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物基复合材料 基体材料
30
环氧树脂的基本性能指标
(1)外观与色泽: 外观:低分子量的低粘度液体——半固体——固体; 外观:低分子量的低粘度液体——半固体——固体; 固体环氧树脂——薄片 固体环氧树脂——薄片 色泽: 透明,从无色到黄色 (2)黏度和软化点 施工操作一个重要指标,5000~25000mPa.s 施工操作一个重要指标,5000~25000mPa.s 有些黏度高的环氧树脂黏度指的是40℃ 有些黏度高的环氧树脂黏度指的是40℃下测定值。 固体环氧树脂是非结晶的数种聚合度预聚物的混合体。 软化点:被软化的树脂在外力作用下呈流动态
3.2.4 电性能
树脂分子由共价键组成,因此是一种优良的电绝缘材料。 影响因素: 树脂大分子链的极性 树脂大分子链的极性; 极性; 一般极性基团越多,极性越大,电绝缘性能越差; 已固化树脂中杂质的存在。 电绝缘材料的高聚物可分为: (1)链节结构对称且无极性基团的高聚物,如PE,PTFE )链节结构对称 无极性基团的高聚物,如PE, 结构对称且 (2)无极性基团,但链节结构不对称的高聚物,如PS,NR等, 无极性基团, 链节结构不对称的高聚物,如PS,NR等, (3)链节结构不对称且有极性基团的高聚物,如PVC,PA,PF树 )链节结构不对称 结构不对称且有极性基团 极性基团的高聚物,如PVC,PA,PF树 指等
1)增加高分子链的刚性 增加分子链的刚性,高聚物的玻璃化温度相应提 高。在链上尽量减少单键,引入共轭双键、三键或环 状结构 2)进行结晶 在主链上引入 都能提高结晶高 聚物的熔融温度, 表 3-3
3)进行交联
14
3.2.3 耐腐蚀性
树脂的腐蚀 物理作用:溶胀或溶解,导致结构破坏,性能下降 化学作用:化学键破坏或新的化学键 影响因素: 树脂结构 树脂含量 树脂固化交联密度 环氧树脂的耐腐蚀性因所用的固化剂不同而不同: 用酸酐固化 胺类固化剂 不同的胺类固化剂,交联键类型不同,固化的树脂耐腐 蚀性也不同。 15 芳香族二胺 > 脂肪族类固化剂
23
3.3.5 毒性及过敏性
1)毒性 口服毒性的大小,一般用鼠类口服致死用量 LD50的大小来表示。 ——1kg体重白鼠服药后死亡一半药物的最小剂量 ——1kg体重白鼠服药后死亡一半药物的最小剂量 数,单位为mg/kg,数值越小毒性越大。 数,单位为mg/kg,数值越小毒性越大。
24
高毒 中毒
轻微毒性
1.聚合物基体 1.聚合物基性能,有良好的工艺性能。 •酚醛树脂 酚醛树脂 加热即固化; 固化过程中有小分子析出; 脆性大; 用于粉状塑料和短纤维增强;价格最便宜
3
不饱和聚酯树脂
(第四次课2010)
室温下固化,常压成型, 固化时体积收缩大、耐热性差; 力学性能不如环氧和酚醛树脂,价格低于环氧, 比酚醛贵; 多用于玻纤增强 环氧树脂: 环氧树脂: 黏结力强,机械强度高, 介电性能优良,耐化学腐蚀性好; 用于碳纤维和硼纤维增强 还有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和有机硅树脂 还有热塑性树脂,如聚醚砜,聚苯硫醚
18
3.3 基体材料的工艺性
树脂的工艺性能包括树脂的浸润性 黏结性、 树脂的工艺性能包括树脂的浸润性、黏结性、流动性 浸润性、 固化特性(最重要) 和固化特性(最重要)。 3.3.1 浸润性能 液体对固体的浸润情况在第四章介绍。
纤维表面张力(张力 ,浸润 ) 树脂表面张力 (分子结构即分子间引力 ,内聚能,表面张力 浸润 ) 树脂与纤维间界面张力 (树脂/纤维表面分子间作用力 ,浸润 ) 树脂粘度 ,流动性 ,浸润 ;纤维疏松,浸润
溶解/加热
UP固化收缩率降低
12
3.2.2 耐热性能
复合材料耐热性:温度升高,性能变化 物理变化:变形、软化、流动、熔融 化学变化:分子链断裂、交联、氧化、分解
聚合物受热变化
物理耐热性:在一定温度条件下,仍然保持 树脂耐热性 其作为基体材料的强度 化学耐热性:树脂发生热老化时的温度范围
13
提高树脂耐热性的途径 途径: 途径
11
大分子链的链 段运动引起的
4)树脂的体积收缩率与其结构的关系 几种树脂的固化收缩率: 1~2% 环氧 聚酯 4~6% 酚醛 8~10% 影响树脂体积收缩的因素: 固化前后树脂系统(树脂、固化剂等)的密度、 基体固化后的网络结构的紧密程度; 固化过程中有无小分子释出
降低收缩率方法:调节树脂大分子链段充分伸直,固化前分子 间填充密实 例如:PMMA/PS+UP
4
2.辅助剂 2.辅助剂
固化剂、引发剂和促进剂 固化剂、引发剂和促进剂: 稀释剂:降低树脂黏度,分为非活性和活性稀释剂 稀释剂 非活性稀释剂:不参与树脂固化反应,树脂成型中挥发, 加入量为10~60%。丙酮、乙醇、甲苯、苯等; 活性稀释剂:参与树脂固化反应,成为材料成分,加入量 为5~10%。如:苯乙烯(不饱和)、环氧丙烷丁基醚(环氧) 环氧树脂常用活性稀释剂: 501: 2mPa.s 会使交联密度 降低,影响热变形 温度。
31
(3)环氧值、环氧质量分数和环氧当量 2010第五次课 2010
环氧值:每100g环氧树脂中所含有的环氧基的摩尔数。 环氧值:每100g环氧树脂中所含有的环氧基的摩尔数。 (该法有利于固化剂用量的计算)。phr。我国经常采用。 (该法有利于固化剂用量的计算)。phr。我国经常采用。 环氧质量分数:每100g树脂中含有环氧基的质量(g 环氧质量分数:每100g树脂中含有环氧基的质量(g)。俄 罗斯、东欧各国用; 环氧当量:含有1mol环氧基团的树脂的质量,175~200 环氧当量:含有1mol环氧基团的树脂的质量,175~200 g/mol; 分子量增大,环氧基间的链段越长,环氧当量就相应增加。 美国、欧洲、日本采用。
6
填料:改善性能,降低成本。 填料 树脂加入填料可增加树脂的黏度,改变流动特性,降 低树脂固化时的收缩以及增加表面硬度。 如:CaCO3、滑石粉、石英粉、金属粉等; 一定要烘干后再使用; 影响树脂的凝胶和固化速度,应当注意。 颜料: 颜料 用量约0.5~5% 要求:颜色鲜明,有耐热性和耐光性;在树脂中分散良 好,不影响树脂固化。一般选用无机颜料,有机颜料影响 树脂固化。 7
8
9
3.2 基体材料的基本性能
3.2.1 力学性能 1)强度与模量 分子内和 的作用力。 决定主要因素:分子内 分子间的作用力 决定主要因素:分子内和分子间的作用力。 聚合物材料的破坏,是由主链上的化学键的断裂或是聚 合物分子链间相互作用力的破坏。 实际强度低于理论强度: 工艺,内应力(杂质、缺陷) 工艺,内应力(杂质、缺陷) 基体材料性能 复合材料性能
3.1.2 基体材料在复合材料中作用
①均衡载荷,传递载荷(将单根的纤维粘成整体); ②保护纤维,防止纤维磨损; ③赋予复合材料各种特性(耐热、耐腐蚀、阻燃、抗辐射); ④决定复合材料生产工艺、成型方法。
3.1.3 基体材料系统的选配原则
①产品性能 ②工艺性能 ③成本及来源 波形瓦;耐腐蚀槽; 波形瓦;耐腐蚀槽;导弹鼻锥 综合决定 从成型工艺角度: 基体材料 手糊成型:聚酯、环氧; 层压、模压、缠绕工艺: 环氧和酚醛; 成本:酚醛<聚酯<环氧
32
(4)羟基当量 羟基当量 ——含有一摩尔羟基的树脂质量。 ——含有一摩尔羟基的树脂质量。 羟基是一个极性基团,也是环氧树脂的主要反应基团,尤 其是以酸酐为固化剂时。对高分子量、超高分子量的环氧树脂 比较重要。 (5)可水解氯 是因为环氧树脂制备过程中闭环反应不完全,残留的氯醇 醚引起的。
10
2)树脂的内聚强度与其结构的关系 内聚强度:线型——体型 内聚强度:线型——体型 交联密度↑,强度↑ 交联密度↑,强度↑;但过高, 导致脆性; 3)树脂的断裂伸长率与结构的关系
普弹形变、高弹形变、黏流形变 普弹形变、高弹形变、 高弹形变 强迫高弹形变 大分子链的柔顺性 大分子链的柔顺性 分子链间的交联密度 分子链间的交联密度
21
2)不饱和聚酯树脂固化的阶段性 湿法工艺中,分为凝胶、定型和熟化三个阶段。
固 化 阶 段 凝胶: 粘流态树脂 半固态凝胶 凝胶时间<手糊时间 定型: 凝胶 熟化: 恘性 硬度、形状 硬,惊定 恘性 , , 定 化 失去流动性
22
3)环氧树脂固化的阶段性 环氧树脂的固化过程也可分为凝胶、定型和熟 化三个阶段。 固化:环氧基与固化剂分子间开环加成反应, 逐步的特性,因此其三个阶段比聚酯树脂明显。 环氧树脂的固化条件对固化剂不同可在很大范 围内变动,使得环氧比聚酯有更好的工艺适应性。
25
2)过敏反应 接触过敏:暴露部位直接接触此物而发生的过敏; 吸入过敏:由于吸入含有毒性气体或蒸汽的空气而 发生的过敏。 活性稀释剂易引起皮肤过敏,甚至发生皮肤溃烂。
26
3.4 复合材料用树脂基体
3.4.1 环氧树脂系统 1. 引言
分子中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环氧基的 一类高分子低聚物。环氧基可以位于分子 两端也可以位于中间或成环状结构。
28
(2)环氧树脂的品种
①缩水甘油醚类 ②缩水甘油酯类 ③缩水甘油胺类 ④线形脂肪族类 ⑤脂环族类
①~③类是环氧氯丙 烷与含有活泼氢原子 的化合物如酚类、醇 类、有机羧酸类,胺 类等缩聚而成;
④和⑤类环氧树脂 是由带双键的烯烃 用过氧乙酸或在低 温下用过氧化氢进 行环氧化而成。
29
(3)环氧树脂型号的命名原则:环氧树脂以一个或两个汉语拼音 环氧树脂型号的命名原则: 字母与两位阿拉伯数字作为型号,以表示类型及品质;型号的第 一位采用主要组成物质名称 E-51环氧树脂
环氧基非常活泼,可与多种基团反应,因此可以和 多种类型的固化剂反应交联,形成不溶不熔的三维网状高 聚物。
27
(1)环氧树脂的性能和特征: 环氧树脂的性能和特征:
① 形式多样:树脂、固化剂、改性体系 ②固化方便,固化温度可在0~180℃之间固化。 ③ 黏附力强 ④ 收缩性低 ⑤力学性能 ⑥ 电性能 ⑦化学稳定性 环氧体系中,苯环和脂肪羟基不易受碱的侵蚀 ⑧尺寸稳定性 ⑨ 耐霉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