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四章 古希伯来文化

第四章 古希伯来文化

第四章 古希伯来文化
•自希伯来民族走进历史以来,其创造的独特文 明逐步发展成为西方文明的一个源头文化,对西 方社会和生活的影响是巨大和深刻的。 •古代中东地区那些曾经创造过辉煌的民族竟无一 例外地成为历史上的匆匆过客,唯有希伯来民族 作为一个“不变”的民族留存下来,并以自己的 文化信仰上的成就在随后近1500年的历史中保留 了人类社会对古代中东文明的部分记忆,成为人 们所常说的“中东文明的集大成者”。
第一节 走进历史:卓尔不群 走进历史:

被希伯来人称为族 长的亚伯拉罕就出生 在两河流域古代文明 中心地带的一个名为 吾珥(Ur) (Ur)的苏美 吾珥(Ur)的苏美 尔城市。 尔城市。
对吾珥(Ur) 对吾珥(Ur) 的古文记录
历史
大约在公元前1800 大约在公元前1800 年前后, 年前后,希伯来人在族 长亚伯拉罕的带领下, 长亚伯拉罕的带领下, 离开两河流域, 离开两河流域,前往被 视为“应许之地” 视为“应许之地”的古 迦南地希伯来人的称谓 中的“希伯来” 中的“希伯来”一词的 含义为“自河( 含义为“自河(指幼发 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 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 那边过来的人” 那边过来的人”。
历史
从该圣殿的建成到它 的毁灭在希伯来民族 的历史上被称为“ 的历史上被称为“第 一圣殿时期” 一圣殿时期”。作为 希伯来统一王国京城 的耶路撒冷由此成为 希伯来民族心目中的 宗教中心, 圣城” 宗教中心,“圣城” 的地位从此确立。 的地位从此确立。 暮色中的耶路撒冷
历史
所罗门王本人因其 智慧被视为古代国 王智慧的典范。 王智慧的典范。
王亚力山大大帝的东征
• 到了公元前333年前后,马其顿王亚力山大大帝的东征打破 到了公元前333年前后, 333年前后 了那里的平静, 了那里的平静,犹太人生活的家园和近东其他地区一道旋即 成为希腊帝国的一部分。 成为希腊帝国的一部分。 • 希腊式生活方式导致了对犹太人的传统生活方式的冲击和宗 教信仰的迫害,犹太民族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 教信仰的迫害,犹太民族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于公元前 165年举行了史称的 玛喀比起义” 年举行了史称的“ 165年举行了史称的“玛喀比起义”,正是这一胜利使得犹 太人开创的一神信仰得以留存。 太人开创的一神信仰得以留存。
希伯来文化的结晶——《旧约》 希伯来文化的结晶——《旧约》
• 《圣经》(《旧约全书》)包括了公元前7世纪到公元前 世纪到公元前2 圣经》 旧约全书》 包括了公元前 世纪到公元前 世纪的古希伯来神话、传说、历史、法律、 世纪的古希伯来神话、传说、历史、法律、箴言和文学创 共计39卷 分别反映了古代犹太文明不同时期的情况。 作,共计 卷,分别反映了古代犹太文明不同时期的情况。 • 内容分为四部分,即《律法书》、《历史书》、《先知书》 内容分为四部分, 律法书》 历史书》 先知书》 诗文集》 和《诗文集》。 • 《旧约》是以大量人民口头创作为基础加工而成的文学作 旧约》 不仅反映了古代希伯来民族的历史、思想与文化; 品,不仅反映了古代希伯来民族的历史、思想与文化;而 且还反映了西亚与地中海东部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 且还反映了西亚与地中海东部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 • 希伯来的文学思潮以宗教为中心,所编成的《圣经》成为 希伯来的文学思潮以宗教为中心,所编成的《圣经》 后来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经典形成的土壤。 后来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经典形成的土壤。 • 1世纪,基督教兴起后,把《旧约》与《新约》合起来,统 世纪,基督教兴起后, 旧约》 新约》合起来, 世纪 称为《新旧约全书》 年来《 称为《新旧约全书》,2000年来《新旧约全书》对西方文 年来 新旧约全书》 化甚至世界文化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旧约》 化甚至世界文化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旧约》作为古代 希伯来文学的基本汇集,通过罗马的《圣经》传入欧洲。 希伯来文学的基本汇集,通过罗马的《圣经》传入欧洲。 • 《新约全书》和《旧约全书》,和古代希腊罗马文学,构 新约全书》 旧约全书》 和古代希腊罗马文学, 成了欧洲文学的两大源头。 成了欧洲文学的两大源头。
历史---罗马帝国统治 大流散时期” 历史---罗马帝国统治“大流散时期” 罗马帝国统治“
当罗马帝国取代希腊成为世界霸主后, • 当罗马帝国取代希腊成为世界霸主后, 犹太人开始生活在罗马人的统治下, 犹太人开始生活在罗马人的统治下, 公元70年 公元 年,犹太人当时的政治中心耶 路撒冷终于被罗马军队攻破, 路撒冷终于被罗马军队攻破,战死者 数以万计。 数以万计。破城的罗马人放火焚毁了 犹太人的第二圣殿。 犹太人的第二圣殿。第二圣殿时期到 此结束。 此结束。 • 罗马统治者为了防止犹太人再进行反 宣布禁止犹太人在圣地圣城居住。 抗,宣布禁止犹太人在圣地圣城居住。 至此,犹太人完全失去了在自己家园 至此, 生活的权利,向外流散过程加剧。 生活的权利,向外流散过程加剧。犹 太民族的历史进入了长达1800 1800年的 太民族的历史进入了长达1800年的 大流散时期” “大流散时期”。
“巴比伦囚虏” 巴比伦囚虏”
• 公元前586年,在新巴比 公元前586年 586 伦的强大进攻面前, 伦的强大进攻面前,犹大 王国无力对抗而遭受灭顶 之灾, 之灾,京城耶路撒冷连同 圣殿一起被毁。 圣殿一起被毁。犹太民族 历史上的“第一圣殿时期” 历史上的“第一圣殿时期” 就此结束。 就此结束。 • 失国的犹大王连同上万名 犹太上层人士和学者被征 服者掳至千里之外的巴比 过着囚虏般的生活, 伦,过着囚虏般的生活, 史称“巴比伦囚虏” 史称“巴比伦囚虏”。
希伯来文明的核心是被称 犹太教”的部分, 为“犹太教”的部分,犹 太教还是一个有着基本信 明确教义, 仰,明确教义,拥有宗教 典籍和有组织形态的宗教。 典籍和有组织形态的宗教。 基本思想主要包括: 基本思想主要包括: 一神论 契约观 末世论
宗教
一神论
“一神论”思想是犹太民族的独 一神论” 特创造, 特创造,也是犹太教的本质
第二节 文明成就:化成天下 文明成就:
犹太民族是一个以其思想和文化上的 成就跻身世界文明的民族, 成就跻身世界文明的民族,其文明成 就自然集中表现在新思想的创立和文 化的营造方面。 化的营造方面。
• 宗教 • 律法 • 文学 • 哲学
文明成就:化成天下 文明成就:
宗教
• 犹太教是世界各地犹太人的宗教,产生于公元前 五六世纪的迦南(今巴勒斯坦)地区。 • 犹太教无数先知们,经过300年的搜集、考证, 于公元前2世纪编成了一本古代最庞大的文献集 《圣经》,即《旧约》。 • 希伯来人说这些作品记载了上帝通过摩西与以色 列人订立的契约,它被犹太人奉为圣经。 • 后来基督教承袭此说,认为“新约”是上帝通过 耶稣基督与信徒新订立的契约,于是犹太教就把 《圣经》称为《旧约》。
以色列啊,你要听! 以色列啊,你要听!
一神论
• 上帝的本质和特征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上帝的本质和特征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超验性; 超验性; 永恒性; 永恒性; 全能性; 全能性; 上帝是立法者和执法者; 上帝是立法者和执法者; 仁慈性。 仁慈性。 • 犹太人的一神论是彻底的,它通过承认上帝的上述本质和 犹太人的一神论是彻底的, 特征否定所有其他神的神圣性,从而达到上帝的唯一性、 特征否定所有其他神的神圣性,从而达到上帝的唯一性、 绝对性和终极性。 绝对性和终极性。 • 无偶像的上帝崇拜事实上是把上帝类同于某种绝对的理念, 无偶像的上帝崇拜事实上是把上帝类同于某种绝对的理念, 因此,在一定条件下,这种崇拜有可能导致无神论。 因此,在一定条件下,这种崇拜有可能导致无神论。 ——顾晓鸣 ——顾晓鸣
“第二圣殿时期” 第二圣殿时期”
• 在西亚地区崛起的波斯帝国出人意 料地迅速征服了新巴比伦, 料地迅速征服了新巴比伦,获胜的 波斯王居鲁士大帝以少有的宽容政 策善待在巴比伦过着屈辱生活的犹 太人,不仅允许犹太人重返家园, 太人,不仅允许犹太人重返家园, 而且同意他们重建圣殿。 而且同意他们重建圣殿。当圣殿于 公元前516年建成后, 516年建成后 公元前516年建成后,犹太人的历 史便进入了“第二圣殿时期” 史便进入了“第二圣殿时期”。 • 到了公元前333年前后,马其顿王 到了公元前333年前后, 333年前后 亚力山大大帝的东征打破了那里的 平静, 平静,犹太人生活的家园和近东其 他地区一道旋即成为希腊帝国的一 部分。 部分。
契约论
• 契约观认为: 犹太人和上帝之间的关系不再是一种内在的、 契约观认为: 犹太人和上帝之间的关系不再是一种内在的、 认为 无可奈何的“血缘”关系,而是通过一种外在的、 无可奈何的“血缘”关系,而是通过一种外在的、经过思考 的形式确定的关系,是通过犹太民族选择了上帝, 的“约”的形式确定的关系,是通过犹太民族选择了上帝, 上帝选择了犹太民族这样一种“双向选择” 上帝选择了犹太民族这样一种“双向选择”而确定下来的关 系。 • 以“立约”方式确定人与神的关系表明犹太人不再把人神之 立约” 间的关系看成一种传统的宿命安排,而是一种互动关系, 间的关系看成一种传统的宿命安排,而是一种互动关系,从 这一意义上说, 这一意义上说,契约观赋予了人在与神的关系上以选择的自 通过立约的方式确立人与神的关系, 由。通过立约的方式确立人与神的关系,一下子将人神关系 纳入了“法制”的轨道,因为,既立了约,就必须践约, 纳入了“法制”的轨道,因为,既立了约,就必须践约,就 必须用约中的条款约束自身。 必须用约中的条款约束自身。 • 犹太人的契约观更是早已超出人类的信仰范围,成为现代政 犹太人的契约观更是早已超出人类的信仰范围, 治和社会生活的一个主要思想基础。 治和社会生活的一个主要思想基础。
迦南地是连接埃及和西亚的纽 带,这一地理特征对来到这里生 活的希伯来人的文明产生了重要 影响。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历史
历史
• 德高望重的士师撒母耳根据民意挑选出了希伯来历史上的第一位国王——扫罗(S 德高望重的士师撒母耳根据民意挑选出了希伯来历史上的第一位国王——扫罗(S ——扫罗 aul,约公元前1040年起在位)。这样 士师制”便过渡到了“君主制” 约公元前1040年起在位)。这样“ aul,约公元前1040年起在位)。这样“士师制”便过渡到了“君主制”。 • 希伯来人在著名的大卫王(David,在位时间约公元前1020年—公元前970年 希伯来人在著名的大卫王(David,在位时间约公元前1020 (David,在位时间约公元前1020年 公元前970 970年 时代完成对异族的征战,建立了以耶路撒冷为首都的统一王国。 )时代完成对异族的征战,建立了以耶路撒冷为首都的统一王国。 • 大卫王开创了希伯来历史最辉煌的篇章。耶路撒冷从此成为希伯来人心中永恒的都 大卫王开创了希伯来历史最辉煌的篇章。 大卫王亦被视为希伯来历史上最伟大的君主。 城。大卫王亦被视为希伯来历史上最伟大的君主。 • 大卫王死后,其子所罗门王(Solomon,在位时间约公元前968年—公元前 大卫王死后,其子所罗门王(Solomon,在位时间约公元前968 (Solomon,在位时间约公元前968年 928年 继位。他于公元前956年前后在耶路撒冷兴建了犹太教的圣殿。 956年前后在耶路撒冷兴建了犹太教的圣殿 928年)继位。他于公元前956年前后在耶路撒冷兴建了犹太教的圣殿。 • “第一圣殿时期”。 第一圣殿时期” • 公元前586年“巴比伦囚虏”。 公元前586 586年 巴比伦囚虏” • 居鲁士允许犹太人重返家园,而且同意他们重建圣殿。当圣殿于公元前516年建成 居鲁士允许犹太人重返家园,而且同意他们重建圣殿。当圣殿于公元前516 516年建成 犹太人的历史便进入了“第二圣殿时期” 后,犹太人的历史便进入了“第二圣殿时期”。 • 公元前333年前后,马其顿王亚力山大大帝的东征 公元前333年前后, 333年前后 • 公元 年,犹太人当时的政治中心耶路撒冷终于被罗马军队攻破。破城的罗马人放 公元70年 犹太人当时的政治中心耶路撒冷终于被罗马军队攻破。 火焚毁了犹太人的第二圣殿。第二圣殿时期到此结束。 火焚毁了犹太人的第二圣殿。第二圣殿时期到此结束。 • ----------犹太人先后受到埃及、亚述、巴比伦、希腊、罗马人的奴役。 犹太人先后受到埃及、 犹太人先后受到埃及 亚述、巴比伦、希腊、罗马人的奴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