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战时共产主义”与新经济政策精品PPT课件

“战时共产主义”与新经济政策精品PPT课件


政策 制
余粮收集制 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工业 政策
全面推行工 业国有化
国家资本主义
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贸易 取消自 政策 由贸易
恢复自由贸易 允许商品买卖
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
分配 实行实物 实行按劳分 提高了劳动者的生产积 制度 配给制 配的工资制 极性
战 时
背景
外:帝国主义武装干涉 内:反动势力不断发动叛乱,粮食等物质非常匮乏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俄国
苏俄
苏联
独联体
1917年 十月革命
1922年 1991年12月《阿拉木 图宣言》
列宁
斯大林 赫鲁晓夫 勃列日涅夫 戈尔巴乔夫
1917 1921 1925
1953
1964 1985 1991
战时共 新经济 斯大林模式 产主义 政策
社会主义改革
俄国(苏联)发展线索
思考:依据材料指出苏俄的国情有什么特点?
苏俄是一个生产力落后,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
列宁说: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国家 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 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 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
实践证明,战时共产主义 政策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 并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 途径。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和作用
请思考:苏俄两种政策的实施和调整对
我国今天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有什么启示?
1.要有实事求是的精神 2.社会主义模式不可能固定不变;社会主义建 设的道路是艰难和曲折的;改革是社会主义不 断完善的重要途径。 3.社会主义建设一定要从国情出发,与时俱进。
请思考:马克思设想的 社会主义具有哪些特点?
马克思 生产力高度发达、公有制、计划 经济和按劳分配,取消商品生产 和货币。
阅读思考:
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怎样的形势?
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 国内反动势力不断发动叛乱 丧失了主要粮食产地,粮食等物质非常匮乏
政策
农业:余粮收集制
工业:企业收归国有 公有制
商业:取消自由贸易 计划管理
项目
战时共产 主义政策
内容
新经济政策 作用
农业 余粮收集 固定粮食税代
政策 制
替余粮收集制
工业 政策
全面推行工 业国有化
国家资本主义
贸易 取消自 恢复自由贸易 政策 由贸易 允许商品买卖 分配 实行实物 实行按劳分 制度 配给制 配的工资制
当时,很多人并不认可新经济政策,有人指 责列宁是在向资本主义过渡,一位俄共元老甚至 直截了当地对列宁说:“实行新经济政策是对十 月革命的背叛。”在1922年召开的共产国际执行 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法国共产党代表团像 小孩一样嚎啕大哭,他们认为新经济政策是向资 本主义的“退却”,将导致资本主义在俄国的复 辟,将严重损害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甚至有人以 自杀抗议这一“退却”,表达自己的失望和不满。
分配:实物配给制
劳动义务制
按劳分配
1.政策依靠什么手段来保证实行? 军事性行政命令
"非常时期的非常政策"
2.政策内容本身有什么特点?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材料一 1918年列宁说:“在一个遭受 帝国主义战争破坏的国家里,实行余粮收集 制,禁止自由贸易,严格地计算和平均分配 每一磅粮食,不仅是为了维持生存和战争, 而且已经超越‘一般革命’的任务,是共产 主义的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的‘真正的主 要的门径’。”
思考:人们认为新经济政策是向资本主义的 “退却”的理由会是什么
项目
战时共产 主义政策
内容
新经济政策 “退”与“未退”
农业 余粮收集 粮食税代替
计划管理
政策 制
余粮收集制
工业 全面推行工 政策 业国有化 国家资本主义 恢复私有制
公有制 为主导
贸易 政策
分配 制度
取消自 由贸易
恢复自由贸易 允许商品买卖
在1920年,苏俄农民中还流传这样的说法: “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 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 于你们。”
请思考:农民的这些言论说明了什么问 题?
余粮收集制损害了农民利益,引发农民不满
材料三 《进攻与退却--试评苏俄的直接进攻与 间接过渡》中说:“1918至1919年2月的统计:个体经 营农民的土地在全俄32个省中占96.3%,而国营农场和 集体农庄的土地只占3.7%-4%。俄国有一亿五千万人, 农民是一亿二千三百万,占总人口的82%”
新 经
内容:
严重经济政治危机②长期战争的影响③自然灾害
济 目的:①解决经济政治危机 ②向社会主义过渡
政 性质: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是列宁对俄国社会主义建

设进行的有益探索。
评价:①经济上走出困境,为实现工业化打下基础②克服了国
内的政治危机,巩固了工农联盟和苏维埃政权 ③找到
了一条适应国情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思考: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苏维埃政 府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目的是什么?
①保障军事供应,取得战争胜利,巩固政权 ②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
材料二 俄罗斯长篇小说《切温古尔》 (普拉东诺夫著)中有这样一段话反映了当时 农民的心情:“令人费解的是,(红军来了) 分了土地,却又把每一粒粮食都收走了。你倒 是自己去尝尝这样的土地的滋味吧。”
利用市场调节 恢复商品交换
实行实物 实行按劳分 配给制 配的工资制
按劳分配
"退"即"新":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
"未退"即"本质":扩大经济基础济政策的内容和作用
项目
战时共产 主义政策
内容
新经济政策 作用
农业 余粮收集 粮食税代替 减轻了农民负担,提高了
共 内容
产 主
目的
①摆脱粮食危机,保障军事供应,巩固政权 ②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
义 性质 苏俄在战争逼迫的特定环境下采取的军事性非常措施
政 策
评价 ①适应了战时需要,为战胜敌人提供了保证,使苏维埃政 权站稳了脚跟②战争结束后继续实施引发经济政治危机
③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
背景:径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战争结束后的继续实施,引发
第1课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
考纲: 1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内容、实施新
经济政策的必要性、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 容与作用。
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 本主义基础上建立的社会主 义实行公有制、计划经济和 按劳分配,取消商品生产和 货币。------《共产党宣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