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第一篇总论 (1)第一章预可研工作概况 (1)1.1 编制依据 (1)1.2 背景介绍 (1)1.3 工作内容 (4)1.4 工作进展和分工情况 (5)第二章首都国际机场的历史和现状 (7)2.1 机场的基本情况 (7)2.2 机场建设历程 (8)2.3 现有设施概况 (10)2.4 机场运行方式 (12)2.5 机场周边环境 (13)第三章民用航空业的发展形势 (15)3.1 世界航空运输枢纽网络的兴起 (15)3.2 枢纽机场 (16)3.3 亚洲枢纽机场的竞争 (18)3.4 我国的枢纽建设 (21)第四章北京机场的发展要求 (24)4.1 北京长远发展的需要 (24)4.2 北京建设枢纽的条件 (26)4.3 北京机场的战略目标 (28)第五章航空业务量预测 (29)5.1 概述 (29)5.2 首都国际机场航空业务量的现状 (29)5.3 首都机场年航空客、货运量预测 (38)5.4 航空业务量其他基本参数的预测 (44)5.5 基本设施的预测 (46)5.6 航空业务量预测汇总 (48)5.7 本期扩建工程目标年的确定 (49)第六章工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51)6.1 满足航空市场的需要 (51)6.2 北京承办奥运会的要求 (53)6.3 建设大型枢纽机场的要求 (53)6.4 完善现有设施的需要 (55)第七章第二机场选址概况 (56)7.1 首都地区空域主要情况 (56)7.2 对现有机场场址评估 (57)7.3 天津滨海国际机场 (59)7.4 对北京市预留场址评估 (60)7.5 新选场址 (61)7.6 初步结论 (68)第八章北京机场的建设方案——首都机场扩建和新建第二机场的方案比较 (70)8.1一个城市多个机场的情况介绍 (70)8.2北京机场设施本期扩建的几种方案胶比较 (72)第九章对首都机场中远期规划的再研究 (81)9.1 已完成的首都机场中远期规划研究工作概况 (81)9.2 现状条件的分析 (84)9.3 面临的问题与抉择 (87)9.4 对“中远期规划”中推荐方案的评价 (94)第二篇工程第一章机场总平面规划 (96)1.1 主要工作内容 (96)1.2 预测参数 (97)1.3 机场总平面规划的原则 (97)1.4 总平面规划方案 (100)第二章场道工程 (107)2.1 场道现状 (107)2.2 场道工程扩建方案 (108)第三章助航灯光工程 (120)3.1 助航灯光系统现状 (120)3.2 助航灯光系统扩建方案 (120)第四章航管、通信、导航、气象工程 (124)4.1 航管、通信、导航、气象设施现状 (124)4.2 扩建工程方案 (132)第五章旅客航站工程 (140)5.1 航站设施现状 (140)5.2 航站区扩建思路 (142)5.3 专机区及公务机区 (145)第六章货运区工程 (146)6.1 货运设施现状 (146)6.2 航空货运扩建方案 (149)第七章航空配餐工程 (152)7.1 机场航空配餐设施现状 (152)7.2 航空食品扩建方案 (153)第八章供油工程 (159)8.1 供油系统现状 (159)8.2 航煤耗油量预测 (161)8.3 油库建设总容量的确定 (163)8.4 供油工程本期扩建的项目及规模 (163)8.5 供油工程本期扩建的投资匡算 (167)第九章供电工程 (169)9.1 供电系统现状 (169)9.2 供电系统扩建方案 (171)第十章供水工程 (177)10.1 供水系统现状 (177)10.2 供水系统扩建方案 (178)第十一章供冷、供热、供气工程 (183)11.1 供冷设施现状 (183)11.2 供热工程 (185)11.3 供气系统现状 (189)第十二章消防工程 (191)12.1 机场消防救援设施现状 (191)12.2 机场消防救援扩建方案 (192)第十三章雨、污水、污物处理工程 (194)13.1 雨水工程 (194)13.2 污水管线 (195)13.3 污水处理厂 (196)13.4 污物处理工程 (198)第十四章机场辅助生产设施及其它服务设施 (200)14.1 首都机场辅助生产设施现状 (200)14.2 辅助生产设施及其它服务设施规划方案及扩建规模 (202)14.3 关于机场辅助生产设施拆建工程 (204)第十五章首都机场进场交通与城市公用设施保障 (207)15.1 机场周边道路网及交通现状 (207)15.2 机场外部交通需求发展预测 (210)15.3 机场外部道路交通组织方案 (212)15.4 机场内部交通组织方案 (217)15.5 机场轨道交通组织方案 (219)15.6 工程数量及投资匡算表 (223)15.7 城市公用设施保障系统 (226)第十六章征地拆迁 (228)第十七章环境保护 (229)17.1 影响机场飞机噪声的主要因素及控制对策 (229)17.2 机场大气污染控制对策 (230)17.3 机场水污染治理对策 (230)17.4 机场垃圾染治理对策 (231)第十八章首都机场本期扩建方案比较 (232)18.1 东扩方案与北扩方案对比表 (232)18.2 结论 (234)第十九章项目工期安排 (236)第三篇经济第一章本期工程投资匡算 (238)1.1 扩建工程投资匡算总表 (238)1.2 投资匡算表 (238)第二章资金筹措及安排 (257)2.1 资金筹措计划 (257)2.2 资金年度安排计划 (257)第三章经济效益评价 (258)3.1 评价的依据和原则 (258)3.2 基础数据 (258)3.3 财务评价 (259)3.4 国民经济评价 (261)3.5 经济评价结论 (262)结论与建议 (275)结论 (275)建议 (277)附件附件一: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关于征求对《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中远期总体规划研究报告》意见的函”——民航机函[2001]679号附件二: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中远期总体规划研究报告意见的复函——京政函[2001]114号附件三: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关于开展首都国际机场扩建工程前期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民航规函[2002]39号附件四: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扩建工程指挥部筹备组有关开展首都机场扩建工程预可研工作的委托函附图附图一: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现状图附图二: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与周边村庄相对关系图附图三: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与周边机场相对关系图机场可研报告附图四:北京第二机场预选场址相对位置图附图五: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扩建工程总体布置图(东扩方案)附图六: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扩建工程规划图(东扩方案)附图七: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扩建工程飞机运行示意图(东扩方案)附图八: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扩建工程净空障碍物限制图(东扩方案)附图九:首都机场东扩方案外部交通系统条件图附图十: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扩建工程总体布置图(北扩方案)附图十一: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扩建工程规划图(北扩方案)附图十二: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扩建工程飞机运行示意图(北扩方案)附图十三: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扩建工程净空障碍物限制图(北扩方案)附图十四:首都机场北扩方案外部交通系统条件图结论与建议结论:一、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是我国最大的门户机场,也是我国航空运输网中重要的中心机场,机场的业务量每年以两位数的百分比增长。
2001年机场旅客吞吐量已达2,417万人次,现有的设施容量即将饱和。
为满足日益增长的国际、国内航空运输的需要,为提高我国民航在国际航空运输市场的竞争力,保证我国民航可持续发展;为配合北京市现代化的大都市的建设和2008年举办夏季奥运会,北京需要一个现代化的大型航空枢纽港,机场设施的扩建是十分必要的和紧迫的。
二、本期扩建工程建设的目标年为2015年,根据预测2015年北京地区的航空运输量的需求为:年旅客吞吐量为6,000万人次,年货邮吞吐量为180万吨,年飞机起降架次50万架次,以此作为本期机场设施建设规模的依据,本期工程建设必须在2007年6月前投入运行。
三、通过对扩建首都国际机场和着手建设第二机场不同组合方案的论证,从有利于大型枢纽机场的建设、符合服务市场客观规律、工程建设投资、建设工期的保证和今后运行管理方便和企业经济效益等方面分析,本期机场建设工程应集中在首都机场扩建,北京第二机场的建设约于2010年后启动。
四、首都机场扩建进行了多方案比较,归结成两个代表性的方案:东扩方案和北扩方案。
通过方案论证,认为东扩方案从长期来看更具发展余地,从近期来看无论从本期工程的征地拆迁(含场内、外)、工程投资、运行与施工的交叉,过渡期措施保障,工期保证还是今后运行的合理性,东扩方案比北扩方案更具优势,因此首都机场本期扩建采用向东扩建的方案。
五、首都机场本期扩建方案具体为:在满足2015年目标年的有关业务量的要求下,在现东跑道东侧1,500m左右建设第三条跑道,跑道长定为3,800m,飞行区按满足今后可能运行的F类飞机的要求进行设计,主降方向配备III类精密仪表进近。
在东跑道与第三条跑道之间开辟新航站区,新建30万㎡的航站楼,117个机位,满足枢纽功能和需要进行规划和建设。
其他各项工程和公用设施将配套建设。
在现航站区立即着手改造1号航站楼,尽快启用。
迁建专机坪和公务机坪,在现东跑道西南侧新建6个专机位的专机坪、1万㎡的专机楼和30个机位的公务机坪,0.6万㎡公务机楼。
本期工程需征地10,082亩,拆迁居民1,749户。
六、本期机场扩建工程总投资为125.0亿元。
其中:机场工程120.6亿元航管工程2.1亿元供油工程2.3亿元七、资金组成机场工程:国家投资35% 42.21亿元企业自筹65% 78.39亿元(其中:商业贷款20% 24.12亿元)航管工程:国家投资100% 2.1亿元供油工程:企业自筹100% 2.3亿元八、经济效益评价本项目所得税前财务内部收益率(增量全部投资)为6.52%,高于设定基准内部收益率5%,投资回收期14.60年,借款偿还期8年,财务效益可行。
从宏观社会效益来看,通过本期扩建提高了机场运输能力,促进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为2008年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提供良好的运输保障,大大改善了首都机场形象,与北京作为国际大都市相匹配,社会效益显著。
建议:1、本次机场扩建工程是一项国家重点工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扩建工程涉及空域的调整、城市配套设施和征地拆迁等工作的落实,希望尽快组成高层领导小组进行领导和协调,有力推进扩建工程的进展。
2、本期扩建工程能享受上一期扩建工程或奥运工程的同等优惠政策,如减免进口关税、增值税、城市公用设施贴费、增容费等。
3、征地拆迁是保证工程进度的重要关键之一,建议该项工作由地方政府组织专门机构负责落实,确保2003年年底前交付场地,保证航站楼主体工程如期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