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厦门大学《统计学原理》期末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厦门大学《统计学原理》期末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厦门大学网络教育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统计学原理》复习题
一、单选题
1、统计调查方法体系中,作为“主体”的是( A )
A . 经常性抽样调查 B. 必要的统计报表
C. 重点调查及估计推算
D. 周期性普查
2、考虑全国的工业企业的情况时,以下标志中属于不变标志的有( A )
A . 产业分类 B.职工人数
C. 劳动生产率
D.所有制
3、某地区抽取3个大型钢铁企业对钢铁行业的经营状况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是
( C )
A .普查
B .典型调查 C.重点调查 D .抽样调查
4、下列这组数列15,17,17,18,22,24,50,62的中位数是(C )。

A.17
B.18
C.20
D.22
5、标志变异指标中最容易受极端值影响的是( A )
A. 极差
B. 平均差
C. 标准差
D. 标准差系数
6、简单分组与复合分组的区别在于( D )
A. 总体的复杂程度不同
B. 组数多少不同
C. 选择分组标志的性质不同
D. 选择的分组标志的数量不同
7、现象之间的相关程度越低,则相关系数越(C )。

A 接近+1
B 接近-1
C 接近0
D 接近∞
8、假定其他变量不改变,研究一个变量和另一个变量间的相关关系的是(A )
A.偏相关
B. 正相关
C.完全相关
D.复相关
9、已知两个同类型企业职工平均工资的标准差分别为8元,12元,则两个企业职工平均工资的代表性是( A )
A. 甲大于乙
B. 乙大于甲
C. 一样的
D. 无法判断
10、( C )是标志的承担者。

A. 变量
B.总体
C.总体单位
D.指标
11、下列各项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是( A )
A. 年龄
B. 学历
C. 民族
D. 性别
12、某商品价格上涨了5%,销售额增加了10%,则销售量增加了( C )
A. 15%
B. 5.2 %
C. 4.8 %
D. 2 %
13、某变量数列末组为开口组,下限是500;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是480,则该组
的组中值应为( D )。

A. 490
B. 500
C. 510
D. 520
14、根据最小二乘法原理所配合的一元线性回归方程,是使( B )。

A ∑=-0)(Y Y i
B ∑
-2)ˆ(Y Y i 为最小 C ∑-)(Y Y i 为最小 D 0)ˆ(=-∑Y Y i
15、以下不是统计量特点的是( C )
A.不确定
B.已知
C.未知
D.不唯一
16、不属于专门调查的有( A ) .
A. 统计年报
B.抽样调查
C.普查
D.典型调查
17、今有N 辆汽车在同一距离的公路上行驶的速度资料,m 表示路程,x 表示速度,
确定汽车平均每小时行驶速度的平均数公式是( C ) A. x N ∑ B. xf
f ∑∑ C. 1N
x ∑ D. m m x
∑∑ 18、抽样推断的特点有( B )。

A. 事先人为确定好样本
B.按随机原则抽取样本
C. 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D.事先无法计算和控制抽样误差
19、时间数列的构成要素是( B )
A. 变量和次数
B. 时间和指标数值
C. 时间和次数
D. 主词和宾词
20、现象总体中最普遍出现的标志值是( A )
A. 众数
B. 中位数
C.平均数
D.频数
21、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的各环比发展速度( C )
A. 之和
B. 之差
C. 之积
D. 之商
22、平均指标不包括( A )。

A.标准差
B.调和平均数
C.中位数
D.众数
23、派氏指数公式的特点是同度量因素固定在(D )
A. 基期
B.初期
C. 末期
D.报告期
24、某企业职工的工资水平比上年提高了5%,职工人数增加了2%,则该企业工
资总额增加( B )
A. 10%
B. 7.1%
C. 8.4%
D.11%
二、简答题
1、什么是典型调查,它适用于什么场合?
答:典型调查是一种专门组织的非全面调查。

它根据调查的目的,在对所研究的对象进行初步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地选取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调查和研究,借以认识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

适用场合:凡是统计所研究的对象中,其统计总体中存在有代表性的单位,又希望对统计研究对象有深入的了解,并欲达到以点带面效果的,可采用典型调查方法。

2、什么是抽样调查?有何特点?在什么情况下使用?
答: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的形式,它是按照随机的原则从被研究的总体中选取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并用以推断总体数量特征的一种调查方式
有两个特征,(1)调查单位按随机原则,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

(2)可以从数量上推算总体。

应用有几个方面
(1)对某些社会现象不可能或不比要进行全面观察时,可采用抽样调查;(2)实际工作中,为了研究问题,往往需要掌握一些额资料;
(3)应用抽样调查资料对全面调查进行检验、验证、修正或补充。

3、简述指标和标志的关系
答:指标与标志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

标志反映总体单位的属性和特征,而指标则反映总体的数量特征。

标志和指标的关系是个别和整体的关系。

(下面是网上的,可以看下)
统计指标与标志的区别表现为:
(1)概念不同。

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属性的,一般不具有综合的特征;指标是说明总体综合数量特征的,具有综合的性质。

(2)统计指标都可以用数量来表示;标志中,数量标志可以用数量来表示,品质
标志只能用文字表示。

统计指标与统计标志的联系表现为:
(1)统计指标的指标值是由各单位的标志值汇总或计算得来的;
(2)随着研究目的不同,指标与标志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4、什么是平均数指数?社会经济生活中,有哪些常见的平均数指数?
答:平均数指数就是以个体指数为基础,通过对个体指数计算加权平均数编制的总指数。

平均数按计算形式的不同。

可分为加权算术平均和加权调和平均,按权数不同,又可分为综和指数变形权重的平均指数和固定权数的平均指数。

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工业生产指数、股票价格指数是社会经济生活常见的平均数指数。

5、统计有哪三种涵义?三者间有何联系?
答:统计学的三种涵义是:统计活动、统计资料和统计学。

统计实践是人们为认识客观事物,通过实验或调查收集有关数据,并加以整理、归纳和分析,并作出解释的活动,统计实践活动的结果就是统计资料,它与统计资料是工作过程和结果的关系。

统计学是关于数据收集、整理、归纳和分析的方法论科学,与统计实践活动是理论和实践的关系,理论源于实践又高于时间,反过来指导实践。

6、数值平均数与位置平均数是依据什么来划分?这两类平均数间有什么异同?答:根据计算过各不同,平均指标分为数值平均数和位置平均数,通常将采用一定的计算公式和计算方法进行数值计算得到的平均数称为数值平均数,他们是算术平均、调和平均和几何平均;位置平均数主要是通过数量标志值所处的位置确定,它们是众数和中位数。

数值平均数根据数据计算所得,精确性较强,但抗干扰性较弱,容易受到异常值的影响,
位置平均数依数量指标位置而定,抗干扰性强,但数据信息含量少,精确性却较低。

7、总量指标的概念、种类和主要作用?
答:总量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发展的总规模、总水平的综合指标。

它是最基本的综合指标。

按其反映现象总体内容的不同,分为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按时间状况不同,可分为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

总量指标在社会经济统计中,有重要作用:(1)总量指标是反映国情国力的基本指标;(2)总量指标是国家编制和检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进行经济管理的主要依据;(3)总量指标还是计算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的基础。

8、什么是随机原则?在抽样调查中为什么要遵循随机原则?
答:简单随机抽样,也叫纯随机抽样。

就是从总体中不加任何分组、划类、排队等,完全随机地抽取调查单位。

特点是:每个样本单位被抽中的概率相等,样本的每个单位完全独立,彼此间无一定的关联性和排斥性。

抽样调查为什么要遵守随机原则?首先,只有遵守随机原则才能使被调查总体中的每一个单位有同等机会被抽中或抽不中,当抽取足够多的单位时,样本就能够反映出总体的数量特征,从而增强被抽中单位对总体的代表性。

其次,遵守随机原则才能计算抽样误差,并把它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从而达到推断总体的目的。

9、简述标志变异指标的概念和作用
答:标志变异指标即标志变动度,它是反映总休各单位标志值的变异范围或差异程度的指标。

标志变异指标是用来刻画总体分布的离散程度或变异状况,标志变异指标值越大,表明总体单位标志值的变异程度越大;反之,则小。

作用:(1)用于衡量平均指标的代表性;
(2)反映社会经济活动的均衡性;
三、计算题
试问哪一个市场蔬菜的平均价格高,并说明为什么?
2、某地区某年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资料如下:
日期1月1日3月1日7月1日8月1日10月1日12月31日存款余额(万元)38 42 54 56 60 71 求该地区某年城乡居民平均储蓄存款余额。

3、为扩大内需,银行多次降低存款利率,5年的年利率分别为7%、5%、4%、3%、
2%,试分别计算在单利和复利情况下5年的平均年利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