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信阳市红色旅游发展规划

信阳市红色旅游发展规划


2. 4 信阳发展红色旅游的挑战( threat)
信阳红色旅游和其它省相比起步较晚,延安、山西、陕西、贵州、江 西等地都在努力打造红色旅游品牌,无论是红色旅游资源的质量,还
是红色旅游的宣传力度,优势都很明显。归纳起来,信阳红色旅游资
源发展有“三限”: 一是因依托的特殊种类资源而受限。信阳绝大多数 的旅游吸引物以零散的、单体的遗址、故居、纪念碑、陵墓、纪念馆 的形式出现,留存其中的多是革命战争时期的文物或旧址,较为简陋, 特殊的旅游资源决定了红色旅游市场吸引力有限。二是因依托的资源 单一而受限。红色旅游仅把革命纪念地、革命圣地纳入旅游范畴来发 展,游客大多都是滞留时间短的观光式旅游,不能从一个纪念碑或是 一个故居会址获得旅游体验的满足。三是因客源流动量而受限。信阳 红色旅游的客源、消费有明显的规律性,有较大纪念活动时会有大的 增幅。一年当中的接待高峰则集中在黄金周和纪念日。
2. 2. 2 基础设施建设及相关软硬件设施不完善
建国以来,我国的综合国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一些革命老区仍面临 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经济资源匮乏,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等问题, 加之当地政府投入到旅游业中的资金非常有限,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明显落后。 许多景区内的管理、服务人员由村民担任,受过正规旅游业务培训的人员比 例偏低,从业人员知识水平、文化素养、业务素质偏低,红色旅游资源规划 人才及管理人员紧缺,无法满足红色旅游发展的需要。
3.1.2 旅游交通情况良好
信阳是一座交通要城,位 于河南省南部,地处大别 山北麓,淮河上游,东邻 安徽,南接湖北,介于鄂 豫皖三省的接合部,素有 “三省通衢”之称。“立 中原而通八方,居腹地而 达九州”,信阳自古以来 就是江淮河汉的战略要地。 境内的京广、京九铁路和 106、107国道以及京珠、大 广高速公路纵贯南北,宁 西铁路、312 国道和沪陕公 路横穿东西,信阳是全国 44 个交通枢纽城市之一。
(4)制定适合信阳红色旅游发展的战略 针对信阳红色旅游资源,以及在中国红色旅游网络中的地位等具体情 况,在红色旅游开发中,应充分挖掘红色精神内涵,通过红色文化的 展现,精心设计产品与路线。提出政府推动,市场为主导战略、资源 整合战略,整合自身优秀资源;产品创新战略、品牌整合战略、整体 联动战略等五条特殊战略对策。
信阳大别山红色旅游专项规划
一、资源简介
信阳,山水相伴,红绿相宜。信阳满眼是绿、遍地是 红,信阳是一片神奇的土地。这里有鄂豫皖红色核心, 这里是大别山红色经典,这使信阳载入共和国的史册, 成为中国革命历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和重大影响的红色 老区。 信阳红色旅游资源丰富,资源特色明显。红色在这 里尽染革命,红色在这里创造革命,红色在这里开设 教育课堂,红色在这里闪射着共产党员的先进性。红 色启迪我们:走红军路,承先烈志,解百姓难,谋发展事。
四、信阳红色旅游发展定位及措施
1、主题定位
信阳城市发展定位:信阳市委、市政府按照大城市、中等城市和小城镇“三头并 举”的城市化方针,积极兴建信阳、潢川、固始“一主两次”的城市格局,建好 生态园林城市,打造中国茶都品牌,力争使信阳成为辐射鄂豫皖三省的区域中心 城市,城市发展定位为做中原崛起的后起之秀。
3.措施
(1) 加快由事业接待型向旅游产业型转变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目前红色旅游所在地的旅游管理机构( 发展机构) 尚存在体制不顺的问题,表现为旅游产业仍带有不同程度的事业接待型特 点,或政企不分,或企事不分。在这种管理体制、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的 影响下,红色旅游的发展不能与市场接轨,跟不上全国旅游经济发展的大 趋势,亟待由事业接待型向旅游产业型转变。 (2)探索红色旅游促销的路子 革命纪念地( 如新县、商城县、罗山县) 当前仍不富裕,不可能投入太 多的宣传促销经费,应找好依托,依据当地社会发展状况,进行旅游产品 开发和营销,进行旅游客源市场调查和细分,进行准确的市场定位。
三、SWOT分析
3. 1 信阳发展红色旅游的优势( strength) 3. 1. 1 旅游资源文化内韵丰厚
信阳是一座革命红城,有着丰富的物质形态的红色旅游资源,是全国十二个重点红色 旅游区 之一土地革命时期,信阳是当时全国第二大革命根据地———鄂豫皖革命根据 地首府所在地。 以新县为例,仅遗迹、遗址类革命文物达 90 余处,革命纪念 365处。 该县具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6 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3 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7 处, 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43 处。信阳由于其在中国革命史上的特殊地位,形成了以“坚定的 革命信念、顽强的战斗作风、高尚的思想品质、无私的奉献精神”为核心的伟大的大别 山精神。这也是信阳发展红色旅游的优势所在。文化是旅游生生不息的动力,文化底蕴 是景区的灵魂,大别山精神和独特的信阳风情文化结合,突显了信阳红色旅游的资源优 势。例如,与革命的英雄事迹一起衍生开来的民歌、鼓书、快板剧、民间器乐等。革命 歌曲《八月桂花遍地开》《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就是从信阳唱响全国的。
信阳是红军的故乡、将军故里,又是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落脚地,红色
旅游资源丰富,但是从全国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的分布,以及特色对比分析看, 信阳红色旅游的主题定位为: ① 苏区首府、千里跃进 ②将军摇篮、红军故乡 ③ 浴血长征、革命老区
2、形象定位
信阳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红色革命红旗不倒、传奇将军、边区首府等 构成了红色旅游最强的形象基础元素。通过对自身资源已经与其他红色革 命旅游的对比分析。充分发挥自身山水旅游资源及其他人文景观资源,进 行产品组合,推出别出心裁的旅游产品。 信阳红色旅游的形象定位为: 风云大别山红绿总相宜
2. 2. 3 文化内涵挖掘不深 ,未能形成规模效应
信阳红色旅游资源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但缺乏深层次的挖掘开发,娱乐、 感染、体验性不强。文化展示的方式多为文字加图片的平面介绍,与现代审 美观念和游客消费取向相距甚远,很难对游客产生震撼力。由于宣传缺乏系 统性、持续性,各个景区之间也缺乏品牌共创意识和联手促销意识,除新县、 光山等地有较高知名度外,其它地方则鲜为人知。
(3)努力增加红色旅游的产出水平 要大力发展红色旅游系列的旅游餐饮、旅游商品和旅游娱乐,为旅游 者开辟广阔的消费空间。最根本的是突出革命特色、传统特色和地方 特点,这是强化市场竞争力,增强“卖点”的精髓。大力开发红色旅 游资源不仅可大幅度增加旅游收入,而且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增加社会就业,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二、 规划背景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进入一个新的时期,也要创新与发展。把 红色革命文化资源融入旅游产业中,通过旅游的方式将娱乐和教育的功能结合起来,旅
游和需求结合起来,从而产生了这种新的产品——红色旅游。
随着国家发改委牵头正式出台《“红色旅游”景区建设规划》,国家适时提出“红色 旅游”工程。国家旅游局在部署2005年工作时,将红色旅游列为六项任务之首,定为红 色旅游年,并要求从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高度出发,大力推 进红色旅游,认真抓好《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的贯彻落实。信阳红色旅游规划 就是在这样一个国家和省市各级政府充分重视的情况下进行的。 在保护和挖掘历史文化资源的同时,研究信阳红色旅游特点与个性,制定符合旅游规 律的高起点、高水平的发展方向与发展策略是本规划的战略重点。通过红色旅游景点的 建设,改善当地文化、生态、经济环境,做强、做大红色旅游,推动信阳旅游经济发展 作为红色旅游发展战略出发点。
连康山、金刚台、汤泉池等自然景观无不展示着人与自然的和
谐。信阳还拥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钟灵毓秀的信阳大地哺 育了众多历史名人,一代名相孙叔敖,大史学家司的土地有关,根亲文化遍
布豫南大地。此外,历史上的乡风民俗等都是宝贵的文化资源。
2. 2 信阳发展红色旅游的劣势( weakness)
3.1.3红色旅游资源伴生资源丰富
信阳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淳朴的乡土人情、鲜明的地域特色。
人文遗迹与自然资源完美融合是信阳红色旅游旅游的另一大特 色。信阳的自然资源以森林为主,植被景观在境内呈连续的片
状分布,其中信阳市森林覆盖率达 38%,商城等南部县区更是
高达86% ,信阳拥有国家森林公园 3处,国家地质公园 1处,国 家自然保护区3 处,省级以上水利风景区 6 处。鸡公山、南湾湖、
2. 3 信阳发展红色旅游的机遇( opportunity)
信阳红色旅游具有“三多”特色: 一是红色旅游资源多彩,内涵 丰富。信阳红色旅游资源以革命遗迹、旧址、纪念建筑、名人 故居为主体,以红色歌谣、革命文献、革命事迹、红军的标语 等为辅助,内涵较为丰富。二是红色旅游资源多,品牌响亮。 “千里跃进大别山”、“将军故乡”、“红军长征”、“江淮 抗战”4 条红色精品线路以及红都中心景区、红色首府景区、许 世友将军故里景区、四望山景区、红军洞景区、红军长征出发 地景区、“王大湾会议”旧址景区、邓颖超祖居景区等 8 个红 色旅游经典景区,已成为信阳红色旅游资源品牌。三是革命事 迹多,可歌可泣。400 多处红色革命遗迹再现着战争年代信阳 烽火连天的岁月。作为鄂豫皖根据地首府所在地,红四方面军、 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都先后在这里创建成长,留下了周恩 来、董必武、李先念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战斗的足迹,诞 生了许世友、李德生等近百名叱咤风云的共和国名将。可歌可 泣的英雄赞歌在信阳这块红色的土地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2. 2. 1 红色旅游景点( 景区) 维护不合理
红色旅游开发普遍存在两大突出问题: 一是产品 形式单一、雷同。许多景点 都采用博物馆陈列式,难 以对游客产生强烈吸引力。二是开发者不注意其生 命周期,对一些景点的维护过于现代化,违背了当时 的原貌和岁月留下的痕 迹,无法给游客带来追忆艰苦 岁月的真切体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