DNA的合成,属周期特异性药
状】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有引湿性,极易溶于水,易溶
于乙醇。对皮肤、粘膜有腐蚀性,因此作为注射液只能用于静 脉注射,并防止其漏至静脉外。 【鉴 别】本品水溶液加硫代硫酸钠与碳酸氢钠,加热,再加稀
盐酸成酸性后,加入适量碘,溶液中碘的黄色不褪。
【作 用】最早使用于临床的抗癌药,主要用于治疗淋巴癌和何 杰金病。本品的最大缺点是只对淋巴瘤有效,且不能口服,选 择性差,毒性大。
其它药物:顺铂,门冬酰胺酶,干扰素
嘌呤 巯嘌呤 甲氨蝶呤
阿糖胞苷 放线菌D
阿霉素,柔红霉素
嘧啶
核苷酸 氟尿嘧啶 羟基脲
烷化剂,顺铂,丝裂霉素
脱氧核苷酸
DNA
RNA
博莱霉素 喜树碱
三尖杉酯碱 微管 长春碱类 紫杉醇
L-门东酰胺酶 酶
蛋白
按生物化学机制分
• 干扰核酸生物合成的药物 • 直接影响DNA结构和功能 • 干扰转录过程和阻止RNA合成 • 干扰蛋白质合成与功能
能应用烷化剂、抗代谢药典型药物的理化性质解决该 类药物的制剂调配、鉴别、贮存保管及临床应用问题。 能分辨常用抗恶性肿瘤药的主要作用环节。能阅读常 用抗恶性肿瘤药的处方。能解释主要免疫抑制药和免 疫调节药的临床应用。
素 质 目 标
通过理论学习,联系处方案例中的不合理配伍,激 发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学生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的 热情。通过学习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医学生所应具 有的职业道德和责任感。
基本结构与结构类型
R R CH2CH2Cl N CH2CH2Cl N CH CH Cl 2 2 CH CH Cl
2 2
载体部分
脂 肪 氮 芥 芳 香 氮 芥 氨 基 酸 氮 芥 杂 环 氮 芥
烷基化部分
甾 体 氮 芥 芥
拓展提高
氮芥类药物的设计
氮芥类药物的烷基化部分是抗肿瘤活性的功能基,载 体部分可以影响药物的化学反应活性和生物活性。 氮芥类的药物设计就是选用不同的载体,通过改善药 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等药代动力学性质,可以提高 选择性及抗肿瘤活性,也会影响药物的毒性。
一、抗肿瘤药作用机制
(一)抗肿瘤作用的细胞生物学机制
肿瘤细胞的特点: 与细胞增殖有关的基因被开启或激活,而
与细胞分化有关的基因被关闭或抑制,从
而使肿瘤细胞表现为不受机体控制的无限
增殖状态。
GF (growth fraction)
肿瘤细胞的组成: 生长比率:
增殖细胞群在全细胞群 中的比率。 1.增殖细胞群---治疗靶向
A多聚酶,对G1期也有作用。 【应用】 长春碱:急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绒毛膜上皮癌 长春新碱: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长春地辛:肺癌、恶性淋巴瘤等
长春瑞宾:肺癌、乳腺癌、卵巢癌等
【不良反应】 骨髓抑制、神经毒性消化道反应、脱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