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二章法律法规(下)13718讲解
第二章法律法规(下)13718讲解
幼儿教师应享受下列权利: (1)进行保育教育活动,开展保育教育改革和实验的权利; (2)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 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的权利; (3)指导幼儿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幼儿成长发展的权利; (4)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 带薪休假的权利; (5)参与幼儿园民主管理的权利; (6)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的权利。
三是侵权人在主观上具有过错。这种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故意是指明 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他人名誉的损害,仍然积极追求这种结果的发生。 情节严重的,将会构成侮辱罪或诽谤罪。过失是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 可能造成他人名誉的损害,但由于疏忽大意或过于自信等而使损害后果 发生。比如医院未经患者同意,无意中公布了患者患有淋病、梅毒、麻 风病或爱滋病等病情信息,使患者名誉受到损害。
评价和压力,而不是自己主观上的感受。该家长的行为已经构成侵犯孙 老师的名誉权,其投诉属于无中生有故意诽谤孙老师,并造成了一定的 影响,使社会公众对孙老师的社会评价降低。根据《民法通则》第120条: “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停止 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 孙 老 师可以追究该家长的法律责任。
案例分析 :
名誉权是公民或法人对自身价值在社会生活中获得社会公正 评价的权利。一个行为是否侵犯了他人的名誉权,应当从以下几 方面做出判断:
一是侵权人实施了侮辱、诽谤等行为。所谓侮辱是指以语言或行 为公然损害他人人格,毁坏他人名誉的行为。侮辱既可以以口头 方式进行,也可以以行为方式进行。其表现形式是将现有的缺陷 或其他有损于人的社会评价的事实扩散、传播出去,以诋毁他人 的名誉,让其蒙受耻辱,可以称之为 “ 以事生非 ” 。比如,说某
案例2:教师名誉权的保护 某幼儿园中班一家长投诉,说该幼儿园中(1)班某老师上班 时间抽烟喝酒,虽然未直接说明是哪位老师,但通过投诉中的描 述,可以推断出是指该班班主任孙老师。市教育局接到该投诉后, 要求幼儿园就此事认真调查。幼儿园通过向其他老师询问、与班 上幼儿及其家长访谈、填写调查问卷等方式进行调查后,认为孙 老师并未有此违背师德师风的严重违纪行为,是因为该家长 平 时与孙老师有些矛盾,所以才会有此投诉。孙老师非常气愤,除 了要求还自己一个清白外,还想知道,该家长的行为是否构成侵 犯名誉权?能否追究该家长的法律责任?
四是在后果上,侵权人的行为对受害人的名誉造成了较严重的损害,使 受害人感强调的是,这种不公正的社会压力、心理负担或精 神上受到的折磨必须是客观实在的东西,而不是受害人主观上的一种感 受。
本案的关键,就在于最后一个要件,受害人是否受到了社会不公正的
二、幼儿教师的义务
(1)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2)贯彻国家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幼儿园保教计划,履行聘约, 完成工作任务; (3)按国家规定的保教目标,组织、带领幼儿开展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 活动; (4)关心、爱护全体幼儿,尊重幼儿人格,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5)制止有害于幼儿的行为或其他侵犯幼儿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 制有害于幼儿健康成长的现象; (6)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辅导课程
——综合素质
第一节 教育法律法规概述 第二节 我国主要教育法律法规解读 第三节 教师的权利与义务 第四节 幼儿的权利保护
10/12/2020
第三节 教师的权利与义务 考点聚焦: 1.理解、识记教师的六大权利和六大义务 2.正确判断教师享有权利的前提
10/12/2020
一、教师权利 幼儿教师的权利主要是指教师依法行使的权力和享受的利益。
10/12/2020
案例1:女镇长是否侵犯了教师获取报酬待遇的权利? 1996 年 12 月,某市教委计财科按工作常规对所管辖的区 镇教育办进行一年一度的财物审核。经审核,发现该镇中心 幼儿园两名公办教师至今还未领到市教委从 1996 年 1 月开始 每月增加的生活补贴,每月 100 元。原来,教委的拨款已经 到位,问题在于该园的主管领导——该镇抓教育的副镇长 (女)不同意给钱。理由是:第一,要保持公办教师与民办 教师收入的平衡;第二,幼儿教师的待遇不能与小学教师等 同。
10/12/2020
义务 1.遵纪守法、为人师表; 2.履行聘约、完成任务; 3.开展教育活动; 4.尊重、关心、爱护幼儿; 5.制止、批评、抵制有害幼儿健康的行为和 现象; 6.不断提高自身水平。
三、依法从教 (一)依法从教的含义
人“是个小偷”,或“是个傻子”等。所谓诽谤,是指捏造和散 布某些虚假事实、破坏他人名誉的行为,如诬蔑他人犯罪、品行 不端、素质能力不高、企业形象不佳等。其特征可以称之为无中 生有, “ 无事生非 ” 。
二是被侵害的对象应当是特定的人。所谓特定的人是指某个具体 的自然人或法人。如果所指定的对象是特定环境、特定条件下的 具体人,即使没有指名道姓,同样可以构成对他人名誉权的侵害。
10/12/2020
一、教师权利 1.教育教学权 2.学术研究权 3.管理幼儿权 4.报酬待遇权 5.参与管理权 6.进修培训权
10/12/2020
真题:胡老师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改革,但 学校领导担心教学改革失败,且有些教师也反对他的改革 计划。胡老师应该做的是( ) A . 坚持改革,这是教师的权利 B . 坚持改革,这是教师的义务 C . 放弃改革,这是一时的冲动 D . 放弃改革,这违背教学常规 答案:A
案例分析 : 第一,该案中政府给的生活补贴属于“其他各种政
府补贴”这一块,属于教师所应享有的按时获取工资 报酬权的范围。 第二,上述女镇长的行为违反了《教师法》第七条 的规定,侵犯了两名幼儿园教师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 第三,女镇长的行为应依《教师法》第三十八条的 规定,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如:责令其限期改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