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班语言教案及教学反思《泡泡屋》

小班语言教案及教学反思《泡泡屋》

小班语言教案及教学反思《泡泡屋》
一、教案
主题:《泡泡屋》
适用年龄:3-4岁幼儿
教学目的:
1.了解和学习家庭结构、生活方式
2.认识并学习日常生活用品
3.学习家庭成员称呼
教学准备:
1.《泡泡屋》绘本
2.家庭生活用品实物
3.磁性棒和铁屑,用于教学游戏
4.白板、彩笔
5.各类日常用品的图片
6.活动道具(游戏小棒子、糖果等)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导入
1.唱儿歌
《小星星》
2.问候并引出主题
老师:你们家里有几个人呢?你们都住在哪里呢?今天我们讲一个小朋友和他的家人住在哪里,做什么事情。

第二环节:教材呈现
1.通过展示绘本《泡泡屋》,了解这个家庭的成员和家里的事情。

2.运用图片,介绍并解释生活用品,让幼儿进行认知。

第三环节:生活用品认知
1.老师出示生活用品,幼儿认知。

2.幼儿试着说出生活用品是什么,用途是什么。

3.幼儿可以参与展示生活用品,介绍给其他小朋友。

第四环节:家庭成员学习
1.通过教学游戏,介绍家庭成员称呼。

2.利用磁性棒和铁屑,让幼儿认知家庭成员称呼。

第五环节:复习提高
1.老师用图片提问,幼儿进行巩固拓展。

2.老师出问句,幼儿进行回答。

3.通过教学游戏巩固学习成果。

4.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

第六环节:游戏环节
教师与孩子进行游戏活动,如捉迷藏、数公主等。

第六环节:闭合
1.唱儿歌
《小星星》
2.老师寄语
自己的家庭要珍惜、爱护,和家人一起生活开心快乐。

二、反思
1.导入环节:导入环节干净利落,直接向幼儿提出问题,让他们参与课堂。

幼儿可以通过回答问题来展示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增强自信心。

2.教材呈现:这部分整体比较有互动性,孩子们对老师展示的绘本很感兴趣,也会针对绘本里的细节问题提出自己的问题。

而通过展示真实的生活用品,让幼儿能够
更好地了解这些用品的作用,从概念到事实的转化,加深了他们的认知印象,让他们更加形象地体验到知识带来的感受。

3.生活用品认知:这个环节是让孩子们单独观看和认知不同的生活用品,并不是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展示已经掌握的知识,让老师了解到他们的掌握程度,需要老师在布置任务的时候作出调整。

4.家庭成员学习:这个环节的教学方式新颖,孩子们对这个游戏也很感兴趣。

利用磁性棒和铁屑这样的材料,让孩子们具有更深的体验感和掌握程度。

但要提高这个环节的教学效果,需要老师在布置任务时提前做好准备,并在现场加以引导。

5.复习提高:这个环节的取向偏重于问答形式的教学,学生的参与意愿比较强,他们会自己依据自己掌握的知识来回答教师的问题,从教师所表达的话语中印证自己的观点和经验,巩固了自己在学习过程中所掌握的知识。

6.游戏环节:这个环节在幼儿教育中非常必要,它可以强化幼儿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更加丰富孩子们的生活阅历,形成互动式的学习效应。

但是这个环节不能太过放纵,要让幼儿保持一定的规则意识。

7.总结:总结环节的落实很好,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的总结自己所学,总结掌握的知识与经验,加强了孩子们的思维、语言和情感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