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当代中国最有影响的社会思潮是什么?这种思潮的优劣何在?
当代中国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经济的多元化促进了文化的多元化,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西方各种社会思潮也开始被引入中国,并在中国这片独特的土壤中开始孕育、转化,形成一股股对中国社会发展有影响力的思潮。
有人认为,当今中国社会最有影响力的思潮有三种:自由主义、民族主义、“新左派”思潮。
也有人提到了自由主义、新权威主义、新左派、新民族主义、文化保守主义、民主社会主义这六种思潮。
由于社会环境和历史背景的差异,因此这些社会思潮从严格意义上讲都不能完全等同于相对应名称的西方社会思潮。
我认为,在当代中国最有影响力的社会思潮是自由主义思潮。
一般认为,自由主义传入中国的时间是五四运动时期,在中国不同的发展阶段它也表现出了不同的发展命运和历史特征。
但自由主义关于对个人主义、公民权利、私有财产以及多元主义的强调并没有蜕化。
自由主义强调的个人主义主要是指强调个人存在和个人价值的优先地位,强调公民权利主要是强调其不被政府干涉,包括自由、平等、财产等的权利。
强调多元主义主要是强调文化的多元化以及价值观的多元化。
以下将从这三个方面并结合当代中国实际分析这种思潮的优点。
首先是自由主义关于对个人主义的强调上,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个人主义并不是指自私自利,它在这里是一个中性词。
当代中国自由主义思潮强调, 个人是社会的核心,在一切社会选择中都应采取个人优先的原则。
这一思想在中国的计划经济时代是被批判的,在实行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虽然政府依然强调社会主义国家坚持集体主义价值观,强调集体的优先地位。
但从中国实际的情况来看,个人的地位和价值越来越受到社会和政府的关注。
从社会来说,中国正处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要赶上社会发展的步伐,要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每个个体必须以效率优先,强调个人价值的实现和个人需求的满足。
但另一方面,中国社会这种对个人价值和个人需求的满足并不反映公民个体会不顾一切手段来实现个人的利益。
这种个人主义另一方面也要求个人需要的满足要不以干涉甚至侵犯他人的需要、尊严为前提。
而当社会上出现违背这些原则的现象时,他们除了会受到法律的管制外,还会受到道德的谴责。
从政府来看,如何处理好社会转型期各种利益的博弈、矛盾的升级是保证稳定的社会秩序的前提。
各种利益群体之间以及利益群体与政府间的矛盾归根结底是公民个体之间的矛盾,因为利益群体代表的还是公民个体的利益。
从近年来政府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的情况来看,对公民个体地位的重视度比以前有了很大提高,虽然在有些领域依然存在与民争利的情况,但从总体来看,公民个体需求的被满足越来越成为政府关注的重点。
客观的社会环境使这种个人主义并没有被无情打击。
其次是关于自由主义思潮对公民权利的强调,包括对自由、平等、财产权利的强调。
在现阶段的中国,公民虽然对政治参与自由的呼声要求越来越响亮,但要求政治参与权的人群更多集中于中国的中产阶级,这个人数占的比例并不大。
更多的人要求的仍然是经济上的自由,虽然中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开放性。
但是国家在很多
领域对原料、技术等的垄断以及国家运用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手段对经济的干预使那些主张经济自由发展的人要求更多的自由权利。
而自由主义思潮中对自由的强调正在于希望个人能自由的发展,政府应当尽量减少对这种自由的干涉,这种思潮正好迎合了主张经济自由的人的心理。
自由主义思潮强调平等权利,这是一种法律意义上的平等,他们并不反对事实上的不平等,这与他们强调个人主义是一致的。
法律上的平等与事实上的不平等的共同存在也是当前中国的现实。
法律保障人民平等地享受各种权利,但由于个人禀赋、才能、环境等的不同,事实上的不平等现象无法避免。
而作为公民个体而言,虽有对不平等现象的抵制,但事实上也承认了这种现状,他们对个人价值的强调、追求效率、追求发展实质是在缩小事实上的不平等的差距。
财产权无论在西方国家还是在中国都被视为人的基本权利之一。
中国的法律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这与自由主义思潮强调对私人财产的保护也有共通之处,在财富两极分化日益严重的社会转型期,通货膨胀、失业、腐败现象的存在让人们的财产保护意识越来越强烈,不仅涉及到个人财产,社会公共财产也逐渐成为关注的焦点。
也许民众并不了解自由主义思潮,但他们却在实实在在地践行着自由主义思潮的原则。
再次是自由主义所强调的多元主义,自由主义者主张文化上的多元和价值观上的多元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当前的社会现实。
就文化多元而言,自由主义者强调的是反对单一的主流文化的指导地位。
随着各种外来文化的传入以及亚文化的兴起,中国政府也意识到了文化领域里发展存在的问题,因此提出要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文化
的多元发展尤其是在中国民间的传播着实对人们的生活、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主张价值观上的多元是自由主义思潮的重要表现之一,要追求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自由,充分关注个人利益的实现,共同、单一的价值取向并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
而在当前的社会现实中,指导人们进行价值选择的并不是唯一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等价值观,流行于社会上的不仅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价值观。
从以上三点来看,概而言之自由主义思潮的优点在于:它关于个人价值、公民权利、多元价值的强调在某些方面与当前的社会现实有一定的吻合度,为政府政策的合理制定提供了方向引导。
但同时,虽然自由主义思潮对当前中国社会产生了极大影响,但其并不能成为主导思潮,其原因之一即是它本身存在一些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自由主义思潮对个人主义的过分强调使每个个体都充分地关注自己,这在经济领域也许行得通,但作为具有社会属性的人而言,过分的自我焦点的集中则不利于正常的社会交往关系的发展,会导致社会矛盾的积累和激化。
第二、自由主义者强调减少政府的干涉作用的思想无论是在资本主义国家还是在中国都是行不通的。
中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其优越性之一正在于政府能对经济实行有效的调控,减少经济发展中所遇到的对内、对外的阻力。
国内民众强调经济自由的原因在于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健全,而并非是对这一体制的否定。
第三、自由主义者强调的政治自由并不具有普适性。
特殊的国情决定了一个国家的政体选择。
自由主义思潮中关于政治自由涉及的核心内容是程序民主与宪政。
中国的民主是实质民主,程序民主的发展过程相对缓慢,但中国在进行这一方面的改革。
但特殊的国情决定了中国需要共产党领导下的依法治国。
他们主张宪政即是要求中国共产党放弃领导地位,将国家政权完全置于宪法领导之下。
这种思想在中国是行不通的。
以上就是关于自由主义思潮的优劣分析,其优点是体现在动态的社会过程中的,因此结合中国当前的社会现实来分析,而关于这种思潮的缺陷由于理解力的有限只能简单的分析这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