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人代会工作报告坚持科学发展建设平安富裕和谐新码头—在中国共产党码头镇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同志们: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码头镇第十二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请予审议。
中国共产党码头镇第十三次代表大会是在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县委十届五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也是在我镇面临科学发展、加快发展、和谐发展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
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回顾总结镇十二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研究确定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尤其是要制定好XX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和工作重点,选举产生新一届镇党委和镇纪委,动员带领全镇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为开创全镇工作的新局面,全面建设平安、富裕、和谐的新码头而努力奋斗。
一、过去三年的工作回顾镇十二次党代会以来,镇党委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紧紧围绕建设富民强镇目标,团结带领全镇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扎实苦干,全面超额完成了镇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目标任务,实现了经济社会新起点上的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
——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
进一步培植壮大了桑蚕、西瓜、韭菜、畜牧四大特色高效产业,农业生产效益大幅攀升。
XX年,实现农业总产值3.4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185元,分别比XX年增加1.54亿元和695元。
农业产业化经营和标准化生产取得新进展。
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全镇有18000余人从事二、三产业,非农收入已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0%以上。
全面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先后落实了种粮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补贴、农资综合直补等各项支农政策,切实减轻了农民负担,增加了农民收入。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自XX年以来,累计投资1100万元,先后3次进行农业综合开发和土地项目整理,开发整理土地667公顷,新增耕地面积137公顷,惠及9个村、10000余人。
今年以来,累计投入35万元用于新农村示范村建设,通过大力开展新农村建设“十、百、千”争创活动,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精神文明、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成效。
深入开展“三大创建”活动,大力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升,干群凝聚力日益增强。
“四五”普法效果显著,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深入人心,依法治镇治村进程明显加快。
切实加强了对稳定工作的领导,全面落实了各项综治措施,形成了横到边、纵到底的镇村三级治安防控网络。
始终坚持开展严打集中整治斗争,加强信访工作,大力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活动,有效化解各类矛盾。
全力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平安码头”建设效果显著,确保了全镇政治社会持续稳定。
——党的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
扎应当说,过去的三年,是全镇经济跨越发展、实现重大突破的三年;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三年;更是思想大解放、大统一,社会大团结、大稳定的三年。
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靠的是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靠的是全镇各级的思想统一,扎实苦干,靠的是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同心同德,艰苦奋斗。
在此,我代表中共码头镇第十二届委员会,向为我镇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各位代表,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看到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近年来,我镇各项工作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与县委、县政府的要求相比,与全镇人民的发展意愿相比,与“突破码头”的任务目标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主要表现在:部分干部群众思想不够解放;民营经济起步晚,经济总量小,财政收入少,保工资的压力大;农业特色产业规模小、档次低、竞争力不强,农民增收难度大;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不确定因素仍然存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还存在薄弱环节,等等。
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居安思危,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今后五年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今后五年,是我镇跨越发展、超越发展的重要阶段,是全面构建和谐社会,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既有良好的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我们要切实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务必发扬敢为人先的精神,立足新起点,抢抓新机遇,增创新优势,开创新局面,为全面建设平安、富裕、和谐的新码头奠定坚实基础。
今后五年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以及县委的一系列决策部署,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牢牢抓住实施“突破六镇”战略的历史机遇,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平安码头、富裕码头、和谐码头”的奋斗目标,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镇、城镇带动、环境立镇”三大战略,突出“平安建设、新农村建设、城镇园区建设、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党的建设”六大工作重点,全力抓稳定,重点抓经济,关键抓队伍,核心促和谐,确保全镇发展得又好又快、更好更快。
到XX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是:--镇村面貌显著改观。
镇驻地面积达到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2万人。
逐步建成功能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完善,环境舒适优美,文化内涵丰富的现代化生态园林型小城镇。
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9000元,年均增长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大幅增加。
劳动就业更加充分,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
五年内转移农村劳动力10000人。
--民主法制更加健全。
政府职能得到进一步转变,工作效率显著提高,经济发展环境明显改善,社会安定有序,人民安居乐业,一个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的和谐社会逐步形成。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全面完成镇村公路改造和村村通自来水工程。
大力实施农村医疗保障工程,力争参合率达到100%。
加快文明建镇步伐,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明显提高,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实现协调发展。
--党的建设显著加强。
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能力明显增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党政机关作风明显改进,党群干群关系更加融洽。
三、XX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和工作重点XX年是我镇实现“突破码头”任务目标的决战年,也是新一届党委组成后干事创业的一年,做好XX年的各项工作,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意义。
全镇人民高度关注,拭目以待。
为此,确定XX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工农业生产总值达到39.2亿元,其中工业产值达到35亿元,分别增长32%和35%;实现财政总收入3000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200万元,分别增长50%和50%;招商引资总额突破3.5亿元,规模以上企业新增6家;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000元,同比增加460元。
围绕上述目标任务,重点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维护稳定第一责任不动摇,强力打造平安码头牢固树立“稳定第一责任,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举全镇之力切实抓好社会稳定工作,强力推进“平安码头”建设。
一是狠抓镇村工作规范化建设。
以“双基”工程为总抓手,严格落实镇村工作规范化建设的各项措施,下功夫解决村级运作中的不规范问题。
严格执行村级重大事项申报制度和“四民主两公开”,突出抓好财务、村务公开。
总结解决农村问题的新思路、新途径,夯实基础,巩固基层,筑牢稳定基石。
加大对农村后进班子的整顿力度,选好配强农村党支部书记。
对历史遗留问题和影响村内稳定发展的问题,进行集中“会诊”,找出症结,逐步解决。
二是狠抓信访工作。
加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力度,建立完善镇、责任区、村三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和信访网络,实行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交流会制度,畅通信访渠道,做到全方位覆盖,无缝隙排查。
对可能诱发信访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发现、早介入,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坚决遏制越级上访现象的发生。
三是狠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坚持“打防结合,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方针,全面落实各项综治措施,健全“一室五队”,做到群防群治,始终对违法犯罪分子保持严打的高压态势,构建全方位、全天候的治安防控网络。
四是狠抓安全生产工作。
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各项防范措施,经常性地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做到防患于未然,坚决避免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
(二)坚持发展经济第一要务不动摇,着力建设富裕码头当前,我镇经济发展面临着急需膨胀总量和实现财政自足的双重任务,要实现全面建设富裕码头的宏伟目标,必须突出重点,抓住关键,不断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努力提升发展的规模、层次和水平,确保快走一步,跨越发展,率先完成“突破码头”的任务目标。
1、抓工业,明确“突破码头”的主攻方向。
工业是镇域经济的主体和第一推动力,强化工业主导地位,把工业作为镇域经济的主攻点来抓。
一是积极培育支柱产业,在继续抓好纺织、机械加工、化工、铸造、油脂、交通运输等产业的同时,着重培育发展煤业产业,增粗拉长产业链条,打造经济新亮点。
二是做大做强骨干企业,在继续扶持原有企业改扩建的基础上,着力帮扶跨跃煤业、三利集团、天利钛塑等骨干企业,促其产业升级,产品优化,规模膨胀,做大做强,带动整个工业经济上规模、上档次。
3、抓招商,增强“突破码头”的潜力优势。
加快工业化进程,投入是关键,出路在招商引资。
一是强化“招商是天职,项目是生命”的工作理念,突出以商招商重点,创新招商机制,打造招商亮点,培植后续财源。
通过建立健全招商引资工作机制,对重点项目实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全面落实招商引资奖惩政策,重奖有功之臣,确保招商取得实效。
二是坚持“人人都是投资环境,事事关系码头形象”,深入开展投资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全力打造风正气顺的政治环境,公正严明的法制环境,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诚实守信的信用环境,宽松灵活的政策环境,文明和谐的人际环境。
努力做到“政府企业零距离、跟踪服务零缺陷、发展环境零干扰”,强力推进招商活动向纵深发展。
三是借助魏棉大企业的辐射拉动作用,展开全方位招商,重点围绕纺织服装、电解铝等发展配套产业,努力做到认真学习魏棉,潜心研究魏棉,积极服务魏棉,融合互动,借势发展。
5、抓统筹,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按照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的总要求,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统筹镇村发展,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以点带面,扎实稳步推进。
一是大力实施农民增收工程。
调高调优农业产业结构,重点抓好桑蚕、西瓜、韭菜、畜牧四大生产基地建设。
积极筹建缫丝厂,扶持壮大龙头企业,发展农村合作经济,提高农业标准化、产业化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