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1.《论触觉》的作者是:( D )P12(第一章) 【11】A.费希纳B.艾宾浩斯C.斯蒂文斯D.韦伯2.在一个三因素实验中,如果C为组间因素,A和B为组内因素,用符号可以表示为:()P215(第七章)【11】A .SABC B.BSAC C.BCSA D.ASBC3.制作心理比例量表的直接方法是()P2(第章)【11】A.对偶比较发法B.感觉等距法C.分段法D.差别阈限法4.当两个总体存在差异,而统计推论的结论说没有差异,就犯了:(B )P161(第六章)【11】A.I类错误B.II类错误C.III类错误D.IV类错误5.样本越大,产生抽样偏差的可能性( C )P49(第二章)【11】A.越大B.不变C.越小D.不确定6.如果心理量和物理量画在双对数坐标上是一条直线( B )P109(第四章)【11】A.线性定律B.幂定律C.对数定律D.韦伯定律7.在信号检测论实验中,当判断标准降低时,击中率和虚报率将:()P117(第四章)【11】A.增大B.减小C.不变D.不确定8.一个研究者可能找到几个关键的人来访谈,然后由这些人在提供一些人的名字,也就提供了一些深层次的联系,进而将这些人也纳入样本进行访谈,这种取样方式称为()P(第章)【11】A.分层取样B.配额取样C.雪球式取样D.成团取样9.在因素设计中,一个因素仅在另一个因素的某一水平上的效应,称为(D)P204(第七章)【11】A.主效应B.交互作用C.事后效应D.简单效应10.在信号检测论实验中,当SN和N和强度不变,SN分布N分布重叠越小,说明被试的感受性:()【11】A.越强B.越弱C.不变D.以上三种都可能11.最早将反应时间的测量用于心理实验的科学家是(A )P134(第五章)【10】A.等德斯B.波斯纳C.斯腾伯格D.霍克基12.在信号检测试验中,当信号出现的概率提高时,被试的判断标准会(C )P125(第四章)【10】A.提高B.不变C.降低D.不确定13.制作心理等距量表的直接方法是(B )P102(第四章)【10】A.分段法B.感觉等距法C.对偶比较法D.差别阈限法14.SN分布和N分布的平均数的距离可以用下列哪个指标来表示?(B )P123(第四章)【10】A.β B.d’C.OSN D.ON15.如果试验数据确实表示了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因果关系,这种关系不是偶然的,我们就说下列哪种效度比较高?(D )P37(第二章)【10】A.内部效度B.结构效度C.外部效度D.统计效度16.反应越复杂,经练习反应时间变化的幅度(A )P155(第五章)【10】A.越大B.不变C.越小D.不确定17.韦伯比例等同于(C )P81(第四章)【10】A.绝对差别阈限B.相对差别阈限C.最小可觉差D.相等地带18.在心理学研究中,被试通过一些线索或信息洞悉他们在试验中应该表现出来的行为,这被称为(A )P55(第三章)【10】A.需要特征B.实验者效应C.罗森塔尔效应D.高限效应19.ROC曲线的曲度越小,即离45°对角线越近,说明被试的感受性(C )P127(第四章)【10】A.越高B.不变C.越低D.不确定20.取样时按各个层次中各种研究对象在总体中所占的比例进行抽取,这种取样方式称为(A )2P47【10】A.配额取样B.分层取样C.雪球式取样D.成团取样21.下列哪位科学家采用反应时间的实验,测量了神经冲动传导的速度。
(A )P11(第一章)【09】A.赫尔姆霍兹B.冯特C.韦伯D.费希纳22.在一个三因素实验中,如果A为组间因素,B和C为组内因素,用符号可以表示为:(D )P215(第七章)【09】A.SABC B.BSAC C.BCSA D.ASBC23.在信号检测实验中,当信号出现时,被试回答没有信号,说明出现:( B )P115(第四章)【09】A.击中B.漏报C.虚报D.正确否定24.在用平均差误法测量视觉长度差别阈限时,标准刺激在左边和右边的次数应各占一半,这是为了消除(C )P95(第四章)【09】A.习惯误差B.时间误差C.空间误差D.动作误差25.恒定刺激法又称为( D )P88(第四章)【09】A.阶梯法B.极限法C.又无法D.次数法26.研究结果的时效性是下列哪种效度的一个指标( B )P37(第二章)【09】A.内部效度B.外部效度C.结构效度D.统计效度27.如果样本非常大,这时应该关心的不再是F值是否显著,而应是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联系强度,反应这一强度的统计指标是( C )P175(第六章) 【09】A.β B.δ C.ω2 D.σ28.物理刺激的强度不变,刺激时间也保持不变,仅增加刺激的面积,会使反应时间(C)P152(第五章)【09】A.延长B.不变C.缩短D.不确定29.在信号检测实验中,当击中率降低时,正确否定率会(A )P116 117(第四章) 【09】A.增加B.不变C.降低D.不确定30.在迷宫学习实验中,不同组被试学习的迷宫的复杂程度不同,这里迷宫的复杂程度就是一种自变量。
它属于下列哪种类型自变量( B )P33(第二章)【09】A.环境自变量B.任务自变量C.指导语自变量D.被试自变量31.《对感官知觉学说的贡献》的作者( B )P13(第一章)【08】A.韦伯B.冯特C.斯蒂文斯D.费希纳32.实验与理论之间的一致性可以通过下列哪个指标来表示( C )P35(第二章)【08】A.内部效度B.外部效度C.结构效度D.统计效度33.在一个三因素实验中,如果A和C为组间因素,B为组内因素,用符号表示为( D )P215(第七章)【08】A.SABC B.BSAC C.ABCS D.ACSB34.下列哪种自变量属于机体变量( B )P31 22(第二章)【08】A.任务难度B.个性特征C.时间D.指导语35.在信号检测试验中,当虚报增加时漏报率会(C )P116(第四章)【08】A.增加B.不变C.降低D.不确定36.在单因素实验设计中安排一个实验组和一个控制组,要检验这两个总体是否有显著差异( B )P161(第六章)【08】A.F检验B.t检验C.事后检验D.简单效应检验37.B反应时减去A反应时得到(D )P137(第五章)【08】A.C反应时B.基线时间+反应选择时间C.基线时间+刺激辨别时间D.刺激辨别时间+反应选择时间38.研究者公开其观察身份,但要充当某种角色参与被观察群体的活动,这类观察者被称为(B)P21(第一章)【08】A.完全参与者B.作为观察者的参与者C.作为参与者的观察者D.完全的观察者39.在信号检测试验中当奖惩办法是鼓励多说信号时,β值将( C )P126(第四章)【08】A.偏高B.不变C.偏低D.不确定40.我们可以在2000年、2002年和2004年分别选择当时10岁儿童进行研究,这种实验设计称为(A)(第三章)P77【08】A.时间迟滞研究B.横断研究C.纵向研究D.比较研究41.B反应时减去C反应时,得到的是( C )P137(第五章)【07】A.基线时间B.刺激辨别时间C.反应选择时间 D .A 反应时42.如果样本非常大,这时应该关心的不再是F值是否显著,而应是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联系强度,反映这一强度的统计指标是( B )P175【07】A.βB.ω2 C.δD.σ43.在多因素设计中,考察某一因素各水平之间是否有显著性差异,需要检验( C )P196【07】A.简单效应B.交互作用C.主效应D.相关效应44.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心理学博士是( D )P10(第一章) 【07】A.冯特B.费希纳C.霍尔D.詹姆斯45.如果实验中每一种实验条件需要较长时间的恢复期,就不宜使用( A )P58(第三章)【07】A.组内设计B.组间设计C.混合设计D.准实验设计46.我们可以在1995、2000和2005分别选择当时16岁的被试进行研究,这种实验设计称为(D) P77(第三章)【07】A.比较研究B.横断研究C.纵向研究D.时间迟滞研究47.在信号检测论实验中,当一个被试的击中率提高时,虚报率会( A ) P118(第四章)【07】A.提高B.降低C.不变D.不确定48.样本越大,产生抽样偏差的可能性( C )P49(第二章)【07】A.越大B.不变C.越小D.不确定49.在一条ROC曲线上,随着击中率的增加,被试的感受性会( B )P125(第四章) 【07】A.提高B.不变C.降低D.不确定50.在用平均差误法测量视觉长度差别阈限时,被试从长于和短于标准刺激处开始调节的次数占一半,这是为了消除( D ) P95(第四章)【07】A.习惯误差B.时间误差C.空间误差D.动作误差51.如果实验包括3个或3个以上的实验处理,要求比较3个总体平均数是否有显著性差异时,就要采用(A)P162(第六章)【06】A.F检验B.t检验C.F检验、t检验都可以D.F检验、t检验都不行52.物理刺激的强度不变,刺激时间也保持不变,仅增加刺激的面积,会使反应时间:( B )P152(第五章)【06】A.延长B.缩短C.不变D.不确定53.如果因变量的变化主要是由研究者操纵的自变量造成的,而不是其他因素造成的,说明该研究具有较高的( A )P35(第二章)【06】A.内部效度B.外部效度C.统计效度D.结构效度54.《论触觉》的作者是:( D )P12(第一章) 【06】A.费希纳B.艾宾浩斯C.斯蒂文斯D.韦伯55.在信号检测论实验中,当判断标准降低时,击中率将:(A )P117(第四章)【06】A.增大B.减小C.不变D.不确定56.如果心理量和物理量画在半对数坐标上是一条直线,则说明心物关系符合:( C )P105(第四章)【06】A.线性定律B.幂定律C.对数定律D.韦伯定律57.在信号检测论实验中,当SN和N和强度不变,SN分布N分布重叠越多,说明被试的感受性:(B )(第四章)【06】A.越强B.越弱C.不变D.以上三种都可能58.科学假设和非科学假设的主要区别是:( D )P9(第一章)【06】A.可控性B.逻辑性C.预测性D.可测量性59.信度和效度的差别在于,它们所涉及的误差是不同的,信度考虑的是下列哪种误差的影响?( A )P9(第一章)【06】A.随机误差B.系统误差C.操作误差D.仪器误差60.在方差分析之后还要对实验中的各个总体进行两两比较,这种比较称为(B )P174(第六章)【06】A.简单效应检验B.事后检验C.主效应检验D.交互作用检验61.下列哪位心理学家于1887年创办了第一份心理学杂志?(D )P10(第一章)【05】A.冯特B.詹姆斯C.费希纳D.霍尔62.费希纳定律认为,感觉量和刺激量之间是(C )P105(第四章)【05】A.线性关系B.幂函数关系C.对数关系D.非线性关系63.在因素设计中,一个因素仅在另一个因素的某一水平上的效应,称为(C )P204(第七章)【05】A.主效应B.交互作用C.简单效应D.事后效应64.研究结果能否在不同人群和不同种属之间进行推论,反映了:(B )P36(第二章)【05】A.内部效度B.外部效度C.统计效度D.结构效度65.物理刺激的强度不变,增加刺激作用于感官的时间,会使反应时间:(B )P152(第五章)【05】A.延长B.缩短C.不变D.不确定66.考察因变量的有效性的指标是:(A )P35(第二章)【05】A.效度B.信度C.感觉度D.可控度67.当两个总体存在差异,而统计推论的结论说没有差异,就犯了:(B )P161(第六章)【05】A.I类错误B.II类错误C.III类错误D.IV类错误68.对于被试变量,只能采用:(B )P51(第三章)【05】A.组内设计B.组间设计C.拉丁方设计D.混合设计69.ROC曲线的曲度越小,即离45°对角线越近,说明被试的感受性:(C )P127(第四章)【05】A.越高B.不变C.越低D.不确定70.当刺激强度提高时,产生一个j.n.d所必需的绝对变化增量就:(A )P104(第四章)【05】A.增大B.减小C.不变D.不确定71.实验心理学的创建者是( B )P13(第一章)【04】A.赫尔姆霍兹B.冯特C.韦拍D.费希纳72.《论记忆》一书是下列哪位心理学家的著作?( C )P11(第一章)【04】A.冯特B.费希纳C.艾宾浩斯D.斯蒂文斯73.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可以通过下列哪个指标来表示?( A )P35(第二章)【04】A.内部效度B.结构效度C.外部效度D.统计效度74.随着判断标准的降低,击中率和虚报率都会( A )P125(第四章)【04】A.增加B.不变C.降低D.不确定75.下列哪种自变量属于被试变量?( D )P31(第二章)【04】A.任务难度B.指导语C.时间D.个性特征76.在信号检测论中,P(y/N)指( B )P121(第四章)【04】A.正确否定率B.虚报率C.漏报率D.击中率77.取样时按各个层次中各种研究对象在总体中占的配额进行抽取,这种抽样( B )P47(第二章)【04】A.分层取样B.配额取样C.雪球取样D.成团取样78.差别阈限刺激的比例为相对差别阈限就指( C )P81 86【04】A.主观相等点B.相等地带C.韦伯比例D.不肯定间距79.当判断标准高时,人们报告信息的次数发生什么变化( C )P127(第四章)【04】A.增加B.不变C.减少D.不确定80.SN分布的平均数与N分布的平均数的关系是( A )P113(第四章) 【04】A.大于B.等于C.小于D.不确定81.《心理物理学纲要》的作者是( D )P12(第一章)【03】A.韦伯B.艾宾浩斯C.斯蒂文斯D.费希纳82.我们可以在1995年、2000年和2005年分别选择当时16岁的被试进行研究,这种实验设计称为( A )P77(第三章)【03】A.时间迟滞研究B.横断研究C.纵向研究D.比较研究83.下列哪种自变量属于环境自变量( C )P33(第二章)【03】A.任务难度B.个性特征C.时间D.指导语84.制作心理等距量表的间接方法是( D )P103(第四章)【03】A.分段法B.数量估计法C.对偶比较法D.差别阈限法85.霍克基等人发展了一种新的反应时实验技术,能够直接测量每个加工阶段的时间,称为(A )P142(第五章)【03】A."开窗"实验B.相加因素法C.反应时相减法D.ABC反应时86.在信号检测论中,P(y/SN)指( D )P121(第四章)【03】A.正确否定率B.虚报率C.漏报率D.击中率87.在方差分析之后还要对实验中的各个总体进行两两比较,这种比较称为( B )P174(第六章)【03】A.简单效应检验B.事后检验C.主效应检验D.交互作用检验88.差别阈限与标准刺激的比例称为相对差别阈限,也就是指( C )P81(第四章)【03】A.主观相等点B.相等地带C.韦伯比例D.不肯定间距89.随着判断标准的提高,击中率和虚报率都会( C )P117(第四章)【03】A.增加B.不变C.降低D.不确定90.如果心理量和物理量画在双对数坐标上是一条直线( B )P109(第四章)【03】A.线性定律B.幂定律C.对数定律D.韦伯定律91.斯蒂文斯曾让被试用握力大小来匹配电流、白噪音、振动等的强度,用以验证幂定律,这种方法称为(D )P112【02】A.差别阈限法B.感觉等距法C.数量估计法D.不同感觉道的交叉匹配法(第四章)92.SN分布的平均数与N分布的平均数的关系是( A )P113(第四章)【02】A.大于B.等于C.小于D.不确定93.样本越大,产生抽样偏差的可能性( C )P49(第二章)【02】A.越大B.不变C.越小D.不确定94.在信号检测论的实验中,当没有信号出现,被试回答有信号,说明出现( C )P115(第四章)【02】A.击中B.漏报C.虚报D.正确否定95.与单一刺激相比,复合刺激会使反应时间( B )P150(第五章)【02】A.延长B.缩短C.不变D.不确定96.考察因变量的可靠性的指标是( B )P34(第二章)【02】A.效度B.信度C.敏感度D.可控度97.当两个总体没有差异,而统计推论的结论说有差异,就犯了( A )P161(第六章)【02】A.Ⅰ类错误B.Ⅱ类错误C.Ⅲ类错误D.Ⅳ类错误98.如果不同的实验条件之间有相互干扰,最好采用( B )P52(第三章)【02】A.组内设计B.组间设计C.拉丁方设计D.混合设计99.ROC曲线的曲度越大,即离45°对角线越远,说明被试的感受性( A )P127(第四章)【02】A.越高B.不变C.越低D.不确定100.在用恒定刺激法测量重量差别阈限的实验中,标准刺激和比较刺激是继时呈现的,这时需要平衡的误差是(D )P95(第四章)【02】A.空间误差B.期望误差C.动作误差D.时间误差二、多项选择题1.为了获得较高的外部效度,其研究结果必须能够推论到以下哪几个方面(ACD )P36(第二章)【11】A.其他人群B.其他研究C.其他环境D.其他时间2.比较研究通常指( ABD )P76(第三章)【11】A.横断研究B.纵向研究C.个案研究D.跨文化研究3.单被试实验设计的类型有:(BCD )P74(第三章)【11】A.ABA设计B.ABAB设计C.ABACA设计D.AB1AB2A设计4.用恒定刺激法计算绝对阈限的方法( BCD )P89(第四章)【11】A.极限法B.直线内插法C.平均Z分数法D.最小二乘法5.凡是能够对因变量产生影响的实验条件叫做实验的有关变量,其中包括( ABD ) P39(第二章) 【11】A.自变量B.控制变量C.反应变量D.额外变量6.下列哪些自变量属于环境自变量(BC )P33(第二章)【10】A.性别 B.温度 C.拥挤程度 D.动机7.非直接观察可以使用的材料有(ABCD )P20(第一章)【10】A.录音记录 B.录像记录 C.档案 D.原始言语记录8.用平均误差法测量视觉长度差别阈限时,标准刺激在左边和右边的次数应各占一半,被试从长于和短于标准刺激处开始调节的次数也各占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