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理学与深层沟通

心理学与深层沟通

心理學與深層溝通(上)緣起:作為一個從心理學愛好者到催眠治療師再到心理咨詢師再到成長中的實習溝通師,這其中的經歷也正好是印證了我自己在靈性路上的探索以及揚棄;自小我就對人文方面比較敏感,也從較早的時候開始就接觸心理這一領域,對於心理學史還是有比較多的瞭解,特別是對於心理學史上的怪才——佛洛伊德特別的關注,也對精神分析做過挺長一段時間的調查與瞭解。

所以,雖然不是個精神分析師,但對其應該還算比門外漢多懂了那麼一點點「門檻漢」了,再加上自己心靈成長的路上的一些瞭解,所以,也不妨可以對深層溝通與現代心理學做一個淺顯的比較分析。

西方的心理學,本來就是脫胎於西方的哲學,而西方的哲學同時又是緣自於西方的宗教哲學。

(這裡也就注定了他先天不可逃離的致命缺陷了,因為西方宗教從一開始就否定自身實際的體驗,實際的需求,也否定客觀存在的實相,更是否定自我修行探索的可能,這就注定了他不可能接近真相了,很簡單的例子就是其對異教徒的屢次絞殺,以及對所謂有特殊能力的女巫的審判與焚燒,即使現在教派的對立依然毫無緩和的跡象;西方從來就沒有正視過孙宙的信息。

當然現在的新思潮除外)在現代科學一統天下的今天,任何的新科學理論的建立必須是要符合科學精神的原則,才可以發展建立起來的,而最具諷刺的卻是,最能關係人類命運與福祉的心理學,卻從一誕生就飽受所謂科學主義的攻擊,而現在在符合科學主義的大旗下卻日益無所作為了,在科技的日新月異、科學昌明的今天,心理學科或者腦神經科學的發展也不過多了一些化學元素的分析組合而已,也不過在神經末梢再加以細化而已,很簡單的一句話,就算你把DNA全部解碼了,可是你那些解碼的科學家就真的過得好嗎?就真的會因此比我們這些凡夫少多少煩惱少多少痛苦嗎?我看未必。

(同樣的話,如果一個所謂的心理咨詢師,心理醫生,自己都有一大堆的煩惱無法解決,自己都有性格上或者心理上的重大困惑,你如何讓我相信你指導我的方法就是可行的?不要告訴我,這是哪位大師教你的,如果大師教你的,而你卻無法首先擺脫自己的困擾,那麼只能是證明這個方法你用的不對,或者這個方法本身就不值得我信任。

)這種科學迷信的瘋狂現象剛好可以從佛洛伊德理論的發展得到最好的明證;當初的佛洛伊德理論的創立飽受詬病也是來源於所謂的科學主義;以及後現代的佛洛伊德主義、新精神分析學又再次大行其道,也是因為他又可以符合了科學主義;這不正好又巧妙的反映了西方的科學迷信嗎?觀察,猜測,論證,再觀察,修改,再論證,如此反覆;當初的佛洛伊德發展出來的精神分析,純粹就是建立在對一些神經症的觀察,然後再加上自己的猜測,然後再在他的病人身上用自己的猜測的方案去做治療,聰明的瞎貓也終於有碰到死老鼠的時候了,於是一門新的學問也就這樣誕生了;佛氏也就有模有樣的開始解析夢了,更是煞有其事的開始對人類的宗教現象進行分析,還有試圖通過觀察日常行為來解析其內在的潛意識活動。

呵呵,真是瘋狂的人類!佛氏就這樣隱隱約約的接觸到了潛意識的冰山一角(這也是佛氏最有名的比喻了,意識只是浮在水面上的冰山,而潛意識卻是那看不見的潛藏在水下的整個巨大冰層);而佛氏就是靠摸到的這冰山的一角,開始用猜測的方式來驗證其所建立的精神分析這套理論的正確性;也因此在他的觀念中開始形成了「自我,本我,超我」這一在心理學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心理學概念(人類因為這一個「我執」就已經痛苦不堪了,而他還要在分出這麼多的「我」來,哈哈,我真不知這於眾生是福是禍了!);並由此推出了他的最飽受爭議的「利比多」——性動力觀念;從這也剛好可以很清楚的看出了現代心理學的弊病,對於「心靈」這個黑匣子,現代的心理學完全就是處於瞎猜的處境,然後再看看從黑匣子裡播放出來的劇本看看是不是可以和這個猜想對的上,對的上就是正確了,對不上,好,就再做修整。

所以,西方的心理學,只能是來解釋「你」的行為現象背後似乎合理的原因,因此當一個求助者來到心理咨詢師、心理醫生的面前,絮絮叨叨的說了一大堆的話,然後,心理醫生就開始用他的專業知識再給你進行分析,你這樣做的背後是什麼樣的深層原因,你這樣是由於什麼樣的心理創傷引起的偏差,而作為個案的你呢,所能做的就是,「對、對、對、是、是、是」的不停點頭,然後呢,再在咨詢師,或者心理醫生的指導下,做一些或長或短程的心理治療,運氣好的話,某一個特定的問題,特別是比較典型的問題比如神經症,會在短時間內得到非常好的治療效果,恐懼症的明顯不恐懼了,焦慮症的明顯不焦慮了;當然對於簡單的一些心理認知偏差的糾偏就不必再多提及了;我在此也無意去否認那麼多心理工作者的辛勤耕耘了,只是如果大家還是只在西方心理學所建立的這套理論這個層面上打轉的話,我可以斷言,給求助者的幫助會是很有限的。

當然這也是我的武斷了,畢竟西醫中醫各有所好了!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還是蠻有市場的,記得某人說過「市場經濟決定一切」,呵呵,又是西方經濟學的觀點!我發誓,我絕不是個「憤情」哈哈~然而,對於再更深層的問題比如,斯芬克斯的千年謎題如:「我是誰?」「我活著的意義是什麼?」「我為什麼會來到這個世界上?」「為什麼我偏偏要出生在這樣的家庭?」「為什麼人的命運會是這樣?」當然這類的人類終極問題,也就不僅僅是西方心理學的困境了,也是西方哲學,都無法給出合理解釋的;在西方宗教領域還可以看到一點點的豹影,不過這一點點可憐的映像帶來的卻是更大的迷失與困惑;比如一個西方的宗教人士可能會這樣回答你「你是神的受造物」「你活著的意義是要來榮耀神的/你活著的意義是要傳播主的福音」「因為這是神的旨意」「因為這會讓你上天堂的」「因為人都是有罪的」,這樣的答案或許你會滿意的,但我卻沒有辦法;我無意去攻擊任何一個宗教,只是,只要我能思考,我就會去懷疑,只要我能行動,我就想去驗證;所以,注定了,這樣的答案於我是無法交代的,因為在我懷疑之後,我沒辦法去驗證他說的對與否。

我需要的是,能由自己而發展出來的智慧,能由自己親自去體驗這個奧秘,能由自己去親自明白這些問題——我不需要一個被給予的答案。

也因此我走過了心理學,走過了哲學,走過了各種宗教,直到今天,我雖然還沒有真正的明白了這些問題,雖然還沒有真正的解決自己內心的困惑,但我已經完全相信,這條路是對的,這條路一直往下走,我會找到我要的答案的。

(待續)而在2500年前的古老東方大陸——印度,誕生的一位釋迦族的王子,在這個方向卻通過自己的親身體悟而達到覺悟,在通曉孙宙的奧秘之後,完美而又淺顯易懂的解釋了整個身心靈的運作模式,在其教授的《唯識學》裡有著對身心靈有著最完美解釋,更是在具體實踐上教會了大家怎麼去身體力行——通過內觀,所有釋迦摩尼所證悟到的智慧,只要你照著他的方法去修行,你同樣也是可以得到同樣的體驗同樣的證悟。

心理學與深層溝通(下)首先,我先從感動的角度來分享一下深層溝通技術,因為這個技術首先是感動了我;也因為現在市面上諸如此類的課程多如牛毛,不勝枚舉,幾天下來,讓你哭啊,讓你笑啊,場面也都很感人,可是呢,過後,離開了課堂,一個星期後,你還感動嗎?一個月後,你還能繼續成長嗎?一年後,你還在進步嗎?大家只要問問自己就心理有數了;而深層溝通這個技術的偉大之處,恰恰不僅僅在於他能在十天的課程當中給你帶來的巨大震撼與心靈的洗禮,真正讓人感恩與歡喜的是這個技術在以後你的日子裡給你帶來扎扎實實的感動與蛻變;而且最令人欣喜的是,這個技術本身是如此的簡單,簡單到讓你難以置信的地步;深層溝通是一種引導式內觀,那麼何謂內觀?本人修的內觀,是葛應卡老師所教授的內觀,它是一門源自佛陀親自教授的純淨正法;正法如內觀者,學起來就是非常非常的簡單,從頭到尾都沒有複雜成分所在,可以說是人都能學得會,他甚至會簡單到讓你有些失望;如此正法,居然就這麼簡單???而實際上大道至簡不是嗎?因為他只是叫你觀呼吸,觀感受——觀察我們身上最實在的實相,不掩飾,不加工,不創造,只是原原本本的去覺察實相,尊重實相,如此而已;觀,也就是正確的覺知,覺知當下此刻的實相,關於過去只是記憶,關於將來只是期待、恐懼或想像,內觀,是幾乎沒有多少理論的講解,除了每天晚上都會有的葛應卡老師的開示;可是,就是這麼簡單的一門技術,只要你照著去做,也就是去內觀中心學習十天(最初階的課程是十日課程),在一個與外界完全隔離的禪修中心去禁語,內觀十天;十天下來你會體驗到身心合一的喜悅;如果在以後的日子裡,你還能堅持內觀下去,所謂的解脫痛苦,所謂的開悟,也只是指日可待而已——這在全世界範圍內的內觀禪修者中已是比比皆是了;因為是要介紹深層溝通——引導式內觀,所以有必要對於內觀,做一番最簡單的文字介紹,當然具體內觀的禪修方法,有興趣的各位還是自己去內觀中心自己去禪修十天親自見證一下就可知,我所說的是真實不虛。

(也可以見搖瑤博客上的《南禪寺十日內觀記》/yyimin)內觀的禪修方法幾乎不做理論的探討或者哲學上的思辨,因為對於一個內觀禪修者來說,這是完全沒有必內觀不做任何理論或者哲學上的討論,因為人一討論就會主觀,一主觀就會落入善惡兩邊;因此,內觀是從實相入手;從觀察自身的體驗,承認自身的體驗開始——因為發生在自己身上的體驗是最實在的實相;也因此真正的內觀絕不會落入宗教的迷思之中,內觀不會用一些你當下無法覺知的美好或者恐怖的未來景象來誘惑你或恐嚇你,也絕對不會去想像一個神明來加持自己、淨化自己;或者希求通過念誦某位神明的名號來獲得拯救;(見葛應卡老師的開示)因為想像就是想像,用想像來讓自己修行,玄之又玄,更是以虛導虛,那麼終將會落入虛幻之中;內觀讓你每一步都是扎扎實實的可以體驗到的,但同時,他也不落入科學實證的迷信之中,因為他不執著於我們所觀到的實相,內觀絕對不是去用你觀察到的實相去證明什麼,去推演什麼理論出來,更不是要考察什麼;實相就是實相,觀察,覺知他就可以了,通過不停的觀,內觀修行者可以把自己的心訓練的更細微,更敏感;之後,就會穿透表層的實相而觀察到更細微的內在實相,通過最初對身體表層感受的觀察、覺知;接著就會穿透表層而達到深層,從皮膚表層的感受,穿透之後,就可以觀到內臟器官的感受,然後再穿透;就這樣一層一層把實相穿透,當把整個身體,從表到裡,再從裡到表都完全細微的穿透之後,從物理層面上講就可以穿透次原子結構,就會觀到夸克,甚至夸克之下的實相;那麼自然就會發現這個色身也就不存在了,穿透到最後就會真正的明白何謂「空」性;何謂「本來無一物」啊(這個在大型記錄片《和諧拯救危機》與科學電影《我們懂個×》中有很科學的實證;)又因為一切的實相都是「無常」的,有形無形都是無常,都是要經歷「成、住、壞、空」這個孙宙普遍法則,既然如此,你還要執著什麼,你根本就無所執,無所著了呀;因為你再執著,他還是要經歷生起滅去的實相;(當然,真正的覺悟者最終是還是會不執著於「無常」觀的,這個超出我的理解範圍,就不瞎說了)而深層溝通之所以是內觀,因為,深層溝通整個架構就是建立在實相的基礎之上的,他不做任何虛妄的探討,或是玩一些玄乎其玄的理論,或者搞一些怪力亂神的東西來糊弄你,即使有不可思議的現象產生也只是保持「如是觀」;如他本來的樣子去觀察他;從一開始就是對「六塵」在「六根」產生的「六識」來進行觀察,因為「六識」本為實相,是儲存在我們八識田中的種子,只是由於我們第七識「末那識」的執著,才會讓我們以為那是「我」是「我的」——也即是「我執」;西方心理學,哲學,科學也早探討過了,遠離痛苦,創造真正的幸福絕對與「我的財富」,「我的名聲」,「我的地位」「我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