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地理综合题答题模板

中考地理综合题答题模板

地理考题常见答题归纳
1.原因(自然、人为)
2.条件(有利、不利) 3、影响(正面、负面)
2.区位(自然、社会、经济) 5.效益(经济、社会、环境)6.措施(生物、工程、技术)
3.重大工程意义(政治、经济、民族、国防)
4.要素(总量、结构) 9评价(积极、消极)
答题:简明扼要,条理分明、切中要害!1段落化(多少问就分多少段)2要点化3序号化 4语言书面化5书写规范化和合理化6内容形成知识链7.要点不自相矛盾、不重复
综合题型(1)地理位置特征描述类
【思维建模】
综合题型(2)地形特征描述类
【思维建模】
综合题型(3)气候特征描述类
【思维建模】
综合题型(4)气候成因分析类
【思维建模】
综合题型(5)河流水系、水文特征描述类【思维建模】
1.河流水系特征
2.河流水文特征
【提醒】人类活动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
综合题型(6)区域特征分析类
【思维建模】
综合题型(7)太阳辐射的影响因素分析类
【思维建模】
【提醒】 (1)运用上面的模板分析具体问题时,在保证角度全面的前提下,还要抓住主导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一般来说,主要分析纬度、海拔高度和天气状况。

空气密度等方面可以与海拔高度一并分析,如:海拔高,空气稀薄,云层薄,大气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辐射强;海拔低,空气密度大,云层厚,大气的削弱作用强,太阳辐射弱。

(2)太阳辐射强的地方,热量不一定丰富。

如青藏高原,虽然它是我国太阳辐射最强的地区,光照充足,但由于空气稀薄,大气吸收的地面长波辐射很少,大气的保温作用弱;又因大气储存的热量少,所以成为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

综合题型(8)某地区缺水的原因分析类
【思维建模】
综合题型(9)水资源缺乏的原因与解决措施类
【思维建模】
1.水资源缺乏的原因
2.水资源缺乏的解决措施
综合题型(11)人口分布不均的影响因素分析类
【思维建模】
人口稠密区大部分位于北半球中低纬度近海地带,主要集中分布在三大区域:亚洲东部、南部,欧洲西部及美洲东部。

综合题型(12)河流洪涝灾害的成因分析类
【思维建模】
综合题型(13)城市区位因素分析类
【思维建模】分析一个城市的区位因素,首先应该考虑该城市在诞生初期,是什么因素把它吸引到这一点的;其次要分析是什么原因促进或限制了该城市的发展。

这样才能找准某个城市的主要区位因素。

综合题型(14)农业区位因素分析类
【思维建模】
【示例】中国主要农业区气候条件的对比分析
综合题型(15)工业区位因素分析类【思维建模】
综合题型(16)交通区位因素分析类【思维建模】
【示例】青藏铁路、南昆铁路的制约因素
综合题型(17)交通线路修筑的意义类
【思维建模】
综合题型(20)水库坝址选择的因素分析类
【思维建模】
综合题型(22)工业区综合整治的措施类
【思维建模】
【示例】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方向
(1)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改造钢铁、煤炭、石化、汽车、造船、机械等传统工业部门,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

(2)压缩耗能多、耗水多的工业,保证轻、重工业平衡发展。

(3)进一步发挥铁路运输优势,大力发展综合运输体系,保障便利的交通。

(4)发展科学教育事业,推动知识经济的发展。

(5)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综合题型(23)河流综合治理的原则、措施类
【思维建模】
综合题型(24)水利工程的利弊评价类
【思维建模】
1.有利影响
2.不利影响
综合题型(25)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影响类
【思维建模】
对资源跨区域调配影响的分析要从资源调入地区和资源调出地区的资源、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环境改善等方面入手。

综合题型(26)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类
【思维建模】
当今世界产业转移的总体方向是由发达国家转向发展中国家,产业转移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影响也存在着区域差异。

综合题型(27)河流航运价值的评价类
【思维建模】
河流航运价值的大小与河流水量的大小、水量变化的大小和流经区域经济发展程度有关。

水量越大,水量变化越小,流经区域经济发展程度越高,河流航运价值越大;水量越小,水量变化越大,流经区域经济发展程度越低,河流航运价值越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