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发展史
UNIX发展
最初的Unix是用汇编语言编写的,一些应用是由叫做B语言的解释型语 言和汇编语言混合编写的。B语言在进行系统编程时不够强大,所以汤 普逊和里奇对其进行了改造,并与1971年共同发明了C语言。 1973年汤普逊和里奇用C语言重写了Unix。在当时,为了实现最高效率, 系统程序都是由汇编语言编写,所以汤普逊和里奇此举是极具大胆创新 和革命意义的。用C语言编写的Unix代码简洁紧凑、易移植、易读、易 修改,为此后Unix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当年的DOS的确是一枝独秀,在x86上鲜有竞争者。之后的 windows 95敲响了DOS的丧钟,那么是不是DOS就真的从此沉寂 了呢? 许多程序员出于对Windows的不满及对DOS开发的价值和潜 力的深刻认识,继续开发DOS软件。由于在DOS时代的程序员大 多都是些精通系统底层中断和汇编/C的高手,有着丰富的开发经 验和编程功底,因此他们开发出的DOS软件的质量也相当高。为 了开发更多的软件并且增加开发的效率,他们设计了一个又一个 DOS软件的开发工具。虽然MS-DOS已经不再继续发展了,但并 不意味着整个DOS也不再继续发展了。
操作系统发展史
History of Operating System
北京科技职业学院网络中心计算机协会
官网: 论坛:
ENIAC:
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omputer 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
Windows 3.1 历史上第一个成功的windows版本
1992年3月18日,Windows for Workgroups 3.1发布,看来不甘寂 寞的微软公司吹响了进军企业服务 器市场的号角。 Windows 3.1添加了对声音输 入输出的基本多媒体的支持和一个 CD音频播放器,以及对桌面出版很 有用的TrueType字体。
1981年,MS-DOS 1.0发行,作为IBM PC的操作系统 进行捆绑发售,支持16k内存及160k的5寸软盘。在硬 件昂贵,操作系统基本属于送硬件奉送的年代,谁也 没能想到,微软公司竟会从这个不起眼的出处开始发 迹。
DOS进化 1982年,DOS开始支持双面磁盘。 1983年MS-DOS 2.0随IBM XT发布,扩展了命令,并开始支持5M硬 盘。同年发布的2.25对2.0版进行了一些bug修正。 1984年,MS-DOS 3.0增加了对新的IBM AT支持,并开始对部分局 域网功能提供支持。 1986年,MS-DOS 3.2 支持了720K 的5寸软盘。 1987年,MS-DOS 3.3 支持了IBM PS/2设备及1.44M的3寸软盘, 并支持其他语言的字符集。 1988年,MS-DOS 4.0 增加了DOS Shell 操作环境,并且有一些其 他增强功能及更新。
Three views of paper tape
Unics Uniplexed Information and Computing System
Multics是由麻省理工学院,AT&T贝尔实验室和通用电气合作进行的操作系统项目, 被设计运行在GE-645大型主机上,但是由于整个目标过于庞大,糅合了太多的特性, Multics虽然发布了一些产品,但是性能都很低,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AT&T最终撤出了投入Multics项目的资源,其中一位开发者──肯· 汤普逊则继续为 GE-645开发软件,并最终编写了一个太空旅行游戏。经过实际运行后,他发现游戏 速度很慢而且耗费昂贵——每次运行会花费75美元。 在丹尼斯· 里奇的帮助下,汤普逊用PDP-7的汇编语言重写了这个游戏,并使其在 DEC PDP-7上运行起来。这次经历加上Multics项目的经验,促使汤普逊开始了一个 DEC PDP-7上的新操作系统项目。汤普逊和里奇领导一组开发者,开发了一个新的 多任务操作系统。这个系统包括命令解释器和一些实用程序,这个项目被称为 UnICS( Uniplexed Information and Computing System),因为它可以支持同时 的多用户操作。后来这个名字被改为UNIX。
Windows 3.1 操作系统截图
Windows NT 3.1
1993年Windows NT 3.1发布,这个产品是基于OS/2 NT的基础编制的,由微软和IBM联合研制。协作后来分开 了,微软则把这个软件的名称改为它们的版本MS Windows NT,把主要的API改为32位的版本。微软公司从数字设备 公司(Digital Equipment Corporation)雇佣了一批人员来 开发这个新系统。这个系统的很多元素反映了早期的带有 VMS和RSX-11的DEC概念。由于是第一款真正对应服务器 市场的产品,所以稳定性方面比桌面操作系统更为出色。
1991年,MS-DOS 5.0发行,增加了DOS Shell功能,增强了内存 管理和宏功能。 1993年,MS-DOS 6.x 增加了很多GUI程序,如Scandisk、 Defrag、Msbackup等,增加了磁盘压缩功能,增强了对Windows 的支持。 1995年,MS-DOS 7.0 增加了长文件名支持、LBA大硬盘支持。 这个版本的DOS并不是独立发售的,而是在Windows 95中内嵌的。 之后的MS-DOS 7.1全面支持FAT32分区、大硬盘、大内存支持等, 对四位年份支持解决了千年虫问题。
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ENIAC 1946年2月14日在美国宣告诞生, 长30.48米,宽1米,当时为美国 军方需要而研制,每秒执行5000 次加法或400次乘法,是继电器 计算机的1000倍、手工计算的 20万倍。靠穿孔纸带输入01代码 来操控
Only the left half of ENIAC is visible in the first picture, the right half was basically a mirror image of what's visible.
目前开发UNIX(System V)的公司是Unix System Laboratories (USL)。USL本为AT&T所有,1993年初被Novell收购。Novell于 1993年末将UNIX这个注册商标转让给X/Open组织。
目前为止,UNIX有两大流派:那就是AT&T发布的UNIX操作系统 System V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发布的UNIX版BSD (Berkeley Software Distribution)。SVR4是两大流派融合后的产物。1991年底, 与System V针锋相对的开放 软件基金会(Open Software Foundation)推 出了OSF/1。
Windows 3.0
1990年5月22日,Windows 3.0正式发布,由于在界面/人性 化/内存管理多方面的巨大改进, 终于获得用户的认同。之后微 软公司趁热打铁,于1991年10 月发布了windows 3.0的多语版 本,为windows在非英语母语 国家的推广起到了重大作用。
1992年4月,windows 3.1发布,在最初发布的2个月内,销 售量就超过了一百万份,至此,微软公司的资本积累/研究 开发进入良性循环。 这个系统既包含了对用户界面的重要改善也包含了对 80286和80386对内存管理技术的改进。为命令行式操作系 统编写的MS-DOS下的程序可以在窗口中运行,使得程序 可以在多任务基础上可以使用,虽然这个版本只是为家庭 用户设计的,很多游戏和娱乐程序仍然要求DOS存取。
UNIX历史版本 V1(1971):第一版的UNIX,以PDP-11/20的汇编语言写成。包 括文件系统,fork、roff、ed等软件。 V4(1973):以C语言从头写过,这使得UNIX修改容易,可以在 几个月内移植到新的硬件平台上。最初C语言是为UNIX设计的, 所以C与UNIX间有紧密的关系。 V6(1975):第一个在贝尔实验室外(尤其是大学中)广为流传 的UNIX版本。这也是UNIX分支的起点与广受欢迎的开始。 1.xBSD (PDP-II)就是由这个版本衍生出来的。 V7(1979):在许多UNIX玩家的心目中,这是“最后一个真正的 UNIX,”这个版本包括一个完整的K&RC编译器,Bourne shell。 V7移植到VAX机器后称为32V。
DOS出现
DOS是Disk Operation System(磁盘操作系统) 的简称, 是1985~1995年的个人电脑上使用的一种主要的操作系 统。由于早期的DOS系统是由为软公司为IBM的个人电 脑开发的,称为MS-DOS,因此后来其他公司生产的与 MS-DOS兼容的操作系统,也延用了这个称呼,如PCDOS、DR-DOS等等。
MS-DOS的最高版本是8.0(它可以用来运行Windows 9x或ME),随后 Microsoft开始开发基于起源于OS/2的Windows NT构件的Windows,才 成了独立的操作系统。而除了MS-DOS以外,其它的DOS也在发展着。 仍在不断发展和更新中的DOS有FreeDOS、PTS-DOS、ROM-DOS等, 这些DOS的功能都十分强大,往往超过MS-DOS,而且FreeDOS还是完 全免费且自由开放(基于GNU GPL协议)的。因此,程序员们完全可以 为它们开发新的DOS软件,而不必依赖于MS-DOS。
To perform this computation on ENIAC you had to rearrange a large number of patch cords and then locate three particular knobs on that vast wall of knobs and set them t AIX:IBM的UNIX,是根据SVR2(最近已经出到SVR3.2)以及一部分 BSD延伸而来,加上各种硬件的支持。具备特有的系统管理(SMIT)。 * 386BSD:Jolitz从Net/2 software移植过来的。支持Posix,32位。 * FreeBSD:1.x从386BSD 0.1而来,FreeBSD 2.x版是用4.4BSD lite改 写。 * HP-UX(HP):旧系统是从S III(SVRx)发展面来,现在是由SVR2 (4.2BSD)发展而来,目前是10.x版。 * Linux(x86):遵从POSIX,SYSV及BSD的扩展。 * OSF/1(DEC):DEC对OSF/1的移植。 * SCO UNIX(x86):SVR3.2,目前影响较大的PC UNIX。 * SunOS(680x0,Sparc,i386):根据4.3BSD,包含许多来自 System V的东西。Sun的主要成果在于:NFS,OpenLook GUI标准,现 演变为Solaris 。 * Ultrix(DEC):根据4.2BSD再加上许多4.3BSD的东西。 * Xenix(x86):Intel硬件平台上的UNIX,以SVR2为基础,由微软推出。 在中国使用较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