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308310正文)探析纪录片中音乐的类型及作用.

(308310正文)探析纪录片中音乐的类型及作用.

——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例摘要在当今繁荣的电视节目中,电视纪录片独树一帜,它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蕴涵深厚,具有多种独特的表现形式。

由于受纪实主义影响,音乐在纪录片中的应用相对较少,但随着纪录片故事化倾向的日趋明显,音乐也逐渐受到节目创作者的认同与重视。

电视纪录片与影视作品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影视剧有专业演员生动丰富的表演,而纪录片中的人物却是现实中非职业演员的一般人。

因此,为了突出纪录片的故事性与可视性,音乐在纪录片中的作用就不可忽视,其功能地位也更应该在纪录片中得以彰显。

2012年,一部以中国美食为记录对象的人文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在中央电视台晚间黄金档播出后,迅速引起收视狂潮。

通过食物展现的人间况味,不但撩动了观众的味蕾,共鸣着观众的乡土情缘,也让很多人对片中的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时也让我们第一次感受到在纪录片中音乐举足轻重的作用。

2012年火遍全国的《舌尖上的中国》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指出大型纪录片中音乐体现的类型和功能,即情感升华功能、主题深化功能及风格铸造功能,从而总结出《舌尖上的中国》音乐的成功之处和借鉴意义,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为今后中国纪录片的良性发展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关键词:纪录片音乐类型功能舌尖上的中国The research of the music type and function in thedocumentary——for "on the tip of the tongue of China" as an example AbstractIn today's prosperity of TV programs, TV documentaries, which theme is extensive, rich in content, contains profound, has a variety of unique form of expression. Due to the effect of documentary doctrine, music application in the documentary is relatively small, but as the documentary story tendency is increasingly obvious, music also gradually show creator of recognition and attention. Documentary television and film and television work the biggest difference lies in: the film and television play lively and vivid with professional actors, and the characters in the documentary is real African professional actors of ordinary people. Therefore, in order to highlight the documentary narrative and visibility, cannot ignore the role of music in film, its functional status is also more should manifest in the documentary.In 2012, a documentary recorded according to the Chinese food as object of humanistic "on the tip of the tongue of China", after CCTV evening primetime, quickly lead to TV audiences. Through food show the human condition, stirring the audience's taste buds, not only struck a chord with the audience's local love, also let a lot of people has a strong interest on music in the movie, at the same time also let us feel the music in the film for the first time. In 2012 through the national fire "on the tip of the tongue of China"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imed at thelarge-scale documentary reflect the types and function of music, emotional sublimation and the deepening of the theme and style casting functions, and sums up "on the tip of the tongue of China" music success and significance, has high academic value, for the futur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Chinese documentary puts forward constructive opinion. Keywords: documentary ;music; type; function;on the tip of the tongue.一、国内优秀纪录片音乐简述1979 年(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改革的深化,社会心态、伦理价值和文化观念也在进行着调整和变化,人们开始怨恨虚伪、渴求真实;厌恶空谈、崇尚实际;倍加关注自己的生存空间。

在这时,纪录片及时地把真实的社会环境和人们的生活状态送上了屏幕,使人们能够充分了解自己生存的社会各个层面,于是迅速得到了广大电视观众的认同和喜爱。

随后出现了众多优秀的纪录片,其中音乐的运用将纪录片的内涵和质量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大型纪录片《故宫》可谓是鸿篇巨制,其中音乐的运用更是精妙。

《故宫三部曲》是神思者为电视台纪录片《故宫》所作的配乐,其配乐精湛若斯,音乐符跌宕,主题曲随着历史叙述的起伏不断变换着节奏,低沉的打击乐仿佛敲响了永乐朝的大钟,故宫琉璃瓦覆盖下的庄严大殿,代表着他们心中思慕的文明国度的瑰丽与辉煌。

《故宫之迟暮》这首乐曲是主题曲的再现。

一开始的二胡独奏就足以叫人心醉神迷,其神韵正像贾鹏芳的不少作品──极美而不悲。

而以笛声替代电子音色的副歌部分也动听多了。

后半部弦乐的加入更将曲子推向另一个境地,是明与暗的交叠,宏伟与沧桑的交融,历史与未来的见证,耻辱与希望的凝结。

在纪录片中,由于对音乐有规律的使用而使纪录片产生节奏,继而给整部纪录片增色的作品屡见不鲜。

音乐在纪录片《龙脊》中就是作为很重要的一部分出现的。

瑶族山歌配以流动的云和整齐梯田的画面,在《龙脊》中一共出现了四次,不仅使片子拥有了跳动的脉搏,而且使片子的框架结构更加稳重清晰。

张以庆的纪录片《幼儿园》中,音乐《茉莉花》的反复出现也使片子产生一种节奏感,与《龙脊》有异曲同工之妙。

荣获第 28 届亚广联纪录片大奖的《沙与海》,音乐应用极少,但其所用音乐均可谓是深化主题的典型。

片子中刘泽远父子俩打沙枣、捡沙枣,女孩滑沙坡,沙中埋着的驼骨,刘泽远父子在沙漠风暴中搞运输等等都是写意性较强的段落,拍得很有意味,叫人回味无穷,浮想联翩。

而音乐的运用,更把这些画面升华到一种人生的高度,特别是“人要活,风要来,想躲也躲不开”的一段声音,配上父子顶风沙搞运输活命的镜头,非常感性地告诉观众这个主题:无论是沙里还是海里,要活下去都不容易。

这段音乐完整的展现了该纪录片的思想性与哲理性,在纪实手法运用中显现和升华,给人以深刻的思想启迪和人生感悟。

除此之外,国内还有中国优秀的纪录片,如《毛泽东》《邓小平》《龙脊》《西藏的诱惑》《再说长江》《新丝绸之路》《森林之歌》《歌舞中国》《中国艺术大观之水墨意境》《唐蕃古道》《长征生命的歌》《让历史告诉未来》《走进喜马拉雅》等等,这些优秀的纪录片不仅内容丰厚充实,音乐的精妙运用也给纪录片本身增色不少。

笔者从国内众多优秀纪录片中挑出了2012年火遍全国的一部以中国美食为记录对象的人文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作为研究对象,从旋律、音色等方面入手分析音乐作为提升作品情感的功能,以及在音画关系的处理和音乐编辑上如何深化主题,旨在指出音乐于大型纪录片中体现的重要功能,即情感升华功能、主题深化功能、风格铸造功能以及社会传播功能。

二、《舌尖上的中国》音乐类型探析(一)《舌尖上的中国》内容简述2012 年 5 月 14 日开始,CCTV-1 晚间 10:30 的《魅力·纪录》栏目陆续播出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

该片从 2011 年 3 月开始大规模拍摄,是国内第一次使用高清设备拍摄的大型美食类纪录片。

摄制组在一年多的时间里,踏遍中国的山山水水,从繁华的东南沿海大都市到边远的大山深处村落,拍下了一道道美味佳肴,更记录了一个个触动人心的故事。

在娱乐心理和功利心理泛滥荧屏的背景下,《舌尖上的中国》没有从众跟风,而是一头扎进中国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里,于市井阡陌山川江河中,寻觅中华大地上有关饮食的文化神韵和精神脉络。

片子从美食背后的制作工艺和生产过程入手,把视角对准了普通百姓,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草根气息,深深引起观众的共鸣。

(二)《舌尖上的中国》的音乐类型音乐与人声、音响共同构成纪录片中的声音系统。

纪录片中的音乐大致可分为主观音乐和客观音乐两类。

1、主观音乐主观音乐是指纪录片创作者根据纪录片的具体内容,服从纪录片主题表现在后期制作时加入的音乐。

主观音乐,具有明显的主观倾向性,也就是说片中的音乐并非来自画面所提供的现实世界,而是创作者对画面这一客观世界的感受,在后期制作时加工、组织上去的。

这种音乐以其特有的深度和强度来补充画面不易表达的情感与思想,能够增加画面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主观音乐包括选配的符合内容主题的现成音乐,以及专为纪录片而作的符合表达主题的音乐即原创音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