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电子工艺实训》课程设计报告
实用模拟自然风控制器的制作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2013级计科班娄心玲 20131104765
指导老师张鹏举张悦宁老师
摘要本文通过介绍时基电路NE555和晶闸管的特性及应用,以及NE555和晶闸管构成的模拟自然风控制器工作原理,通过本次实训课程进一步熟悉电子电路的装配、调试、检验方法。
关键词时基电路NE555;双向晶闸管;模拟自然风控制器
1.设计任务及主要技术指标和要求
1.1设计任务
1) 了解时基电路NE555和双向晶闸管的特性及应用
2) 掌握NE555和顺双向晶闸管构成的模拟自然风控制器工作原理
3) 通过本次实训课,进一步熟悉电子电路的装配、调试、检验方法
4)焊铁的正确使用,吸锡器的正确使用,剥线钳的正确使用
1.2 主要技术指标和要求
要求输出周期性波形;接通电源,代替电风扇接入电路的小灯泡缓缓变亮,然后亮度持续一段时间,缓缓变暗,一段时间后,暗掉的小灯泡再次变亮,周期性的循环上述过程,调节滑动变阻器RP,可改变明暗之间的时间长度。
2.电路组成及工作原理
模拟自然风控制器工作原理图(2-1)
2.1 电路组成
1)降压电路:通过R1与C1并联实际上是通过容抗限流,而电容器实际上起到了限制电流和动态分配电容器和负载的角色。
2)双向晶闸管:
双向晶闸管是由N-P-N-P-N五层半导体材料制成的,对外也引出三个电极,其结构如图所示。
双向晶闸管相当于两个单向晶闸管的反向并联,但只有一个控制极。
双向晶闸管与单向晶闸管一样,也具有触发控制特性。
不过,它的触发控制特性与单向晶闸管有很大的不同,这就是无论在阳极和阴极间接人何种极性的电压,只要在它的控制极上加上一个触发脉冲,也不管这个脉冲是什么极性的,都可以便双向晶闸管导通。
由于双向晶闸管在阳、阴极间接任何极性的工作电压都可以实现触发控制,因此双向晶闸管的主电极也就没有阳极、阴极之分,通常把这两个主电极称为T1电极和T2电极,将接在P型半导体材料上的主电极称为T1电极,将接在N型半导体材料上的电极称为T2电极。
由于双向晶闸管的两个主电极没有正负之分,所以它的参数中也就没有正向峰值电压与反同峰值电压之分,而只用一个最大峰值电压,双向晶闸管的其他参数则和单向晶闸管相同。
双向晶闸管的结构及电路如图(1)所示
双向晶闸管的伏安特性曲线具有对称性,如图(2)所示。
图(1)图(2)
3)时基电路NE555:
如上图A、B所示,1 脚为地。
2 脚为触发输入端;3 脚为输出端,输出的电平状态受触发器控制,而触发器受上比较器6 脚和下比较器2 脚的控制。
当触发器接受上比较器A1 从R 脚输入的高电平时,触发器被置于复位状态,3 脚输出低电平;2 脚和6 脚是互补的,2 脚只对低电平起作用,高电平对它不起作用,即电压小于1Ucc/3,此时3 脚输出高电平。
6 脚为阈值端,只对高电平起作用,低电平对它不起作用,即输入电压大于2 Ucc/3,称高触发端,3 脚输出低电平,但有一个先决条件,即2 脚电位必须大于1Ucc/3 时才有效。
3 脚在高电位接近电源电压Ucc,输出电流最大可打200mA。
4 脚是复位端,当4 脚电位小于0.4V 时,不管2、6 脚状态如何,输出端3 脚都输出低电平。
5 脚是控制端。
7 脚称放电端,与3 脚输出同步,输出电平一致,但7 脚并不输出电流,所以3脚称为实高(或低)、7脚称为虚高
4)反馈式无稳态多谐振荡电路:
接通电源后,电源VDD通过R1和R2对电容C充电,当Uc<1/3VDD时,振荡器
输出Vo=1,放电管截止,当Uc充电到≧2/3VDD后,振荡器输出Vo翻转成0,此时放电管导通,释放电段(DIS)接地,电容C通过R2对地放电,使Uc下降。
当Uc 下降到≦1/3VDD后,振荡器输出Vo又翻转成1,此时放电管又截止,使放电端(DIS)不接地,电源VDD通过R1和R2 又对电容C充电,又使Uc从1/3VDD触发器又发生翻转,如此周而复始,从而在输出端Vo得到连续变化的振荡脉冲波形。
2.2工作原理:模拟自然风控制器电路工作原理如图2-1所示,图中R1、C1构降压电路,VD1,C2组成半波整流和滤波电路,直流电压由VD2稳定在7V~8V左右,RP、R3、C3和IC构成间接反馈式无稳态多谐振荡电路。
接通电源后,由于C3两端电压不能突变,IC⑥脚、②脚电位≤1/3Vcc,电路置位,③脚输出高电平,VTH触发导通,电扇运转,随着C3两端电位的升高,达到2/3Vcc时,电路翻转,③脚输出低电平,C3两端电压通过⑦脚内部放电,电扇停止运转。
调节RP可改变C3充放电的时间常数,从而改变③脚输出触发脉冲宽度,以控制双向晶闸管VTH的导通时间。
C5、R5是减小VTH每次导通时对负载的冲击电流。
4.设计所用器材
4.1万用表
4.2 组装焊接工具
4.3 元器件的配置见下表
5.实验制作和调试
5.1 制作
1)检查各个试验元器件是否损坏,如有损坏,和老师更换好的实验器材,用万用表检查电阻阻值是否和要求相同,用万用表检测二极管的导通方向。
2)按照原理图所示,将各元器件正确插入导线板的插孔中,检查是否有误,在没有错误的情况下,焊接电路。
3)检查电路板背面是否有虚焊、搭焊、和散锡。
5.2 调试
在电路无错的情况下,接通电源后,连同示波器,观察示波器上输出的波形,并且观察小灯泡的亮度情况与变换规律。
6.小结
在这次实验中,电阻R4烧坏两次,时基电路NE555烧坏过一次,通过反复检查,第一次电阻R4烧坏的原因是因为电阻没有辨别清楚,错将64KΩ当作220KΩ接入电路,导致降压电路的电压并为降到电路所能接受的电压,从而导致电路电流过大,将电阻R4烧坏,第二次烧坏电阻和时基电路的原因是因为电路短路,所以烧坏电器元件。
通过这次试训课程,我深刻的记住了,实验之前一定要检查元器件的好坏,实
验过程中,一定要以严谨的态度对待实验过程中出现的每一个问题。
最后,要特别感谢张悦宁老师对我们这组实验的帮助与鼓励。
7.参考文献
[1].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材办公室组织写. 数字电路基础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 林红.《模拟电路基础》.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书籍.2007年
[3].《双向晶闸管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view/489ee91ccbff121dd368388.html
[4].《时基电路NE555中文详解》
/view/12994c5716fc700abb68fcfc.html
内蒙古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评价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