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智能卡标准规范

智能卡标准规范

智能卡标准规范ISO 国际标准1 .ANSI X3.106---1983 《美国国家标准信息系统数据加密算法操作方式》, DEA 规定一种将 64 比特输入数据变换成 64 比特输出数据的传送过程。

本标准则规定了 DEA 用的四种操作方式。

2 .ANSI X3.92---1981 《美国国家标准数据加密算法》,该标准为加密和解密二进制编码信息提供了一种数学算法的完整描述。

3 .ANSI X.9.8---1982 《美国国家标准个人标识号( PIN )的管理和安全》,该标准对生命周期内 PIN 的管理提供安全指南。

它规定了一些管理 PIN 、使用 PIN 的规范方法。

4 .ANSI 9.23---1988 《美国国家标准金融机构批发金融报文的加密》,该标准规定了批发金融报文(如:电报汇兑、信用证函件)的加密和解密方法,以及报文内加密元素的加密和解密方法。

用该标准保护的报文可以通过任何通信媒体进行交换,包括存储转发网络和用户电报网络。

由于加密的正文与现有批量金融网络中的通信过程相互干扰,本标准还提供了一种方法,该方法支持加密的报文在不同网络中发送而不被误解为通信协议。

5 .ISO 8730---1990 《银行业务报文鉴别要求(批发)》,该标准是为交换金融报文的相应机构的使用而设计的。

它可用来鉴别使用任何有线通信服务或其他通信服务方式的报文。

它规定了利用报文鉴别代码( MAC )保护机构之间传递的批发金融报文的真实性所使用的几种方示。

它还规定了保护整个报文或保护报文中被指定元素的技术。

6 .ISO 8731.1---1987 《银行业务已批准的报文鉴别算法第 1 部分: DEA 》,该标准把数据加密算法( DEA )作为报文鉴别代码( M AC )计算的一种方式予以处理。

7 .ISO 9731.2---1992 《银行业务已批准的报文鉴别算法第 2 部分:报文鉴别符算法》,该标准涉及报文鉴别代码( MAC )计算中使用的报文鉴别符算法。

这种算法专门适用于数据容量高且希望用软件实现的情况。

8 .ISO 9564.1---1991 《银行业务个人识别号的管理与安全第 1 部分: PIN 保护原理和技术》,该标准详述了有效的国标化 PIN 管理所需的最起码的安全措施,并提供了一个交换 PIN 数据的标准方法。

它适用于负责实现银行交易卡 PIN 的管理和保护技术的机构。

9 .ISO 9564.2---1991 《银行业务个人识别号的管理与安全第 2 部分:已批准的 PIN 加密算法》,该标准规定了已批准的 PIN 的加密算法。

10 .ISO 11568.1---1994 《银行业务密钥管理(零售业务)第 1 部分:密钥管理介绍》,该标准规定了在银行零售业务环境中运行的密码系统所使用的密钥的管理原则。

它适用用对称密码体制的密钥和非对称密码体制的密钥和公钥。

11 .ISO 11568.2---1994 《银行业务密钥管理(零售业务)第 2 部分:对称密码体制的密钥管理技术》,该标准规定了在银行零售业务环境中使用对称密码的密钥保护技术。

它适用于任何负现实现生命周期内密钥保护的机构。

12 .ISO 11568.2---1994 《银行业务密钥管理(零售业务)第 3 部分:对称密码体制的密钥生命周期》,该标准规定了银行零售环境下密钥生命周期中每一步的安全需求和实现方法。

ISO 国际标准 7816-1一、引言本标准是描述 ISO 7816 中定义的识别卡参数及这种卡在国际交换中应用的一系列标准之一。

二、应用范围和领域ISO 7816 的本部分描述了带触点的集成电路卡的物理特性。

它适用于 ISO 7811 第 1 部分至第 5 部分中描述的可能包括有磁条和凸字的 ID-1 卡。

ISO 7816 的本部分适用于带有电子触点的物理接口的卡,但是没有定义卡上集成电路的性质、数目和位置。

注:将来可能会研制其它类型的 IC 卡、格式或接口,因而会要求对 ISO 7816 的本部分进行补充,或者导致制定另外的国际标准。

三、引用标准ISO 7810 ,识别卡一物理特性。

ISO 7811 ,识别卡一记录技术第 1 部分:凸字。

第 2 部分:磁条。

第 3 部分: ID-1 卡上凸印字符的位置。

第 4 部分:只读磁道的位置一第 1 和第 2 磁道。

第 5 部分:读写磁道的位置一第 3 磁道。

ISO 7812 ,识别卡一发卡者标识符编号体系和注册程序。

ISO 7813 ,识别卡一金融交易卡。

四、定义下列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1、集成电路卡( IC ):用于执行处理和 / 或存储功能的电子器件。

2、集成电路卡( IC 卡):其内封装着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的 IC-1 卡(如 ISO 7810 、 ISO 7811 第 1 至第 5 部分、 ISO 7812 和 ISO 7813 中描述的)。

3、触点:在集成电路和外部接口设备之间保持电流连续性的导电元件。

五、物理特性符合 ISO 7810 、 ISO 7811 中等 1 至第 5 部分、 ISO 7812 和 ISO 7813 要求的 ID-1 卡插入带触点的集成电路后,应具有以下物理特性。

一般特性ISO 7810 中描述的各类识别卡的物理特性应适用于 IC 卡, ISO 781 3 中描述的金融交易卡的全部尺寸要求也应适用于这类卡。

注: ISO 7810 中规定的卡厚度适用于无凸印卡,包括触点及集成电路。

附加特性能紫外光:超过周围紫外线水平的防护就是制造商的责任。

X- 射线:卡的任何一面暴光 0.1Gy 剂量,相当于 70-140Kv 的中等能量 X- 射线(每年的累积剂量),应不引起卡的失效(故障)。

触点的表面断面:所有的触点及其附近的卡的表面之间在水平上的误差应小于 0.01mm 。

机械强度(卡和触点):卡座能抵抗对其表面及其任何组成部件的损害,并在正常使用、保存和处理中保持完好。

每个触点表面和触点区域(整个导电表面)在相当于对直径 1 毫米的钢球施加 1.5N 的工作压力下不应被破坏。

(触点的)电阻:卡的接头组件的接触电阻可通过测试来确定和测量。

该测试卡在卡的触点之间有短路线。

在加 50 微安到 30 0mA 的直流电流时,任何两列触点(两触点串联)之间的电阻应小于 0.5 欧姆。

对于一个峰值为 10mA 频率为 4MHz 的交流电来说,跨过阻抗的电压应保持低于 10mV 。

电磁干扰(磁条和集成电路之间):如果卡带有磁条,磁条在读、写或抹磁后 IC 卡不应被损坏、失效或改变。

反之,集成电路的读、写也不应引起磁条失效或其读、写也不应引起磁条失效或其读、写和处理机制的失效。

电磁场:卡暴露在 79.500A.r/m ( 1 000 Oe )的磁场中应不会造成集成电路失效,测试应该用指定值的静磁场进行。

警告:磁场将会抹去磁条上的内容(如果用磁条)。

静电:在带静电的人正常使用情况下,应不会损坏集成电路。

在任意触点和地之间, 1 , 500V 的静电由一个 100pF 的电容经过 1 , 500 欧姆的电阻放电,卡暴露在其中时,其功能不应降低。

见附录 A .3 条款的测试方法散热:卡中的集成电路的散热不应大于 2.5W 。

警告:应当小心无论在什么样的环境条件下,卡的表面温度不能超过 50 ° C 。

附录 A 检测方法(本附录是本标准化的组成部分)一、弯曲特性1. 方法:把卡入在机器的两个夹头中间,其中一个夹头是可移动和可弯曲的。

(a) 长边棗桡度( f ): 2cm ;棗周期:每分钟弯曲 30 次;( b )短边棗桡度( f ): 1cm ;棗周期:每分钟弯曲 30 次;每弯曲 125 次,在读、写状态下检验卡的功能。

推荐检测持续时间:在四个测试方向,每次至少操作 250 次。

2. 接受标准:在 1 , 000 次弯曲后,卡应保持其功能完好,且不应显示出任何破裂。

二、扭曲特性步骤:把卡放在机器中,对其短边进行扭曲,交替交换方向,速率为 30 次 / 分钟,最大偏差过 15 °± 1 °。

每扭曲 125 次,在适当的读、写状态下检验卡正确的功能。

接受标准:在 1 , 000 次弯曲后,卡应保持其功能完好,且不应显示出任何破裂。

三、静电1 .方法如图 5-3 所示,一个 100pF 的电容经过 1 , 500 欧姆的电阻进行放电;在卡的各触点之间按正常极性放电之后,再按相反极性放电。

放电电压: 1.500V2 .接受标准在测试开始和结束时,检验集成电路在读、写状态下的功能。

ISO 国际标准 7816-2引言本标准是描述 ISO 7810 中定义的识别卡的参数及其在国际交换中应用的一系列标准之一。

一、应用范围ISO 7816 的这一部分描述了 ID-1 型的 IC 卡上每个触点的尺寸、位置和分配。

ISO 7816 的这一部分要和 ISO 7816?/FONT>1 结合使用。

二、标准参考文献通过在正文中引用下列标准的一些条款构成 ISO 7816 本部分的一些条款。

标准出版时,所标明版本是正式有效的,但所有的标准都须进行复审,欢迎在 ISO 7816 这一部分基础上达成协议的各方,对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应用可行性进行调查。

IEC 和 ISO 的成员维护当前有效的国际标准的索引目录。

ISO 7810 ,识别卡一物理特性。

ISO 7816-1 ,识别卡一带触点的集成电路卡一第 1 部分:物理特性。

三、触点的尺寸包含有每一个触点的传导区表面及形状不在 ISO 7816 的这一部分中定义。

每个触点都应有一个不小于图 1 规定尺寸的最小矩形表面区域。

图 1 触点的最小尺寸除了要求每个触点和其它触点应该电隔离之外, ISO 7816 的这一部分不规定触点的形状和最大尺寸。

四、触点的数量和位置ISO 7816 的本部分定义了 8 个触点,称作为 CI-C8 。

触点按图 2 或图 3 所示定位,触点可以被定位在卡的正面或背面,但在任一种情况下,其尺寸都以卡的相应表面的左和上边缘为基准。

在本国际标准之前已开发并执行的这种触点位置可继续存在到不迟于 1990 年底。

五、触点的分配各个编号触点应按照表 1 中的规定分配。

表 1 触点的分配触点号分配触点号分配C1VCC (提供电压)C5GND (地)C2RST (复位信号)C6VPP (编程电压)C3CLK (时钟信号)C7I/O (输入 / 输出)C4留给 ISO/IECJTC 1/SC 17将来使用C8留给 ISO/IECJTC 1/SC 17将来使用附录 B (补充件)触点的位置一测量方法建立 X 和 Y 两条正交的参考轴,原点 O 相交。

在轴线上标出三个参考点:在 X 轴上标出 P2 和 P3 ,分别距 O 点 11.25mm 和 71.25mm ;在 Y 轴上标出 P1 ,距 O 点 27mm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