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俗文化讲座
一、概述
入国问禁(忌),入境随俗(民俗)
1 、什么是文化?
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文明则是文化成果达到一定发展水平的显现。
2、什么是民俗?
民俗是产生与流传于一个民族的大众生活的世代相袭的文化现象。
特征:民族性、集体性、传承性、实用性。
3、什么是中国民俗文化?
中国民俗文化,又叫中华民族的民俗文化,
它历史悠久、博大精深。
它有四个特征:
特征一:独立完整延续不断
特征二:统一多样开放包容
特征三:原始神秘封建小农
特征四:人文伦理宗教色彩
道家老子像
佛祖释迦牟尼
儒家孔子像
二、民间信仰
民俗中都含有信仰。
信仰民俗主要是原始信仰遗留和现代宗教渗透。
1、自然崇拜
这是最普遍的信仰形式。
认为大自然力量至高无上,加以人格化和神灵化。
天体崇拜:天帝;
天象崇拜:雷公、电神、风神、云神、雨神;
自然物崇拜:土地神、火神、水神、石神;
生物崇拜:老虎、狮子、狼、牛及怪兽、
神禽神兽(龙、凤、麒麟)。
2、图腾崇拜
原是印第安人方言totem的译音,意为“亲族”、“标志”。
龙是中华民族共有的图腾。
“龙”的形象是以蛇为主体,加上其他各种动物的特点而形成的。
这可能意味着以蛇图腾为主的华夏氏族部落不断战胜、融合其他氏族部落,及蛇图腾不断合并其他图腾逐渐演变而成为“龙”。
龙飞凤舞——凤是古代中国东方集团又一图腾。
“凤”所代表的氏族部落大多数被“龙”吃掉,从属于“龙”,但仍保持相对独立性,被保存和延续下来。
凤凰龙
3、祖先崇拜
建立在鬼魂信仰基础上。
炎帝、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共同祖先。
按科学观点解释,大概黄帝是属于我国原始社会的末期氏族公社时代的一位部落联盟的首领。
黄帝战胜蚩尤又击败炎帝,被中原各部落尊为共同的领袖。
后来,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合并统称华夏族。
华夏族就是中华民族的前身。
黄帝聪明能干,有许多创造和发明。
后来,人们还把一切文明制度推源于他。
所以,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把自己叫为“炎黄子孙”,称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共同祖先。
己丑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河南新郑3月29日)。
清明陕西黄陵县:公祭黄帝。
祖先崇拜
黄帝像
祭祖大典
4、宗教崇拜
多宗教和谐相处。
最受民间崇拜的是佛教的观音菩萨和弥勒佛。
观音菩萨
千手观音
弥勒佛
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5、其它崇拜
颜色崇拜:黄色、红色
黄袍
结婚
数字崇拜:689
文字崇拜:王安石与双喜:
马氏门联(走马灯,灯马走,灯熄马停步)
考官出联(飞虎旗,旗虎飞,旗卷虎藏身)
王安石书写“双喜”并赋诗:
巧对联成双喜歌,马灯飞虎结丝罗。
洞房花烛题金榜,小登科遇大登科。
三、生肖文化
干支纪年法
十天干
十二地支
十二种生肖动物
生肖文化的认识基础:
古老的动物纪年法;人与动物的密切关系;至于选哪12中动物代替12地支则可能源于动物崇拜心理。
天干地支表
十天干
1 2 3 4 5 6 7 8 9 10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二地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12生肖动物图
结语
按中国农历,今年是己丑年,即牛年。
在此,敬祝大家象牛一样勤劳、诚实和有力气,在学业上取得更辉煌的成绩,身体也像牛一样结实、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