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

来自美国CDC研究报告
如果美国男性公民不吸烟,不过量 饮酒,合理膳食,经常有规律锻炼 ,寿命可延长10年。而现在数以千 亿计的钱用于提高临床医疗技术提 高,却难以使全美人口平均期望寿 命增加一年。
第一节 健康教育概述 第二节 健康教育模式 第三节 健康教育的原则、程序及内容 第四节 健康教育的方法
2.健康教育的内容
1)疾病防治的健康教育; 2)人生阶段的健康教育 3)营养健康教育; 4)环境保护的健康教育;
5)心理卫生教育; 6)生殖健康教育; 7)安全教育; 8)控制吸烟、酗酒及滥用药物; 9)死亡教育。
3.健康教育的发展简史
1)医学阶段 2)行为阶段 3)社会环境阶段
1)医学阶段(20世纪70年代以前) 对疾病重治轻防,传染病 一般的卫生知识宣传(杀菌、灭虫、抗菌药 物、预防接种)是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及手段。 未重视心理、社会与环境因素及自我维护健康 的能力
卫生宣传是健康教育活动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卫生宣传、健康教育、健康促进
二、健康教育的目的及意义
(1)实现“人人享有健康保健”的目标 (2)提高人群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的需要 (3)降低发病率和医疗费用
三、护士在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1.为服务对象提供有关健康的信息 2.帮助服务对象认识影响健康的因素 3.帮助服务对象确定存在的健康问题 4.指导服务对象采纳健康行为 5.开展健康教育的研究
1.健康信念(health belief)
对疾病威胁的认知 (1)对疾病易感性的认识:即主观上认为可能患病 的概率,概率越大,越容易采纳健康行为。 (2)对疾病严重程度的认识:认识到疾病后果的严 重性约因素
(1)对采取健康行为获益程度的认知:即相信采 取某项措施确实有益处。 (2)对采取健康行为障碍的认知:即对采取健康 行为可能会遇到的困难与问题。 对健康行为益处的信念越强,采纳健康行为的障碍 越小,个体采纳健康行为的可能性越大。
3.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健康促进的概念比健康教育更为广义
(1)对象:健康教育侧重自愿改变自身行为 的人群;健康促进涉及整个人群及人们社 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2)内容:健康促进不仅包括了健康教育的 行为干预内容,同时还强调行为改变所需 的组织、政策、经济支持等各项策略。
3.健康教育与卫生宣传
(1)卫生宣传在于向民众普及卫生知识。 (2)健康教育最终目标是从“普及卫生知识”延伸
第二节 健康教育模式
一、健康信念模式 二、“知信行”模式 三、保健教育过程模式 四、健康促进模式
一、健康信念模式
(Health Belief Model) 霍克巴姆、贝克 用来解释个人信念如何影响健康行为改变 模式的组成: 1.健康信念(health belief) 2.影响及制约因素(modifying factors) 3.提示因素(cue to action)
第一节 健康教育概述
一、相关概念 二、健康教育的目的及意义 三、护士在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一、相关概念
(一)健康教育 1.概念
健康教育(health education)是借助多学科
的理论和方法,通过信息传播及行为干预,帮助个 人及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 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及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
3.提示因素
诱发健康行为发生的因素,包括他人的提醒、报刊 杂志的宣传、亲朋好友的忠告等 提示因素越多,人们采纳健康行为的可能性越大
应用:
指导护士从影响公众的健康信念入手,宣 传预防疾病的知识及方法,以帮助其形成正 确的健康认知、增强其健康信念,使其愿意 主动采取积极的预防性措施。
二、“知信行”模式
“知信行”(Knowledge-Attitude-BeliefPractice, KABP或KAP)是知识、态度、信念 和行为的简称。
该理论认为,卫生保健知识和信息是建立积 极、正确的信念与态度的基础,而信念和态度 则是行为改变的动力。
知识
信念
行为
只有当人们了解了有关的健康知识,建立起积 极、正确的信念与态度,才有可能主动地形成 有益于健康的行为,改掉危害健康的行为。
2)行为阶段(20世纪70~80年代) 与社会环境、心理状态、生活及行为方式密 切相关的疾病,如: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 病、精神疾病、意外灾害等。 在新的医学模式指导下开展针对不良生活方 式的健康教育
3.社会环境阶段
从宏观的角度认识健康与疾病,从单纯改变个体的 生活方式逐渐扩大到重视生态环境及社会文化因素 对健康的影响。 在认识上:宣传手段——健康促进的方法 在对象上:病人——健康/亚健康人群 在功能上:解除病变——预防、保健、治疗、康复 在内容上:知识传播——心理健康、行为干预
(二)健康教育学
健康教育学是研究健康教育的理论、方法和 实践的科学,是健康学与教育学交叉综合所 形成的一门新兴科学。
(三)健康促进
1.健康促进的概念
健康促进(health promotion)是指以教育、组 织、法律和经济等手段干预那些对健康有害的生活 方式、行为和环境,以促进健康。
2.健康促进内容 政府立法,解决有害的生产、生活环境; 支持和促进个人、家庭和社会共同承担卫生 保健工作; 增加与改善预防性服务设施,投入更多的资 源以促进人民的健康; 建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提高人民的自我保健意识。
知识、信念与态度、行为之间只存在因果关 系,并不存在必然性。 影响因素: (1)改变不良行为习惯要付出艰苦的行动。 (2)社会制度、价值观、道德观的制约。 (3)行为改变会影响社会关系 (4)存在侥幸心理。
三、保健教育过程模式
(PRECEDE-PROCEED MODEL) 劳伦斯·格林 此模式主要用于指导卫生保健人员鉴别影响 人们健康决策和行为的因素,帮助制定适宜 的规划、计划和行为干预措施。 “从结果入手”
到“建立健康行为”上来。
卫生宣传是健康教育活动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四)健康教育与卫生宣教
健康教育
卫生宣教
目的 教育方法 相关知识 病人角色 护士角色
建立健康行为 双向交流计划.实施.评价 医学、预防、教育、行为 接受者.执行者.评价者 计划者.指导者.传授者
普及卫生知识 单向交流灌输 心理、医学预防学 接受者 传授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