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珺富--稻虾共生种养及生态农业开发项目

珺富--稻虾共生种养及生态农业开发项目

稻虾共生种养及生态农业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湖南珺富生态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3月目录一、项目概况 (1)(一)项目的基本情况 (1)(二)项目开发的意义 (3)(三)项目开发的目标 (3)二、项目背景及产业前景 (3)(一)项目背景 (3)(二)项目前景 (5)三、项目政策支撑及自然环境优势 (7)(一)项目所处地产业政策 (7)(二)项目所处地自然环境优势 (8)四、项目开发规模计划 (10)五、项目技术方案 (10)六、项目投资估算与经济效益 (16)(一)项目投资估算 (16)(二)项目经济效益预估(年度) (17)(三)效益分析及分配计划 (18)七、项目社会效益 (18)八、结论 (20)一、项目概况(一)项目的基本情况1.项目单位:湖南珺富生态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其下属单位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南县君富稻虾种养合作社”和县级高标准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南县惠农稻虾种养合作社”;2.项目开发建设地:南县青树嘴镇新湖村和茅草街镇文明村;3.项目开发目标:集稻虾共生种养、现代生态农业种植、农产品精深加工、现代农业科技研究产业园及区域旅游的高标准万亩示范园为远景目标;4.项目开发规模用地:远景规划10000亩,其中前三年规划4862亩;5.项目计划总投资:10000万元,其中前三年投资3400万元;6.项目所在地“稻虾共生”产业发展基本情况:该项目开发地位于南县青树嘴镇新湖村和茅草街镇文明村。

南县地处洞庭湖腹地,县域总面积106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7.6万亩,其中水田61.4万亩,水面43.5万亩,人口70.2万人,是久负盛名的“鱼米之乡”。

近3年来,南县县委、县政府顺应农业供给侧改革新形势、新要求,坚持以生态理念发展现代农业,以稻虾产业调整种养结构。

2016年,稻虾综合产值突破30亿元,帮助农民增收7亿多元。

至2017年7月,全县小龙虾综合养殖发展面积达30万亩,预计小龙虾2017年产量达4万吨,直接生产产值达13亿元,稻虾一、二、三产业融合产值达50亿元。

“南县小龙虾”特色产业的快速发展,不仅带动了区域消费、物流、文化、旅游等相关产业发展,使传统水稻和淡水渔业主产区焕发新的发展活力,而且有效改善了农业产地环境,提高了大米品质,稻虾米将成为时尚生态米,倍受消费者青睐。

南县垸内湖泊众多,水土肥沃,资源丰富,是发展小龙虾养殖的理想之地,通过10多年对稻虾综合种养模式的苦心摸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稻虾综合种养产业发展经历了“稻田寄养”、“稻虾轮作”和“稻虾综合种养”三个阶段。

2015年南县“稻虾综合种养”技术基本成熟,主推“一稻一虾”、“一稻双虾”和“一稻三虾”三种模式。

“一稻三虾”是春季虾苗,夏季食用虾和秋季种虾。

据调查,“一稻三虾”模式亩平效益最高可以达8000元左右。

“稻虾综合种养”模式不仅提高了复种指数,增加了单位产出,而且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是一种更先进的种养模式。

据抽样调查,2016年稻虾综合种养模式稻谷单产621公斤/亩,与常规一季稻持平。

小龙虾单产130公斤/亩,亩平综合产值为4100元。

与常规一季稻相比,亩平净增收2776元。

小龙虾2016年产量达30000吨,小龙虾养殖产值达10亿元,带动二、三产业产值近30亿元。

至2017年,我县的水稻种植成功转型为“稻虾综合种养”模式,县委、县政府还将稻虾产业列为发展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

(二)项目开发的意义项目建设所在地——湖南省南县历来十分重视发展农业。

近年来,在南县政府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关于“三农”工作的指示精神,把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作为重要的工作来抓,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农户脱贫致富。

现在全省农业结构调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以“稻+”生态共生种养及农产品深加工为主的农业龙头企业得到了显著的发展,推进了农业产业化进程。

因此,本项目的开发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有助于推动国家农产品加工产业布局的优化调整,是国家重点鼓励投资发展的行业,其发展意义特别深远。

(三)项目开发的目标项目以打造一个集稻虾共生种养、现代生态农业种植、农产品精深加工、现代农业科技研究产业园及区域旅游的高标准万亩示范园为远景目标。

一、项目背景及产业前景(一)项目背景2017年,南县围绕稻虾产业百亿工程规划建设“洞庭虾世界”,建成“种养加、农工贸”一体、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大格局。

“洞庭虾世界”是重点集中在南县茅草街镇打造一个集小龙虾研发、育苗、养殖、批发、物流、零售、电商、餐饮、加工、旅游、文创、教育多个功能于一体的小龙虾国家农业公园、小龙虾主题旅游区和小龙虾产业聚集区。

未来几年,“洞庭虾世界”将重点建设“洞庭龙虾湾”、“风情龙虾街”“稻虾国家农业公园”“洞庭虾市”“龙虾产业园”“洞庭虾镇”六大“龙虾”主题功能区。

目前,已率先建立了顺祥食品、中国农批、新港渔村、南洲志和等多个小龙虾鲜货交易平台,依托湘域电商、雨后电商、供销e家“阿里巴巴”,建立了稻虾电子商务平台,通过电商平台、微信公众号、销售窗口等渠道,将稻虾产业的触角延伸到市场的最前沿,促进一二产业的转型升级和产业融合。

夕日鱼米之乡,今日稻虾大县。

南县人乘着稻虾共生发展的良好势头,下一步将重点打造生产、流通、餐饮、加工、电商和文化旅游为一体的“湖南洞庭虾世界”;将以开展30万亩国家绿色食品原料(水稻)标准化生产建设为契机,计划与湖南农大、省水产科学研究所合作开展食用虾的冷冻保鲜技术、小龙虾动物营养机制等20个科研课题的基础性研究;南县小龙虾产品新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携来百侣洞庭乐,南县龙虾余味长”。

未来5年,南县将重点建设“洞庭虾世界”等六大主题功能区,打造稻虾百亿产业。

计划打造一批南县绿色优质稻虾大米品牌,真正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应。

南县稻虾共生产业的发展势不可挡!(二)项目前景小龙虾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病害少,耐低氧,能在池塘、河沟、湖泊、稻田、沼泽地等水体中生长繁殖,而且能较长时间离水或穴居,对不良环境的耐受力很强,运输方便,运输成活率高。

这是其他虾类所无法比拟的。

同时,小龙虾苗种易繁育,可自繁自育,不需复杂的设备,技术简便,饲料易解决,适宜人工养殖。

目前,小龙虾人工养殖量少,主要靠天然捕捞应市,其自然资源远远满足不了国际国内市场消费需求。

欧美国家是克氏原螯虾的主要消费国,在美国该虾不仅是重要的食用虾类,而且是垂钓的重要饵料,年消费量6~8万吨,自给能力不足1/3。

欧盟和美国每年从中国进口小龙虾量达2万吨。

瑞典更是小龙虾的狂热消费国。

每年瑞典举行为期3周的螯虾(小龙虾)节,全国上下不仅吃螯虾,而且人们在餐具、衣服上绘制螯虾(小龙虾)图案,情景十分隆重,瑞典每年进口克氏原螯虾(小龙虾)就达5~10万吨。

西欧市场一年消费克氏原小龙虾6~8万吨,而西欧自给能力仅占总消费量的20%。

近年来,国內小龙虾消费量猛增,已成为城乡大部分家庭的家常菜肴。

在武汉、南京、上海、常州、无锡、长沙、苏州、准安、合肥等大中型城市,一年消费量都在万吨以上。

这些大中型城市,一个晚上全市饭店、大排档的小龙虾销售量在1.5万公斤左右。

据有关资料介绍,在合肥每晚能卖出150公斤整虾以上的饭店和排档有30余家;每晚卖50公斤的有100多家;每晚卖10~20公斤的小排档则数不胜数。

南京市每年6~9月份,日消费整虾达70~80吨。

从目前消费水平看,国内外市场小龙虾缺口极大,发展人工养殖大有“钱”途。

小龙虾肉味鲜美,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达16%~20%,干虾米蛋白质含量高达50%以上,高于一般鱼类,超过鸡蛋的蛋白质含量。

虾肉中锌、碘、硒等微量元素的含量也高于其它食品,且肌肉纤维细嫩,易于人体消化吸收。

不仅如此,该虾出肉率达20%左右,可加工虾仁、虾尾,且从甲壳中提取的甲壳素、几丁质和和甲壳糖胺等工业原料,广泛应用于农业、食品、医药、烟草、造纸、印染、日化等领域,加工增值潜力很大。

我们从小龙虾养殖前景、市场前景和加工前景就可以看出,小龙虾养殖在我国水产养殖的地位。

目前,在我们的餐桌上,龙虾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特色菜之一,而且在市面上小龙虾已经供不应求。

三、项目政策支撑及自然环境优势(一)项目所处地产业政策2016年,南县成立了由县委书记、县长任顾问,县委副书记任组长的南县稻虾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稻虾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南发〔2016〕14号),明确了打造稻虾产业百亿工程发展目标,县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以上资金支持龙虾种苗繁育、品牌培育推广、养殖保险、病虫害防治研究、龙虾产业招商配套等公益性项目;县财政每年安排200万元用于加强稻虾种养户的技术培训与现场指导;对种养规模1000亩以上且达到基地建设标准的经营主体,每亩一次性奖补200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虾苗采购;对新发展种养基地超过200亩且需贷款的,由县财政拿出1000万元向银行担保按每亩1000元贷款额度安排50%的贴息支持;整合资金鼓励支持种养户购买稻虾种养保险,对新发展的种养基地统一投保,保费由县财政承担50%。

2016年来,全县已投入各类扶持资金3000多万元,其中6万多亩小龙虾养殖面积参加了保险,参保资金达300万元。

2017年全县稻虾种养保险面积预计达16万亩,投保金50元/亩,其中农户投保25元/亩,县财政补贴25元/亩,参保资金将达800万元。

另外,通过规范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推进落实《南县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奖励办法》,引导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稻虾种养合作社。

截至2017年7月,南县养虾稻田流转面积达20.4万亩,占全县稻虾种养面积的72.8%。

(二)项目所处地自然环境优势南县介于东经112°10′53″-112°49′06″,北纬29°03′03″-29°31′37″之间,北与湖北省石首、公安、松滋相连,西接常德市的安乡、汉寿两县,东临岳阳市的华容县,东距沿长江开放城市岳阳100公里,南离省会长沙200公里,北到长江黄金水道30公里。

南与益阳市的沅江市隔河相望,东南与大通湖、北洲子、金盆、南湾湖、千山红等几大农(渔)场连成一片,为湖南省36个边境县之一。

县城南洲镇。

国土面积1321平方公里。

南县境内气候适宜,年平均气温16.6℃,降水量1237.7mm,雨日136.3天,日照时数1775.7小时,蒸发量1236.2mm。

属亚热带过渡到季风湿润气候类型,冬凉夏暖,四季分明,热量充足,雨水充沛,日照时长,有霜期短。

南县地处长江中下游,系洞庭湖新淤之地。

地势自西向东南微倾,平均海拔28.8米,高差不足10米,除明山、寄山两处山岗外,一马平川,属于典型的平原地形。

南县水资源总量1133亿立方米,其中降水径流5.6亿立方米,客水径流1125.1亿立方米,地下水2.3亿立方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