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手术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ppt
手术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ppt
无论是否刷手,消毒前的彻底彻底清洗双手是十分必要的
-
19
病人管理
• 手术患者术晨应更换干净的病员服,戴隔离帽,步行者 换鞋或是穿鞋套
• 感染手术应在感染手术间进行
• 特殊情况下,先做无菌手术,后做一般手术
-
20
手术野皮肤消毒
• 手术野皮肤消毒范围要足够,方法要正确
• 选用具有广谱抗菌作用的皮肤消毒剂
• 手术皮肤保护膜或切口保护套的使用,可有效抑制细菌 生长,保护手术切口,大大减少术后感染
-
21
环境管理
•空气装置消毒
-
22
环境微生物菌落总数卫生标准
类别 Ⅰ Ⅱ
Ⅲ
Ⅳ
范围
空气
层流手术室、层流病房 ≦10
普通手术室、产房、婴 ≦200 儿室、早产儿室、烧伤 病房、ICU等
儿科病房、妇产科检查 ≦500 室、注射室、换药室、 化验室、各类普通病房 等
手术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手术室 汤丽英
-
1
手术室发展史
•第一代手术室
自然环境下进行手术,没有采用防止空气污染和人接触污染的措施,手术感染率高;
•第二代手术室
专门建造、非封闭建筑的手术室,有供暖、通风设施,使用消毒灭菌技术,手术感染率明显 下降;
•第三代手术室
具有建筑分区保护,密闭的空调手术室,手术环境改善,术后感染率在药物控制下稳定降低;
• 调查:20份切口分泌物标本培养出龟分枝杆菌(脓肿亚型)。医 院环境和无菌物品细菌学检查合格。使用中戊二醛和未启用的戊 二醛半小时不能杀灭金葡菌、1小时不能杀灭龟分枝杆菌,测浓 度为0.137%。
• 结论:戊二醛浓度不达标导致手术器械分支杆菌污染,从而引起 切口感染。
-
6
宿州眼球事件
•2005年12月11日,宿州某医院为10名患者做白内障手术, 结果10名患者均出现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染情况,其中9人的单眼眼球被摘 除。
•设无菌手术间、一般手术间、感染手术间,感染手术间设 在靠入口处
•三个通道:工作人员通道、患者通道、污物通道
-
14
-
15
人员管理
• 穿好无菌手术衣的医务人员限制在无菌手术区域活动
• 手术间的门,除物品及人员通过,均应保持关闭,尽量 减少人员的出入
• 患有上呼吸道感染、皮肤化脓性感染或者其他传染病的 工作人员应当限制进入手术室工作
•1998年
深圳妇儿医院手术切口感染暴发
•2005年
宿州“眼球事件”
•2001年
上海某医院儿科心脏术后18例肺炎克雷伯杆菌感染 上海某医院心脏手术后鲍曼不动杆菌血液感染暴发
-
5
深圳妇儿医院手术切口感染
• 表现:1998年4月1日-5月31日共手术292例4月22日-7月14日发生 切口感染166例。潜伏期为20-30天。切口部位开始为小结节,继 而化脓成窦道。清创换药后创面清洁但不愈合,或愈合后又复发, 并有淋巴结炎倾向。
手卫生设施
• 手卫生设施无菌区,水龙头数量应足够,为非接触 式水龙头
• 洗手池每日清洁消毒,擦手毛巾每日清洗灭菌
• 感应式的手消毒剂,防止污染
-
18
外科手消毒
外科手消毒方式: •一是传统方法,先刷手在再消毒 •二是按厂家说明,直接使用乙醇类揉搓剂进行外科消毒
干手方式: •工作人员术前外科洗手后用灭菌毛巾擦干双手
• 地面用含氯消毒剂拖
-
24
诊疗物品的消毒
• 进入手术室的物品应拆除外包装,设备应表面消毒 处理
• 转运到供应室处理的物品要防止洒漏污染
• 麻醉用器具应定期清洁、消毒,接触病人的用品应 一用一消毒
-
25
手术室器械的管理
•根据物品的性能选用物理或化学方法进行消毒灭菌:
•原因:
①无菌手术与污染手术室混用,管理混乱;
②手术器械没有做到一人一用一灭菌;
③连台手术间隔时间短,不能保证灭菌时间,采用浸泡法 消毒,导致手术器械污染。
-
7
SSI患者相关风险因素
• 年龄
• 慢阻肺、吸烟
• 糖尿病
• 非手术区域感染
• 机械通气延长>3天
• 术前住院天数>5天
• 超重/营养不良
• 使用激素
•再次手术
•组织受压过重(牵引器)
-
9
SSI手术相关风险因素
•高功率烧灼
•过多使用烧灼
•异物放置(植入物或器械)
•外科引流
•外科技术
▪止血技术差
▪组织外伤
▪死腔
•组织缺氧
-
10
预防SSI
•根据指南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术前0.5-1小时使用抗生素 ▪正确选用抗生素种类
•正确使用脱毛方法 •手术期间给患者保温 •围手术期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 •缩短术前住院时间 •强制性报告感染率
-
16
人员管理
• 所有手术人员均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 进入手术室的人员应当严格按照规定手术室专用的衣服、鞋子、 戴口罩、帽子;帽子应将头发全部遮盖
• 当手术衣被污染时,应及时更换。手术室衣物不得穿出室外
• 严格限制进入手术间的人员数量
• 手术结束后,医务人员脱下的手-术衣、手套、口罩等物品应当放17
• 免疫受损
-
8
SSI手术相关风险因素
•剃刀备皮
•不恰当的抗生素预防
•不恰当的皮肤准备 •手术室人员流动过多(手术间面积与手术间内人数标准:40~50m2 手术间 12~15人、30~35m2手术间10~12人、25~30m2手术间8~10人、20~25m2手 术间6~8人)
•不恰当的器械灭菌 •手术部位/时间/类型
•第四代手术室
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之上的洁净手术室。最早的层流手术室于1966年诞生在美国和英国。
-
2
手术室感染预防与控制
• 人员 • 设备 • 物品 • 环境 • 方法
-
3
手术部位感染的影响
• 住院时间延长 • 治疗费用增加 • 增加患者痛苦 • 导致手术失败 • 增加患者死亡
-
4
典型手术部位感染事件
传染科病房
物表
医务人员手
≦5
≦5
≦5
≦5
≦10
≦10
≦15
≦15
-
23
物体表面消毒
• 一切清洁工作均应湿式打扫,各手术间物体表面每晨用消毒液擦 拭
• 每台手术后应清扫手术间(被血液、体液污染表面应立即用含氯 消毒剂擦拭)
• 手术间的各种设施、设备的表面,应当在手术开始前和手术结束 后进行湿式清洁、消毒
-
11
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要求
-
12
建筑布局
•限制区:无菌物品储存室、医护人员洗手室、手术 区域等 •半限制区:消毒室、敷料打包间等 •非限制区:换鞋室、更衣室、办公室、医护人员值 班室、休息室等
区域之间要有实际屏障、标示明确、避免交叉
-
13
建筑布局
•手术间表面要求光滑、无裂隙、无暴露管道、无下水口等, 建筑材料易于清洁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