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 度 专 稿 ANNUAL FEATURES截至2009年底,我国已建油气管道总长度达到约7.5万千米,其中天然气管道3.8万千米,原油管道2万千米,成品油管道1.7万千米,形成了跨区域的油气管网输送格局。
一、2009年重点管道建设2009年建设的重点管道工程有中亚—中国及西气东输二线、永唐秦(永清—唐山—秦皇岛)、涩宁兰复线、秦皇岛—沈阳、陕京三线、泰安—青岛—威海、江都—如东、川气东送、榆林—济南、克什克腾旗—北京密云等天然气管道;漠大线(漠河-大庆)及庆铁线(大庆—铁岭)扩能改造、日照-东明等原油管道;兰郑长(兰州—郑州—长沙)、苏南、鲁皖二期、石家庄—邯郸、珠三角二期等成品油管道。
1. 天然气管道(1)中亚-中国天然气管道及西气东输二线中亚—中国天然气管道起于土库曼斯坦与乌兹别克斯坦边境,途经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在我国新疆霍尔果斯入境,并与西气东输二线连接。
管道分A、B双线敷设,总设计输气能力为300亿立方米/年,单线长1833千米,设计压力10兆帕、管径1067毫米,材质X70。
A线于2009年12月14日实现通气,预计2010年双线建成通气。
西气东输二线工程西起新疆霍尔果斯,南至广州,东达上海。
管道工程包括1条干线、8条支干线,途2009年我国油气管道新进展蒲 明(中国石油规划总院)摘 要 截至2009年底,我国已建油气管道的总长度达到约7.5万千米,其中天然气管道3.8万千米,原油管道2万千米,成品油管道1.7万千米。
2009年我国建设的重点管道工程有中亚-中国及西气东输二线、永清-唐山-秦皇岛、涩宁兰复线等天然气管道;漠河-大庆和大庆-铁岭扩能改造、日照-东明等原油管道;兰州-郑州-长沙、苏南、鲁皖二期、珠三角二期等成品油管道。
我国天然气管道已形成横跨东西、纵贯南北、连通海外的全国性网络,“西气东输、海气登陆、就近外供”的供气格局已经形成,并已在西南、环渤海、长三角、中南及西北地区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区域性天然气管网;原油管道已在东北、西北、华北、华东和中部地区形成了区域性的输油管网;成品油管道在西北、西南和珠三角地区建成骨干输油管道,形成了“西油东运、北油南下”格局。
未来几年将是我国油气管道建设的高峰期,天然气管道网络化程度将不断提高,地下储气库建设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关键设备国产化进程也将加快,技术水平正在不断提升。
关键词 中国 天然气管道 原油管道 成品油管道 管网 管道建设 地下储气库·14·国际石油经济2010.3年 度 专 稿ANNUAL FEATURES经新疆、甘肃、宁夏、陕西、河南、湖北、江西、广东、广西、山东、湖南、浙江、江苏、上海14个省区市,干线和支干线全长约9000千米。
干线设计输气能力300亿立方米/年,设计压力12兆 10兆帕,管径1219毫米,材质为X80。
8条支干线分别为中卫—靖边、平顶山—泰安、枣阳—十堰、樟树—湘潭、南昌—上海、广州—深圳、广州—南宁、轮南—吐鲁番。
西气东输二线工程于2008年2月22日正式开工,西段干线于2009年底正式实现商业供气,新疆乌鲁木齐市成为最早用上中亚天然气的城市。
目前中亚天然气已通过西二线中卫—靖边支干线进入陕京系统,开始供应北京等地。
预计2011年底干线全线建成投产。
(2)川气东送管道川气东送管道西起四川省普光气田,东至上海,途经四川、重庆、湖北、安徽、浙江、江苏6个省市,干支线全长超过2200千米。
川气东送管道由1条干线和4条支线组成。
普光—上海干线长1674千米,设计输气能力120亿立方米/年,设计压力10兆帕,管径1016毫米。
4条支线分别为川维、达州、江西和南京支线。
该工程于2007年8月31日正式开工,干线于2009年12月4日建成投产,目前江西支线和南京支线还在施工中。
(3)永唐秦管道永唐秦管道起于河北省廊坊市永清县,途经天津市武清、宝坻等县区,止于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线路全长320余千米,设计输气能力90亿立方米/年,设计压力10兆帕,管径1016毫米,总投资约32亿元。
管道沿线设永清、武清、宝坻、唐山、秦皇岛5座输气站场。
该工程于2008年2月26日正式开工,于2009年6月6日建成投产。
(4)榆林-济南天然气管道榆林—济南输气管道西起陕西省榆林市,东至山东省济南市,途经陕西、山西、河南、山东4省,管线全长1012千米,设计输气能力30亿立方米/年,设计压力8兆 10兆帕,管径610 711毫米。
项目总投资80亿元。
该工程于2008年11月18日正式开工,濮阳—济南段于2009年11月14日建成投产,预计2010年底全线建成投产。
(5)涩宁兰复线涩宁兰输气管道是中国石油集团四大天然气外输系统之一,承担着青海、甘肃、宁夏两省一区的天然气供应任务。
近年来,由于下游天然气用量的快速增加,涩宁兰老线已经不能满足下游用气需求,因此中国石油提出建设涩宁兰复线。
涩宁兰复线西起柴达木盆地的涩北一号气田,向东经过戈壁、沼泽和沙漠,在翻越橡皮山、日月山、拉脊山和老鸦峡等高山峡谷后,止于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途经青海、甘肃两省13个市区县,所经地域最高海拔近4000米,最大落差达1600米。
涩宁兰复线与涩宁兰管道并行或伴行敷设,站场合建,按同一水力系统设计,线路全长915.4千米,设计输气能力33亿立方米/年,设计压力6.3兆帕,管径660毫米,投资36.78亿元。
该工程于2008年9月28日开工,涩北—西宁段于2009年11月25日建成投产,预计2010年4月全线建成投产。
(6)秦皇岛-沈阳天然气管道秦沈线工程包括1条干线和3条支线。
干线起自永唐秦管道秦皇岛分输站,途经秦皇岛、葫芦岛、锦州、鞍山、沈阳,终于新民分输站,线路长426千米,设计输气能力90亿立方米/年,设计压力10兆帕,管径1016毫米。
3条支线分别为葫芦、锦州和沈阳支线。
秦沈线是目前我国东北地区口径最大、压力最高、距离最长的天然气管道,是辽宁省主干天然气管道,也是国家骨干天然气管网的一部分。
秦皇岛至沈阳天然气管道的建设,拉开了东北大规模天然气管网建设的序幕,将有效缓解整个东北地区天然气供应紧张的局面,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
该工程于2009年5月28日开工,计划2010年底建成投产。
(7)陕京三线陕京三线西起于陕西省榆林首站,东止于北京市昌平区西沙屯末站,途经陕西、山西、河北、北京3省1市,线路长约1000千米,设计输气能力150亿立方米/年、设计压力10兆帕、管径1016毫米。
陕京三线总体上与陕京二线并行敷设,站场合建,按同一水力系统设计。
除新~~2010.3 国际石油经济·15·年 度 专 稿 ANNUAL FEATURES建临县压气站外,其余3座压气站均与陕京二线共用,这3座压气站分别为榆林首站、阳曲压气站和石家庄压气站。
陕京三线是国家西气东输战略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继陕京一线、陕京二线之后向北京和环渤海地区供应天然气的又一重要通道,对于进一步满足该区域迅速增长的用气需求和提高供气可靠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该工程于2009年5月15日开工,计划2010年年底建成投产。
(8)泰安-青岛-威海天然气管道泰安—青岛—威海天然气管道是中国石油山东管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包括1条干线和5条支线。
干线起自泰安市,途经莱芜市、淄博市、潍坊市、青岛市、烟台市,止于威海市镆铘岛,总长1024千米,总投资约90亿元,管径1016毫米,设计输气能力110亿立方米/年。
5条支线分别为莱钢支线、寿光支线、招远支线、乳山支线和日照支线。
工程建成后,陕京系统和西气东输二线的天然气可分别通过冀宁线和西气东输二线泰安支干线与山东省管网相连,满足胶东半岛和胶州湾地区经济发展和环境建设对清洁能源的需求,为管道沿线各地市天然气的安全平稳供气提供保障。
该工程将分两期建设,一期建设泰安—青岛段,该段已于2009年9月28日开工,计划于2010年6月建成投产;二期建设青岛—威海段,该段计划于2010年12月建成投产。
(9)江都-如东天然气管道江都—如东天然气管道西起冀宁线江都分输清管站,东经泰州、泰兴、如皋、南通至如东分输清管站,在此与江苏LNG接收站相连;另一路由泰兴清管站出站后向南在靖江与江阴之间穿越长江,到达西气东输芙蓉分输清管站,在此与西气东输管道干线相连,进而与西气东输管道干线、冀宁线形成环形供气管网,这对于保障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供气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该管道全长276.1千米,设计输气能力120亿立方米/年,设计压力10兆帕,管径1016毫米。
该工程拟分三期建设。
一期建设江都—泰州段,于2009年5月17日开工,2009年底建成投产;二期建设泰兴段,2009年12月6日开工,计划于2010年6月建成投产。
(10)克什克腾旗-北京密云天然气管道内蒙古境内大唐国际克什克腾煤制天然气项目,是我国第一个经国家发改委核准并开工建设的大型煤制天然气示范工程。
2009年8月20日,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了该项总投资达257亿元的煤制天然气项目。
该项目是目前内蒙古单体工业项目中投资最大的项目。
项目建成后,将在北京东北方向形成新的供气源,从而进一步保障北京市的供气安全。
该项目配套外输干线起自内蒙古克什克腾旗浩来呼热首站,途经河北省围场县、隆化县、丰宁县和滦平县,止于北京市密云县辛安庄末站,在此接入北京燃气管网,全长约359千米,设计输气能力40亿立方米/年,设计压力10兆帕,管径813毫米。
该项目还将建设承德供气支线,长48千米,设计输气能力2亿立方米/年。
该管道工程于2009年8月开工建设,预计2010年下半年建成投产。
截至2009年底,我国已形成了由西气东输、西气东输二线西段、陕京线、陕京二线、忠武线、涩宁兰及复线、长宁线、兰银线、淮武线、冀宁线、川气东送为骨架的横跨东西、纵贯南北、连通海外的全国性供气网络,“西气东输、海气登陆、就近外供”的供气格局已经形成,干线管网总输气能力超过1000亿立方米/年,并已在西南、环渤海、长三角、中南及西北地区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区域性天然气管网。
2. 原油管道(1)漠大线及庆铁线扩能改造中俄原油管道分为从泰舍特至斯科沃罗季诺的远东石油管线、斯科沃罗季诺至漠河的边境管线以及中国境内漠大线三个部分,全长1030千米。
中国境内段(漠大线)起自黑龙江漠河,途经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13个县市区,止于大庆油田,全长965千米,设计输量1500万吨/年,设计压力8兆帕(局部9、10兆帕),管径813毫米,总投资80亿元。
该工程的开工建设,标志着中俄能源全面、长期合作迈出了实质性步伐。
工程建成后,将成为中国从陆路进口俄罗斯原油的重要战略通道,有利于我国实现资·16·国际石油经济2010.3年 度 专 稿ANNUAL FEATURES源进口多元化战略,为国家提供长期、稳定、可靠的原油资源;有利于扩大国际油气合作,实现互利双赢、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