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艺术品的收藏与拍卖》教案4

《艺术品的收藏与拍卖》教案4

《艺术品的收藏和拍卖》教案
教材分析:
本课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艺术品的收藏,一部分是艺术品的拍卖。

本课力图通过艺术品的收藏和拍卖这一现象,让学生了解一些美术现象的来龙去脉,从而学会看待这些现象,分析这些现象。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通过模拟的艺术品收藏和拍卖活动,使学生了解艺术品收藏的一般知识,了解艺术品拍卖的有关程序,继而对艺术和市场的关系有初步的认识。

(2)隐性内容与目标:提高学生对艺术与市场的关系的认识能力,锻炼拍卖活动中的组织能力,体验艺术品收藏和拍卖带来的乐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学习艺术品收藏的有关知识,了解艺术品拍卖的主要程序。

(2)难点:组织好模拟拍卖活动,使学生能积极参与。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引导学生看大屏幕。

(演示教学课件)
教师:如果我要收藏艺术品我要考虑哪些因素?试举一两种影响艺术品价格的因素?(小组讨论)
教师小结:1 你会选择哪些艺术家?
2 你会选择哪些艺术品?
3 你是否需要了解艺术市场的发展趋势?
(一)哪些艺术家
1 会选择有名气的艺术家(齐白石大师在绘画书法,篆刻等方面都有杰出的成就)
2去世的艺术家比在世的时候要更有升值潜力。

3 有艺术功力的年轻艺术家从长远来看好。

(二) 选择哪些艺术品
1 艺术品的抉择应具备四个条件:真、精、全、稀。

(1)赝品的概念:采用同样的材料和技法模仿某个艺术家的风格所制造的复制品。

真:艺术品的真假是投资的前提。

(2)精:高品位的精心之作,而不是应酬之作。

齐白石作品中,价值高的是九十岁以后画的花卉、山水、人物。

及中晚年画的带工笔草虫的作品。

(3)稀:在艺术史上独树一帜的作品。

从梵高的作品中我们看到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

生前只卖出一幅画的梵高,在贫寒中默默离开了人世,现在他的画卖到了7500万美元。

三、你参加过拍卖会吗?
1、拍卖前的准备工作很重要。

首先要广而告之:广播、报刊、电视、网络……
2、印发拍卖品目录:
3、展览拍卖品:
将拍卖品公布于众,使竟买人做到心中有数。

四、竟拍之前组成小组,每组5-6人。

1、竟拍前的讨论:假如我有20万元人民币,我能出的大致价格是多少?我怎样购得我喜欢的艺术品。

2、竟拍后的交流:我为什么选择这件艺术品?在以后的收藏与拍卖中我会注意什么?
模拟拍卖还需要拍卖师、记录员、公正员等人配合。

五、模拟拍卖(体验一下拍卖带来的乐趣)
1、竟拍开始
2、拍卖师宣读拍卖规则
3、竟相报价
4、落锤成交
5、拍卖公正
6、付款交割作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