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一轮复习课件农业地域类型

高考一轮复习课件农业地域类型

• 市场
• 饲料(草场、精饲料)
主要分布区: 美五大湖、西欧、中欧、澳、新等
主要产品: 牛奶及其制品
饲料因素: 气候温凉潮湿,适宜多汁牧草 的生长
乳 人口、城市众多,市场广阔 畜 区位条件 市场因素 饮食习惯以肉、奶为主 业 交通因素:交通运输便利 商品率高 集约化程度高 主要特点: 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 多分布在大城市周围
C
地方
乳畜业
法国某奶牛场
2. 主要对象:奶牛。
3. 主要产品:牛奶及其制品 ,如奶粉、黄油和奶酪。
4. 主要分布地区: 西欧 中欧 五大湖
澳大利亚
新西兰
西欧(美国东北部)发展乳畜业的有利条件:
① 纬度高,气温低,云量大,雨天多,光 照弱,土壤贫瘠,不适宜发展种植业,适宜多汁 牧草的生长.(自然条件) ② 人口、城市密集,市场需求量大,交通 便利,经济发达.(社会经济条件) 归纳:主要区位因素
加大科技投入,培育良种牛 措 划区轮牧,种植饲料 施 开辟水源 改善交通运输条件
• 畜牧业:典型地区:内蒙古草原(四大草场: 内蒙古、青海、新疆、西藏) • 区位因素分析:
① 自然因素: 草场面积广阔;没有大型食肉动物;东部地区夏季降水 多些,有利于牧草生长。 ② 社会经济因素: 牧业生产经验丰富;市场潜力广阔;国家政策扶持等 不足:气候干旱,降水少;草场退化;荒漠化加剧;生 态环境退化;冬季暴风雪、寒潮影响;鼠灾、蝗灾严重。
6.丙区域发展种 植业的限制性气候 条件是( ) A.热量 B.土壤 C.降水 D.光照
一、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季风水田农业 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 季风 主要分布 区 以及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区 主要作物 水稻 小农经营 ;单位面积产量 商品谷物农业 美国 、阿根廷、加拿大、
澳大利亚、乌克兰等国
比较大牧场放牧业与游牧业的异同
地域类型
大牧场放牧
游牧业
不 产品用 属商品农业 属自给农业 经营规模小 同 途 经营规模大 点 经营规 技术水平低 技术水平高 主要分布在发达国 主要分布在发展中 模 国家,如北非、东 家和发展中国家的 技术水 一些地区,如美、 非、中非、中东的 平 澳、新、阿、南等 国家和地区 主要分 都属于畜牧业,都分布在地广人稀的 布
特点
二、商品谷物农业
美国的商品粮基地
1.概念:
面向市场,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的农业地域 类型。
2.分布地区:
读世界商品谷物农业分布图,找出主要分布地区 俄罗斯 乌克兰 美国、 加拿大
我国东北和西北也有这类 农业,但一般是国营。
阿根廷 澳大利亚
3.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
地广人稀 机械化水平高 市场广阔
考向一 以种植业为主的 农业地域类型
一.季风水田农业
亚洲水稻种植业分布
朝鲜半岛沿海平原地区 中国南方平原地区 印度恒河流域及沿海平原 东南亚的平原地区 日本沿海平原
案例二:水稻种植业
亚洲水稻种植业的形成 与这里的地形、气候有 什么关系?
多图比较,综合分析
主要分布地区:绝大部分分布在 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季风区, 以及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区。
(2013高考题海南卷)花椒,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多刺,喜光, 耐寒,耐旱,果实需人工采摘,可用作调料、药材。武都(位置 见图2)素有“千年椒乡”之称,古书有“蜀椒出武都”的记载 。据此完成4~5题。 2.目前,武都花椒生产成本不断攀升的主要原因是( A.交通不便 B.人力成本上升 C.土质退化 D.种植面积扩大
1.最适宜该模式的是 D A. 河套平原 B. 黄淮平原 C. 辽东丘陵
图1
D. 闽浙丘陵
(2013高考题海南卷)花椒,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多刺,喜光, 耐寒,耐旱,果实需人工采摘,可用作调料、药材。武都(位置 见图2)素有“千年椒乡”之称,古书有“蜀椒出武都”的记载 。据此完成4~5题。
1.与四川盆地相比,武都生产花椒的气候条件优越的主要原 因有( A ) ①纬度较高 ②海拔较高 ③位于夏季风迎风坡 ④年温差 较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我国牧区存在的问题:“靠天养畜”、生态破坏、载 畜率低、效益低等
内蒙古等我国广大牧区可以借鉴阿根廷大牧场牧牛 业发展中的经验措施: (1)划区轮牧,种植饲料,保护草原,防止草 原退化。 (2)加大科技投入,培育优良畜种,加强对牲 畜病害的研究。 (3)开辟水源,保证人畜饮水和牧草生长用水 等措施。 (4)修建铁路、公路等农产品运输专线,改善 交通运输条件。
小麦
、玉米
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特点 高,但 商品率 低;机械化和 高,商品率高 较低 科技水平 ;水利工程量 大 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地势低
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
自然条件优越、交通运输 学技术先进、地广人稀、 机械化水平高
区位条件
平,适宜水田管理;人口稠密, 便利、市场广阔、农业科 劳动力丰富;人多地少,粮食 需求量大
糖厂
养鱼业
种甘 蔗
鱼塘
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
蔗 基
地中 海式 农业
种植与畜牧并重, 优势农作物有小麦 ,葡萄、柑橘、橄 榄等园艺作物较多
分布于南欧、西亚、北非地 中海沿岸及其他地中海气候 区
热带 种植 园农 业
专门生产热带经济 作物,专业化和商 品化程度很高
橡胶种植园在东南亚和巴西 , 咖啡种植园主要在南美洲及 非洲。 马来西亚--油棕产地和棕油出 口国
1.小农经营 2.水稻单产高但商品率低 3.机械化和科技水平低
劳动密集型农业,机械化水平低,向 现代农业过渡 4.水利工程 量大
在区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归纳农业地域类型生产的特点
(3)亚洲水稻种植的特点、原因及发展措施
原因 发展措施 家庭为主,人 小农经营 集约经营 均耕地少 精耕细作,但 单产高 控制人口数 农村人多,自 量 商品率低 给为主 机械化水 加快机械化 体力劳动为主 平低 发展 水利工程 水旱灾害频繁 大力投资兴 量大 发生 修水利 科技水平 加大科技投 靠传统经验 低 入
区位条件:
劳动力
人口稠密, 劳动力丰富
分析劳动力因素,归纳劳动力条件在地域类型形成中的作用
区位条件:
其他
(1)稻米是当地人们喜爱的主要食粮;
(2)种植历史悠久,传统经验丰富。
分析其他因素,归纳其在地域类型形成中的作用
2.季风水田区的水稻种植业的区位条件
人多地少 ,生产规 模小 特点: 灌溉是水稻 生产的基础 ,需要政府 大力投资并 组织水利工 程建设。
热带种植园农业: 分布:拉美、东南亚、南亚以及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自然条件: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或热带草原(季风)气候区 特点: ①种植园面积广大,雇佣大量农民进行大规模生产 ②对所在国经济作物的生产居重要或垄断地位 ③具有相对独立和完善的生产和生活设施 ④多受外国垄断公司资本控制
(2013高考题福建卷) 循环农业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途径之 一。图1示意采循环农业模式,读图回答1~2题。
2、改善交通运输条件 3、开辟水源
4、划区轮牧、种植饲草
主要分布区 美、澳、阿根廷、新西兰等国的干旱半干旱地 区 主要产品 牛肉、羊毛 区位 条件
气候温和,草类茂盛,草质优良 自然因素: 大 牧 场 放 牧 业
大阿 牧根 场廷 放潘 牧 帕 特点 业斯 草 原
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 社会经济 交通便利、距海港近 因素 海上冷冻船的发明使用 大农场经营、生产规模大 机械化程度、专业化程度高 面向市场,商品率高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受金融危机影响,欧盟一些国家牛奶价格遭腰 折,引发多国奶农倾倒大量鲜牛奶,仅比利时就有300万升 鲜牛奶被倒掉。
材料二
西欧部分国家城市化水平
材料三
2008年我国良种奶牛的主要分布(单位:万头)
(1)这次欧洲奶农的大规模倾奶行为,反映了哪一因素对 农业生产的影响( A.科技
交通运 输便利 农业科学 技术先进
自然条件优越
4.基本特征:
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商品 率高
主要分布区 美国、阿根廷、加拿大、澳大利亚、乌克兰 小麦和玉米 主要作物
商 品 谷 物 农 业
美 国 商 品 谷 物 农 业
特 点
气候温和 降水丰富; 地形平坦开阔; 自然因素 土壤肥沃; 水源充足; 区位 地广人稀 市场广阔 条件 社会经济因素 交通便利 工业基础好(机械化、科技水平高) 大农场经营、生产规模大 机械化程度高科技水平高 面向市场,商品率高 ﹪
B

(2013高考题江苏卷)2003年我国开始实施鼓励农民种粮的惠农 政策,引起了耕地面积与粮食产量变化的分异。图8是1999~ 2011年我国耕地面积与粮食产量变化图。读图回答15~16题。
1.1999~2011年间我国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变化的特点是 A.耕地面积加速下降 B.粮食产量持续上升 C.2003年以前粮食产量与耕地面积同步下降 D.2003年以后耕地面积下降速度趋缓,粮食产量持续上升
分布于西北、东北、华北地区及大城市周围。饲料 和市场。
下图阴影表示两种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区,读图回答4、5题。
4.甲地区农业发展中的下列做法,目前可以值得我国自然条件
与之相似的地区首先借鉴的是( )
A.围栏放牧,划区轮牧 B.修建铁路,改善交通 C.拓展海外市场 D.改良品种,扩大规模 5.下列不是乙地区农业生产特点的是( )
D
(2013高考题海南卷)图5示意我国39°N附近某区域。读 图5,完成18~20题。
1.图示区域土壤盐渍化最严重的地区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D)
1.限制丙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 B ) A.光照 B. 水分 C. 坡度 D. 温度 2.如果乙地区大规模引水灌溉进行农业开发,将会导致( A.甲地区植被退化 B. 乙地区沙化 C.丙地区荒漠化 D. 丁地区植被改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