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脑血管保健操

心脑血管保健操

心脑血管保健操
1、张嘴闭嘴:闲暇之时,经常做“张嘴闭嘴”运动,即最大限度地将嘴巴张开,同时深吸一口气,闭口时将气呼出。

如此一张一闭,连续做30次。

此法可通过面部的神经反射刺激大脑,改善脉冲的血液循环,增强脑血管弹性,有利于预防中风及老年痴呆症发生。

2、摇头晃脑:平坐,放松颈部肌肉,不停地上下点头3分钟左右,然后再左右旋转脖颈3分钟,每天2-3次。

这种轻柔的颈部运动,可增强头部血管的抗压力及颈部的肌肉、韧带、血管、颈椎关节的耐力,减少胆固醇沉积于颈动脉的机会,可以预防中风、高血压及颈椎病。

3、拍打双耳:每天早、中、晚用手掌拍打双耳,拍打时掌距约10-15厘米,每次拍打100下。

力量适中,不可过猛。

此法可刺激穴位,按摩经络,促使气血运行,促进血液循环,防止动脉硬化,抑制高血压形成。

4、耸肩上提:将双肩上提,缓慢放松,如此一提一松,反复进行,早晚各做5分钟左右。

这是活动颈部的运动,为颈动脉血液流入大脑提供了人工驱动力,迫使流动迟缓的血液加速流向大脑,可减少脑血管供血不足和发生梗塞的危险。

5、按摩颈部:双手摩擦发热后,迅速按摩颈部左右两侧,用力中等,速度稍快,以皮肤发热、发红为度。

每天早晚各做5分钟。

此法可以促进颈部血管平滑肌松弛,改善血管壁的营养,促使已经僵化的颈部血管软化,恢复弹性,改善大脑供血。

6、按捏腋窝:每天早晚各捏腋窝5分钟左右。

左右臂交叉于胸前,左手按捏右腋窝,右手按捏左腋窝,运用腕力带动中指、食指、无名指有节律地轻轻按捏腋窝肌肉。

腋窝内藏着9条动脉、1条静脉、12条神经、5群淋巴结。

此法能使心脏、动脉、静脉及毛细血管血流通畅,加速循环,调节脑血流量,稳定血压。

7、伸腰上挺:两手十指相扣,自头上方上挺,似举重般将腰带起,反复10次。

身体长时间处于同一状态时,静脉淤血增多,循环血容量减少。

伸懒腰引起全身大部分肌肉收缩,持续伸懒腰使淤血回到心脏,可增加循环血容量,改善血液循环,预防心脑血管病发生。

8、双手击掌:自然站立,掌心相对,击掌动作宜缓,用力适度,连击30次为一遍,早、中、晚各做一遍。

十指与五脏六腑由经络相连,击掌能健脑益智、消除疲劳、增强记忆力、防治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老年痴呆等,疗效十分显著。

脑保健操
脑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要保持脑的健康,除平时要注意改善营养和劳逸适度外,也需要积极的锻炼,脑保健操就是一种积极有效的锻炼方法。

如果坚持做,能治疗慢性头痛、神经衰弱等症,也能有效地延缓中老年人的心脑动脉硬化的发生。

做操前,意念要集中,进行中要找准穴位,呼吸要均匀,按手法的顺序去做,手法用力要缓慢柔和而有节奏。

按揉穴位或部位时,最好能使之有酸胀感,这样效果会更好。

脑保健操的节拍是四八呼,共有六节。

具体做法是:
第一节按揉风池穴:风池穴很好找,只要将头略低一点,用手摸耳后高骨的内下方,凹陷处就是这个穴位。

找到穴位后,用两手中指的指肚按在穴位上,按照四八呼的节拍,向里向外交替按揉,第1、3节拍向里揉,第2、4节拍向外揉。

第二节按揉攒竹穴:攒竹穴在眉头下方的凹陷处,用两手的拇指尖按在攒竹穴上。

作这节时,可以先把两肘放在桌面上,两手半握拳,拇指伸开,按四八呼揉按。

第三节按揉太阳穴:太阳穴在眉梢与外眼角之间,向后移约一寸处的凹陷处。

找准穴位后,用两手中指的指肚按照节拍按揉。

第四按揉百会穴:百会穴在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廓之间连线交会处。

用右手中指的指肚按压在这个穴位上,再用左手的中指重叠在右手中指指背上,随节拍按揉。

第五节掩耳弹脑法:这节是用两手的掌心紧按住两个耳孔,两手的食指架在中指上,按节拍在后脑部弹击。

第六节屈指按头法:两手五指屈曲,按在发际边缘。

指尖用力下按,按照节拍一直按到头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