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植物病害病原及其病害
conidia)
分生孢子梗(conidiophore)。分 分生孢子盘;分生孢子器。
分生孢子的类型图
4)厚垣孢子(chlamydospore)
菌丝中个别细胞膨大,原 生质浓缩,细胞壁加厚而成为 有休眠功能的孢子。
(2)有性生殖(sexual reproduction)
河西学院
腐生性:只能从死的雷生玉物明、教有授机体中获取养分的能 力。这种生物称腐生物。
兼性寄生:除了寄生活的细胞之外,还可以从死的 寄主细胞或死的有机质上获取所需营养,这种生物 叫兼性(非专性)寄生物(non-obligate parasites)。 其可以人工培养。包括很多真菌和细菌。寄生能力 有强弱之分。
死体营养生物几乎包括了所有的兼性寄生物。
二、致病性(pathogenicity)
一种生物具有破坏寄主,而引起病害的能力, 这种生物称病原物(pathogen)。
三、寄生性与致病性的关系
绝大多数寄生物都是病原物; 绝大多数病原物都是寄生物; 寄生性强调营养,致病性强调引致病害的能力。
有的寄生物,造成不大的破坏,不产生症状 就不为病原物。如根瘤菌。
假子座(pseudostroma):由菌丝组织和 寄主组织共同形成的子座。
(5)菌索(rhizomorph):
菌丝组织形成的绳状物,类似高等植物的根,又称根状 菌索。能抵抗不良环境,当环境转佳时,又从尖端继续生长 延伸。
3、菌丝体的组织化
很多真菌在生活史的某个阶段菌丝体能形成 一定的组织,其中菌丝互相交织的程度不同,有 的较紧,有的很疏松,二者一般称为密丝组织 (plectenchyma)。
无性繁殖的类型:
1)断裂:
▲ 节孢子 ▲ 厚垣孢子
2)裂殖:
3)芽殖:
4)原生质割裂:
真菌无性繁殖产生的孢子
无性孢子的类型:
1)游动孢子(zoospore)
2)孢囊孢子(sporangiospore)
真菌产生内生无性孢 子的器官统称为孢子囊 (sporangium)。
孢子囊通常着生在特 化的菌丝上,这种特化的 菌丝称作孢囊梗。
疏丝组织(prosenchyma): 密丝组织疏松,多少能看出菌 丝体,大致作相互平行排列,机械力可分开。
拟薄壁组织(pseudoparanchyma): 大致由等径的薄壁细 胞组成,排列紧密很象高等植物的组织,组织中的细胞一般 是不易分离的(碱液煮可分开)。
4、真菌的繁殖
广义地讲,真菌的繁殖体是任何能够单独进 行传播并形成新个体的菌体单位,如各种类型 的孢子、菌核、菌丝片断等。 典型的繁殖体是各种类型的孢子。
植物专性寄生菌菌丝在寄 主间隙延伸穿过细胞壁,在植 物细胞内形成的膨大或分枝状 的结构——吸器,其功能是增 加真菌对营养的吸收面积。形 状不同。
(4)假根(rhizoid):
菌丝产生的类似植物根的结构,深入基质吸收营养;并固 定、支撑菌体。
1:根霉 2:壶菌
(5)菌环和菌网(hyphae trap and network loops ):
1~2:原生质团 3:无隔菌丝 4:有隔菌丝
隔膜的类型:
菌丝(hypha)
顶端生长 无限生长、不断分支 各部分都有潜在的生长能力
菌丝生长
生长时向四周呈辐射状延伸,所以真菌在培养基上通常 形成圆形的菌落。
菌丝生长与植物病害症状关系(圆形)
(2)原生质团(plasmodium): (3)单细胞(uniocell):
真菌的繁殖形式:
无性繁殖 有性生殖 准性生殖
子实体:真菌的产孢机构(包括无 性繁殖、有性繁殖、形态简单的、 形态复杂的)。
(1)无性繁殖(asexual reproduction)
以营养繁殖为特征,真菌不经过核配和减数分 裂,即没有两个性细胞或性器官的结合。而是其 营养体菌丝直接通过断裂、裂殖、芽殖、割裂等 方式产生孢子的繁殖方式。
第一节 病原生物的寄生性和致病性
第二章 植物侵染性 病原生物与寄主的关系:共生、共栖、拮抗和寄生。 一病、寄原生性物(及par其asiti所sm)致病害
寄生性:一种生物从其它活的生物中获取营养的能
力。这种生物称寄生物(parasite),被寄生的称寄 主(host)或宿主(parasitifer)。
菌丝组成的环状物及多个菌环形成的网。均用于捕食(套 住或粘住)小动物(线虫)。
(3)菌核(sclerotium):
由菌丝紧密交接形成的一种坚硬结构。外为拟薄壁组织, 内为疏丝组织。形状不一,颜色较深,渡过不良环境。
菌核萌发
(4)子座(stroma):
类似垫状的营养结构,常在其中或其上 长生子实体,也是繁殖体的一部分。 柱状、 棒状、头状等。
真菌性细胞(配子)或性器官(配子囊)结合,经 过质配、核配和减数分裂,形成有性孢子的过程。产生 的孢子称有性孢子。一般在生活史中只进行一次。多在 生长后期 。 生物学意义:
真菌有性孢子类型
①休眠孢子囊(resting sporangium):
②卵孢子(oospore):
有的病原物,如根外致病,分泌酶、毒素, 破坏根部,为非寄生物。
并不是寄生性强,致病性就强;
也不是致病性强,寄生性就强。
专性寄生物对寄主的活细胞破坏不大,致病性 弱。
兼性寄生物,先行分沁毒素杀死寄主细胞,再 获取营养,致病力强。
病原物的致病性和寄生性是种,属的特性,是 可遗传的。
第二节 植物病原真菌及所致病害
2、菌丝的变态结构
(1)附着胞(appressorium, appressoria):
是植物病原真菌孢子萌发形成 的芽管或菌丝顶端的膨大部分, 可以牢固地附着在寄主体表面, 其下方产生侵入钉穿透寄主角质 层和表层的细胞壁,起着附着和 吸收养分的功能。
(2)吸器(haustorium,haustoria):
一、真菌的一般形态 (一)真菌营养体 (二)、真菌的生活史 (三)、真菌的分类
一、真菌的一般形态与特性
营养体:指真菌营养生长的所形成的结构。
从孢子萌发形成菌丝,菌丝生长发育到生殖器官形 成前的阶段,称作营养生长阶段。这个阶段的菌丝体称 作营养体。
繁殖体:指真菌繁殖阶段所形成的结构。
1、营养体的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