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音史个人整理(上)复习题

西音史个人整理(上)复习题

第一章古希腊古罗马音乐一、单项选择1.希腊古典文化的繁荣期出现于( B )A公元前4世纪B公元前5世纪 C公元前3世纪 D公元5世纪2.以下哪点不属于古希腊音乐的特点?( C )A 单音音乐B 与诗歌和舞蹈相结合C 完全自由地即兴创作D 偶有支声复调3.哪种乐器常用于崇拜酒神的仪式和戏剧伴奏?( B )A 里拉琴B 阿夫罗斯管C 基萨拉琴D 提比亚二、名词解释1.毕达哥拉斯:古希腊音乐理论的奠基人,同时也是哲学家和数学家。

他认为音乐与数学密不可分,音乐由数字决定并体现了宇宙的和谐。

2.里拉琴:古希腊最重要的常用乐器之一,是类似小竖琴的拨弦乐器,常用于崇拜日神阿波罗的仪式上。

第二章中世纪音乐一、单项选择1.以下哪项不属于格里高利圣咏的特征?( C )A 单音织体B 拉丁文歌词C 节拍节奏明确D 旋律平稳2.到11世纪,记谱法开始使用( D )A 纽姆谱B 一线谱C 有量记谱D 四线谱3.古代的“七艺”中不包括( B )A 几何B 建筑C 逻辑D 音乐4.13世纪最典型的经文歌的特点是( D )A 三声部B 复歌词C 世俗化D 所有以上三点5.12世纪后期,欧洲复调音乐中心是( C )A 英国伦敦B 意大利罗马C 法国巴黎D 意大利威尼斯三、名词解释1.格里高利圣咏:因罗马教皇格利高利一世而得名,6世纪时,他为了统一和规范罗马教会仪式音乐,搜集整理各地圣歌,编定了一套统一的圣咏,这就格里高利圣咏。

2.弥撒曲:弥撒是基督教会主要仪式,弥撒曲即为此仪式而作,有常规弥撒和特定弥撒两种弥撒曲。

特定弥撒为特定的宗教节日所用,歌词可变,形成较早,常规弥撒的歌词固定不变,形成较晚,14世纪后形成作曲家创作的复调套曲。

3.教会调式系统:是指中世纪圣咏的调式系统,7~9世纪之间形成,这个调式系统包括多利亚、弗里几亚、利第亚和混合利第亚四种基本调式(称为正调式)和它们的变格形式(比正格低四度,称为副调式),共有八种调式。

每种调式都有自己的常用音和结束音。

调式的名称虽从古希腊沿用但所指音阶却不同。

4.规多·达雷佐:11世纪意大利音乐理论家。

4. 定量(有量)记谱法:13世纪德国音乐理论家弗朗科在他的著作《有量歌曲艺术》中提出了一种新的音符时值系统,这就是对以后几百年的西方音乐产生了重大影响的有量记谱法。

这种记谱法可以明确地指示节奏,包括了三种主要的音符时值:长音符、短音符和小音符,音符时值都以三分法为主。

第三章文艺复兴音乐一、单项选择题1.文艺复兴的含义是指( D )A 对中世纪加以否定B 复兴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文化C “人”的精神的再生D 所有以上三点2.勃艮第乐派的创作不包括( C )A 经文歌B 尚松C 牧歌D 弥撒曲3.勃艮第乐派代表人物( B )A 若斯坎和奥克冈B 拉索和奥克冈C 若斯坎和杜费D 杜费和班舒瓦4.早期意大利牧歌最初是几声部的?(A )A 四声部B 五声部C 六声部D 三声部5.下列哪个不是16世纪意大利牧歌的一般特点( D )A 四声部或五声部B 与歌词结合紧密,具有描绘性和戏剧性C 织体在模仿复调和主调和声之间交替D 分节歌形式6.最早创作完整的弥撒套曲和定旋律弥撒曲的作曲家是( C )A 班舒瓦B 杜费C 邓斯泰布尔D 丁克托利7.以下哪点是众赞歌最早的形式?( C )A 主调和声风格B 复调风格C 单声部的旋律 D众赞经文歌8.以下哪点不属于帕勒斯特里纳风格?( D )A 旋律以级进为主B 和声节奏有规律C 避免半音D 不用卡农手法9.以下哪种是威尼斯乐派的重要体裁?( C )A 坎佐纳B 琉特琴歌C 复合唱D 弗罗托拉10.文艺复兴时期最流行的乐器是( C )A 维奥尔琴B 肖姆管C 琉特琴D 萨克布号三、名词解释1.邓斯泰布尔:文艺复兴早期一位重要的英国作曲家,其作品在当时欧洲大陆广泛传播, 对15世纪初的欧洲音乐家产生了深远影响。

创作体裁包括弥撒曲、经文歌和世俗歌曲,经文歌是他最重要的创作。

2.尚松:是一种文艺复兴时期以法文世俗歌词所谱写的复调歌曲。

3.定旋律弥撒:这是一种特殊的弥撒套曲,是15世纪主要的弥撒曲形式。

其中所有乐章都与一个借用的旋律相结合,这个旋律通常是圣咏。

它由支撑声部陈述,形成了对位的基础,同时这种手法也保证了弥撒套曲各乐章之间的统一。

4.卡农:一种复调手法,指两个或更多声部之间的严格模仿,在15世纪作曲家的创作中被普遍使用。

5.众赞歌:众赞歌是路德教会中由全体会众演唱的赞美诗。

歌词通常是分节体的德文诗歌,音乐起初为单声部旋律,后来逐渐发展到多声复调或主调形式,众赞歌作为德国宗教改革在音乐上最重要的成果,为后来很多德国作曲家的创作奠定深厚的基础。

6.威尼斯乐派:文艺复兴后期诞生于意大利威尼斯的一个乐派。

它的发展以威尼斯圣马可大教堂为中心,主要代表人物有维拉尔特、加布里埃利叔侄等人,主要创作体裁有复合唱、器乐合奏曲等。

第四章巴洛克音乐一、选择题1.通奏低音是指巴罗克音乐中的一种( D )A (织体)结构框架B 记谱法C 演奏方式D 所有以上三点2.击弦的古钢琴叫做( B )A 羽管键琴B 楔槌键琴C 大键琴D 维吉娜琴3.德国巴罗克管风琴的主要体裁不包括( D )A 众赞歌前奏曲B 托卡塔C 赋格曲D 组曲4.“返始咏叹调”由谁最开始创造使用( B )A 蒙特威尔第B A·斯卡拉蒂 C吕利 D凯泽尔5.以下哪部不是亨德尔的作品?(B )A 《皇家焰火音乐》B《乞丐歌剧》C《扫罗》 D《水上音乐》6.巴赫的《赋格的艺术》创作于( B )A 科滕B 莱比锡C 魏玛D 米尔豪森7.巴赫的复兴开始于(B )A 18世纪B 19世纪C 20世纪D 19世纪末8.确立巴罗克协奏曲快-慢-快三个乐章格式的作曲家是( B )A 维瓦尔第B 托雷利C 科雷利 D斯卡拉蒂三、填空题1.巴洛克时期,意大利歌剧诞生于佛罗伦萨,成长于威尼斯,成熟于那不勒斯。

2.17世纪威尼斯作曲家蒙特威尔第1607年创作的奥菲欧是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歌剧,具备了歌剧较完整的基本模式。

3.意大利那不勒斯歌剧乐派代表作曲家是A 斯卡拉蒂,他创立了返始咏叹调,该乐派重视优美华丽的美声技巧而忽视戏剧性。

4.欧洲第一部和声学著作是由法国作曲家拉莫写作的。

5.清唱剧和康塔塔都起源于意大利,流行于德国。

6.巴罗克时期的键盘乐器分为管风琴和古钢琴两大类,前者主要用于教堂,后者主要用于宫廷。

7.巴赫管风琴曲中的一类重要的形式是托卡塔和赋格,另一类是以众赞歌为基础的作品。

8.巴赫的声乐创作包括康塔塔、受难乐、弥撒曲等体裁。

9.清唱剧和歌剧是亨德尔最重要的创作类型。

四、名词解释1.清唱剧:17世纪欧洲的一种多乐章大型宗教性声乐套曲,管弦乐队伴奏,歌词是拉丁文或意大利文,包括宣叙调、咏叹调、合唱和重唱,后来也有世俗题材。

2.康塔塔:17世纪欧洲一种包括咏叹调、宣叙调、重唱、合唱的多乐章大型声乐套曲,管弦乐队伴奏。

与清唱剧类似,只是篇幅小些。

既有宗教题材也有世俗题材。

康塔塔不带独唱时基本等同于大合唱。

3.大协奏曲:是用一组独奏者(主奏部)和一个较大的乐队(协奏部)相抗衡的协奏曲,乐队通常由弦乐器组成。

4.独奏协奏曲:用一个单独的独奏者(主奏部)和乐队(协奏部)相抗衡的协奏曲。

它是协奏曲发展到最后的一种形式,也是影响最深远的一种形式。

5. 托卡塔:是一种即兴创作的体裁,16世纪末用于键盘乐器,17世纪以后在德国的管风琴和古钢琴音乐的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经常出现的手法是,各种模进和模仿对位偶尔也有短小的主调和声段落。

它一般包括若干段落,在慢速和快速之间交替,常以慢速狂想曲式的段落开始,与随后的比较严谨的赋格式段落形成对比,巴赫的键盘音乐使得托卡塔体裁达到其艺术高峰。

6. 赋格:在一个主题上形成的多声部模仿对位体裁。

其结构因素包括:主题、答题、对题、间插段、呈示部、展开部、在现部,主题是赋格中最早进入的声部,对主题的模仿进入称为答题,每次伴随主题或答题出现并与之形成对位的声部称之为对题,赋格就是由主题的多次进入及其对位声部构成,变化主题的手法有增值减值倒影等,对主题加以处理,使单一主题的赋格不仅有持久的趣味性,又有不断增长的紧迫感。

利切卡尔,坎佐纳,幻想曲等可以说是赋格的前身。

7. 组曲:由四种风格化的为核心组成的舞曲组曲,这些舞曲是:阿拉曼得舞曲、库朗特舞曲、萨拉班德舞曲、基格舞曲。

这四种舞曲在节奏和速度上形成对比,但是它们都在同一个调上。

且大部分采用二部曲式,及乐曲由两个部分组成,每个部分各自反复,在这四种舞曲的基础上,可以增加一首前奏曲,也可插入一些其它舞曲。

8. 受难曲:是根据《新约圣经》中关于耶稣受难的故事写成的一种清唱剧。

他产生在意大利,后来在德国的新教中得到发展。

许茨的《基督临终七言》《耶稣复活的故事》巴赫使受难乐达到最高境界,著名作品《马太受难曲》。

一、填空题1.以下哪点不属于古典主义音乐的风格特点?( A )A 追求民族性B 采用主调风格C 既高雅又娱乐D 追求清晰均衡的曲式2.意大利喜歌剧的特征不包括( D )A 角色不多B 采用日常生活题材C 旋律简单悦耳D 采用对白3.以下哪部不是莫扎特创作的意大利式歌剧?( C )A 《女人心》B 《费加罗的婚姻》C 《安魂曲》D 《唐·乔万尼》4.关于古典主义的音乐生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A.资产阶级崛起,成为新一代的音乐赞助人B.音乐欣赏的主要人群是贵族。

C.兴建大型剧院和公共音乐厅,乐谱和音乐书籍的出版兴盛D.音乐家逐步摆脱教会和宫廷的束缚,开始尝试自谋生路5.下列哪个不是18世纪对交响曲发展有重要贡献的德奥地区乐派( C )A.曼海姆乐派 B.柏林乐派C.德意志乐派 D.维也纳乐派6.海顿的12首( B )是海顿交响曲的最高造诣。

A.巴黎交响曲 B.伦敦交响曲C.曼海姆交响曲 D.维也纳交响曲7.贝多芬创作的唯一的歌剧作品为( C )。

A.《科里奥朗》B.《埃格蒙特》c.《费德里奥》D.《莱奥诺拉》8.古典主义时期,奏鸣曲式结构广泛运用于器乐体裁中,除了( C )A.奏鸣曲 B.交响曲 C.清唱剧 D.协奏曲 E.弦乐四重奏二、填空题1.古典交响曲的前身是意大利歌剧序曲。

2.格鲁克歌剧改革的目的是音乐为戏剧服务。

3.海顿被称为交响乐之父和弦乐四重奏之父4.海顿两部重要的清唱剧作品是四季和创世纪。

5.贝多芬主要的创作包括9部交响曲、32首钢琴奏鸣曲、17部弦乐四重奏和5部钢琴协奏曲。

三、名词解释1.《女仆管家》:意大利作曲家佩格莱西在1733年创作的第一部喜歌剧,原是正歌剧中的一个幕间剧,包含了很多意大利喜歌剧的典型特征。

2.《欢乐颂》:德国诗人席勒的诗作,贝多芬把它作为《第九交响曲》末乐章的歌词,表达了人类的欢乐和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博爱精神,体现了人道主义思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