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方政治思想史期末重点

西方政治思想史期末重点

1.为什么说古希腊是西方政治思想的发源地?①政治思想是伴随着政治权力的形成与国家的出现而产生的,出现政治实体,形成国家,也就出现了政治思想。

②西方最早的国家形式是形成于古代希腊的城邦,城邦是政治社会,内部关系是政治关系,政府和法律是政治性的公共权威,在城邦形成时期,希腊人摆脱了宗教神话的形式,开始自觉地认识和研究社会政治现象,政治思想伴随着城邦的形成而出现了。

③总之,古希腊是西方政治思想的发源地,政治思想是伴随着城邦的形成而出现的,并伴随着城邦民主制度的兴盛而发展。

2.古代希腊早期和繁荣时期思想家政治思想的共同点?①注重法制②人治不如法治③缺乏理论体系④重视教育3.智者学派的政治主张?①人类社会和国家起源的假说。

②主张平等、民主。

③建立法制。

④对公民进行政治教育。

4.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在研究政治时研究方法的不同?1)柏拉图强调理念,只有掌握一般和普遍,才能认识个别和具体。

亚里士多抛弃了柏拉图的办法,开辟了先研究个别和具体,然后从具体中抽象出一般的途径。

2)亚里士多德改变了苏格拉底、柏拉图运用哲学、伦理学的方法研究政治问题的方法,运用实地考证、调查实践、经验归纳等方法。

5.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他们关于理想城邦有什么不同?1.国家阶级构成理论的不同思想(人治与法治的争论)柏拉图崇尚由哲学王直接统治的,社会各阶级等级深严的理想社会;亚里士多德主张以法治国,社会各等级比较松散的理想社会2.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阶级构成方面的差异和对立柏拉图划分阶级是以人性作为社会分工的基础,认为阶级间的分野是无法改变的,其目的是论证国家的“正义”;亚里士多德从自然生成的规律出发,承认各阶级间地位的相对可变性,其目的是论证“城邦只是同等人们间的社会组织”。

3.公有和私有的争议柏拉图主张公有制,认为私有是一个国家纷争和灾祸的来源;亚里士多德主张私有制,认为人类的私心不会因为公产制度的建立而消失4.人治与法治的分野,贤人政治与共和政体的选择柏拉图的理想政体是贤人政治;亚里士多德主张共和政体。

6.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各自心中理想城邦的原则是什么?苏格拉底:a)治理国家的人应当是懂得治国艺术的人,应当由掌握政治知识的人来治理国家。

b)判断真理要靠知识,而不能靠多数。

c)公民必须维护国家法律的尊严,法律如契约,遵守法律就是遵守契约,破坏法律就是破坏契约。

d)反对僭主政府和豪富专政,主张贵族政体和贤人政治。

e)城邦应注重教育。

柏拉图:a)城邦起源于社会分工。

b)哲学王治国。

c)理想国的分工模式。

d)理想国的分工和理性的论证。

e)政治观。

最理想最完美的国家就是实现了正义的原则,体现了至高的善的国家。

亚里士多德:a)最良好最稳定的整体,是由中产阶级掌权的共和政体,是贫富两要素混合的政体。

b)反对过分的贫富差距、主张产业私有而财物公有。

c)法律是中道的权衡,可免于情欲的影响。

d)实行民主政治,公民轮流掌权。

e)城邦不宜过大,人口不宜过多,疆域必须适当。

f)通过教育启导人们的理性和培养公民的善德,并使公民能适应本邦的政治体制和生活方式。

7.伊壁鸠鲁学派和斯多葛学派的政治主张?伊壁鸠鲁学派:①倡导幸福与快乐。

②追求社会安全与灵魂安宁。

③不参与政治:寻求友谊。

④国家产生于契约。

⑤正义在于互利。

斯多葛学派:①自然法是宇宙的理性。

②人在精神上的自由与平等。

③忽略家庭,重视城邦和谐。

④人类一体、人类一家的世界主义观念。

8.比较区分亚里士多德“人是政治的动物”和西塞罗“人是理性的动物”?亚里士多德:“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

”人的“政治性”指涉及两种情形。

一指人是具有共同目的的就群居动物;二指人具有理性言语的能力,人的政治组织是一个伦理意义概念。

西塞罗:人是理性的动物,人与人之间存在着理性的平等,人们应当平等地共享法律的正义,犯罪行为则应当毫无例外地受到法律的追究。

9.神权政治的基本原则?①君权神授。

②教权至上。

③天启法律。

④末世神权。

10.神权政治论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过程?(5-9章)进入中世纪,欧洲以神权政治为主,主张教权至上;12世纪至15世纪产生神学政治异端政治论,否定教会和教皇权威;15世纪出现乌托邦主义政治观,批判资本主义社会,主张建立公有制社会;文艺复兴时期出现人道主义政治观,主张以人文本;宗教改革后产生新教政治观,主张世俗政权。

11.奥古斯丁和托马斯阿奎那的神权政治论主要内容?奥古斯丁:①恩典说②双城论③教权至上论托马斯阿奎那:①信仰与理性②教会和国家③国家的起源与目的④政体理论⑤法的性质和分类12.托马斯莫尔、托马斯康帕内拉、安德里亚乌托邦主义政治观的异同?异:1.托马斯莫尔痛恨战争,强烈批判“圈地运动”。

2.康帕内拉认为国家应当有知识丰富的人来领导,安德里亚主张政教合一的贤人政体。

同:1.私有制是社会贫困和灾难的起源,主张公有制2.重视教育13.文艺复兴时期和启蒙运动时期的人道主义政治观的异同?异:1.批判对象不同文艺复兴批判封建神学和禁欲主义,不反对封建主义;启蒙运动用人道反对君道,批判君主专制制度,反对封建主义2. 直接后果不同文艺复兴:没有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思想理论基础。

启蒙运动; 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思想准备和和舆论宣传。

3.领域不同文艺复兴人道主义主更多的是关于解放“人性”的主张,而启蒙运动人道主义则涉及到政治,经济,思想领域。

同:1.内容上,它们都启迪蒙昧,反对愚昧主义,重视教育2.都促进了人性的进一步解放,推动了资产阶级反封建思想解放14.马丁路德和加尔文新教政治观的异同?异:1.路德宣称教徒“因信称义”强调在精神领域个人信仰在获救中的决定作用;加尔文宣称“先定说”认为上帝预先的挑选真正是决定一切基础。

2.路德新教政治观把宗教同国家联系起来;加尔文则把宗教同财富联系起来3加尔文新教政治观更为激进,极端,排斥异己。

4.路德的神学关怀中人是一切的出发点和目的,加尔文的神学思想上帝是一切的出发点和目的。

同:1.主张相信上帝就可以得到救赎;《圣经》是最高权威,反对教皇权威;服从世俗;简化宗教仪式;个人通过《圣经》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2.推动了西方整个基督教世界的变革,在政治、伦理、宗教等思想方面对西方社会产生了巨大的深远的历史影响15.宗教改革的历史意义?宗教改革的实质是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运动;宗教改革的历史作用:宗教改革沉重打击了欧洲统治的支柱天主教会,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为欧洲走向现代社会创造了条件。

16.为什么在十五六七世纪君主专制论盛行?1.十五六世纪,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推动了资产主义的萌芽与发展,这一时期,新兴资产阶级与旧贵族,神权思想与人道主义,宗派纷争等造成一些国家四分五裂,地区动荡。

急需一个强有力的专制制度来管理国家2.马基雅维利、博丹等思想家对君主专制理论的补充和发展17.马基雅维利的非道德政治观和君主专制论的内容?(一)非道德政治观①人性论②国家的起源——根源于人类邪恶的本性③政治的核心问题——权力(二)君主专制论——事出有因①依靠专制君主②结束意大利的混乱局面③各种政体的比较——倾向共和政体(三)君主统治术①法律和军队——解决冲突的两种途径②为达治世目的,可以不择手段③使人民恐惧,不使人民憎恨18.评价马基雅维利的非道德政治观和君主专制论?①研究方法②为近代政治学奠定了新的理论基础③崭新的国家观马基雅维利的政治思想虽然不乏真实性,但是缺乏一种理论上和道德上的感召力。

19.博丹君主专制论的主要内容?①从家庭的父权中引申出国家的主权。

②国家主权的特点及其内容。

③合法的君主政体是最合理的政治形式。

④公民的权利与义务不能平等。

1,神权论○1奥古斯丁——国家神造说人类原来是平等的,顺着天性而缔结社会关系,国家就是由社会交往而联合起○2托马斯·阿奎那国家是自然产生的制度,并不是人为的产物。

国家正式由于人性需要而产生的自然制度,国家是由于人类合群生活的需要产生,上帝是国家等一切社会权威的终极创造主。

2.社会契约论○1伊壁鸠鲁:共同的约定---国家和法的起源理论国家的建立是为了确保人民的安全,克服相互之间的对立和恐惧,避免相互之间的伤害,首次提出国家起源于人们之间的相互契约○2西塞罗:国家产生于人类的契约,国家是一个法人团体,其权利来自人民的协定○3卢克莱修以唯物主义观点详细描述了国家起源于人为了避免伤害而订立的社会契约○4格劳秀士认为国家产生于社会契约,国家是一群自由人为着享受公共的权利和利益而结合起来的完善团体○5霍布士:伟大的“利维坦”------国家,一个根据社会契约和人们的授权,运用全体人民的力量和手段来进行共同防卫和维护和平的人格○6斯宾诺莎认为自然状态是一种非理性的状态,订立社会契约,建立国家是理性的需要○7洛克认为国家起源是为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不受伤害,人们定立契约,把自然状态中除了享受天真乐趣的自由之外的两种权力交由社会,国家起源○8卢梭认为国家是一个道德与集体的共同体,是一个公共的“大我”3.家庭扩展国家起源论博丹认为家庭是国家的基础,国家是家庭的汇合体。

人类一开始建立家庭,后来为追求共同利益和防卫结合形成村落,在村落的基础上兴起城市,城市中出现各种社会和团体。

最后统一为一个整体便是国家4.马克思主义国家起源说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国家不是从未就有的,而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是随着生产的发展,私有制的出现,阶级的形成,阶级矛盾不可调和而产生的。

a)思想、言论和判断自由是天赋的、不可转让的自然权利。

b)人类订立契约,建立国家的目的是为了保障自己能够按照理性和自由的原则生活,并不是要把自己变的缄口如瓶、逆来顺受的奴隶。

c)服从不在于外表的动作,而在于服从者的内心状态。

d)思想自由本身是一种道德行为,不能禁绝,因此在任何政体下,强制“言论一律”是无法做到的。

24.近代西方政治思想家有关政治自由论的前提?a)政治自由必须以守法为前提。

b)政治自由必须以思想自由为前提。

c)政治自由必须依靠知识才能实现。

25.理解“人是自由的而又无往不在枷锁中”?a)自由以守法为前提。

b)国家制定法律的目的,正是为了保障公民的自由。

c)政治自由的目的是为了人们的安全,服从法律,人民才能获得真正的安全。

26.为什么“无知者是不自由的”?a)人们进行学习、研究、思考、追求知识,就是为了认识这个世界,为了获得自由。

b)自由是要靠知识和意志的无穷训练,才可以找出或获得。

c)自由是后天的,自有需要知识、修养和自我克制才能获得。

d)与无知者对立的是一个陌生的世界,他在这个陌生的世界是盲目的、不自由的。

27.约翰密尔的社会自由论主要内容?①社会自由是对政治暴虐的防御。

②允许思想和讨论的自由,保护异端,保护少数,有助于保护真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