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疏浚土利用现状及前景
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疏浚土利用现状及前景
期到三期工程总疏浚工程量约为
3亿m3,疏浚土主要由松散的粉细沙和软弱的淤泥质土组成,均为可利用的洁净土。妊 江口疏浚土的利片j从一期工程的全部外抛,发展到二、三期¨呈部分吹泥上滩和用于圈 围造陆,利用率逐步提高。随着上游来沙量的逐年减少,河口区域泥沙资源日趋匮乏, 而水利、围垦、滩涂和环境保护等都对泥土资源提出了迫切的需求.疏浚土是一种贽踩
由于上海市土地资源匮乏,利用长江口泥土资源造陆的需求十分迫切,“十二五”期间,
上海市需促淤28万亩、成陆19万亩,约需要吹填土方4~5亿方,而限于维持长江口河
势稳定、滩涂资源保护的需要以及长江口环境生态保护等要求,从长江口内沙洲取沙几 无可能,泥沙的供给和需求之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在这种背景下,人们对疏浚土是一
利用,二期工程吹泥上滩量较少,三期工程吹泥上滩的量也仅40%;三是目前采用的抛
吹结合、两次处理的吹填上滩施工工艺也存在流失比例高,应用范围有限等缺点,关键 技术研究滞后;四是目前我国疏浚土利用的法规制度建设和综合利用的机制等尚不够完
盏 口O
4疏浚土利用技术研究及前景 4.1三期疏浚土利用技术研究
为提高三期工程疏浚土利用率,结合工程特点,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了优化改进: (1)开展长江口吹泥上滩专用绞吸船的研制,专门建造了“青草沙”、“浏河沙”等两 艘绞吸吹泥船,实践证明,其生产能力超出估算值、万方油耗低于同类吹泥船,经济性、 适用性优势明显,达到其专用性的技术要求。 (2)采用中子示踪技术、ADCP测流测沙技术等对贮泥坑、抛泥区的涨落潮过程
治加琉浚使航道水深分期增深至8 5m、10m和12 5m(理论最低潮面卜),形成总长
92
2km、底宽350—400m、水深12 5m的航道。三期工程在2010年3月14日通过交工
验收。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j程取得了良好的整治效果。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I。
围1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平面围
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产生的疏浚土量巨大,
1 9th
WORLD
DREDG_NG CoNGRESS
第十九届世界疏浚大会论文集
共识,本着统筹兼顾、合作共赢、近远结合、先行先试的原则,签署了《共同协调推进
长江口深水航道疏浚土综合利用工作备忘录》,并落实了工作机制。2009年,确定以横
沙东滩圈围三期工程吹填造陆工程(图3)为起点,在确保深水航道建设维护、以及安 全畅通的前提下,将为该工程提供约2300万立方米疏浚土进行吹填造地,上海市承担
3疏浚土综合利用现状及主要问题
3.1疏浚土综合利用现状
(1)疏浚土综合利用主要方式 在97年底本工程实施以前,长江口南槽或北槽7m水深航道维护每年产生约1200 万方的疏浚土,其处理方式均为外抛,将疏浚土抛至指定抛泥区,整个长江口区域无利 用疏浚土成陆的先例。一期工程的疏浚土也均在抛泥区抛泥处理。
268
19n,WORLD DREDGING CoNGRESS
蕈+九焉世界蕞洼太蠹论文簟
EC一48
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疏浚土利用现状及前景
高敏。朱剑飞2
(交通运输部长汀口航道管理局,t海,200003)
摘要:本文分析了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的疏洼土物理化学特-l生和所采用的疏浚施工 工艺,介绍7疏泼土有益利用的现状,探讨了影响疏浚土有益利用的因素和存在的问题 等;分析了长江口区域疏浚土有益利用的前景,结合横沙东雌圈圃造地工程的实践,提 出了提高蔬浚土利用的建议等. 关键字:长江o;疏溲土;有益利用;现状;前号 l概况 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位于长江口南港北槽水域(图1),工程分为三期.通过整
部分工程费用。这次工程实践为后续长期合作奠定了基础。
图3横沙东滩圈围三期工程吹填造陆工程平面布置
目前,长江口疏浚土利用的主要形式为吹泥上滩和造陆,形式较为单一,随着人们
认识的提高和研究的深入,疏浚土的利用率将逐步提高利用方式趋于丰富。要达到这些
目的,需要推进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通过宣传和典型工程实践等,推广树立疏浚土是一种资源的理念。
本研究得到交通运输部科技项目“疏浚土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合同编号:
2006328000130)的支持,在此表示感谢。
19ta WORLD DREDGING CoNGRESS
第十九届世界琉浚大会论文集
参考文献:
【1】交通运输部长江口航道管理局,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三期工程交工报告。2010年3月 【2】上海航道勘察设计研究院,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三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修订稿)。2005 年3月 【3】交通运输部长江口航道管理局、上海河口海岸科学研究中心等。疏浚土综合利用关键技术 研究报告。2010年1月
(2)疏浚土综合利用的数量 据统计,从2004年年中到2009年3月底,即自二期基建疏浚工程起至三期交工验 收,长江口已经累计吹填疏浚土约1.3亿方,三期工程吹泥上滩量约占总疏浚量的40%。
3.2主要问题 从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疏浚土利用的情况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利 用方式单一,只是吹泥上滩和吹填造陆;二是利用效率较低,一期工程及以前几乎没有
种资源的认识得到提高,疏浚土作为一种资源的重要性日益突出,长江口航道疏浚土利 用前景广阔。 根据交通运输部与上海市人民政府签订的《加快推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合作备忘 录》中有关探索建立利用长江口疏浚土为上海市造地的互利共赢的长效运行机制的精
神,交通运输部长江口航道管理局与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就疏浚土的综合利用达成
疏浚土将更多地用于营造湿地、改良土壤、修复生态等,以实现其利用形式的多样化。 (5)通过示范性工程,加强疏浚土综合利用的科学研究,修改和完善有关技术标 准、规定,总结编制适合我国国情的疏浚土综合利用指导手册。
5结语
通过长江口航道疏浚土利用的工程实践,疏浚土的利用得到较大的提高,但还存在
利用方式单一、利用率不高等问题。随着研究的进展、体制机制的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的完善以及疏浚土综合利用技术水平的提高,长江口航道疏浚土利用前景是广阔的。 致谢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在体制机制方面建立国家和地区的协调机制、建立疏浚土资源信息共享平台
和增加促进疏浚土综合利用的鼓励政策。
(3)在相应法规中增补有关疏浚土综合利用的条款,明确洁净疏浚土是一种资源
应该加以利用,而受污染疏浚土经处理后也可以利用。 (4)开展疏浚土综合利用技术研究,提高疏浚施工工艺和设备、吹泥上滩工艺和 设备的水平,加强疏浚过程环境保护技术研究,促进疏浚土综合利用多样化处理技术。
:黟糯,。";?!i!:;i:::i;:嚣:i;:;?i;;::iii,盎畿:蛐c。
267
1 9th
WORLD
DREDGING CONGRESS
第十九届世界疏浚大会论文集
的理念也逐步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本文对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疏浚土利用现状及 前景做一介绍和探讨。 2航道疏浚施工工艺 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航道及抛泥区、贮泥坑(吹泥站)的平面位置见图2。 本工程根据所开挖航道的区段位置及其距离抛泥区(或贮泥坑吹泥站)的远近,经 技术经济比较后分别采用自航耙吸式挖泥船挖、运、抛和自航耙吸式挖泥船挖、运、抛 和绞吸式挖泥船吹的施工工艺。 北槽航道中段采用挖抛吹工艺,耙吸船分别驶往1群、2#、3#、4#四个吹泥站相应的 贮泥坑卸泥,由站内的吹泥船机把弃土吹向导堤北面的横沙浅滩上。航道的上、下段采
1
9th州口RLD
DREDGlNG CoNGRESS
第十九届世界疏浚大会论文集
二期工程中,在北槽投资建设4个吹泥站,采用抛吹结合的工艺、利用绞吸船将疏
浚土吹填至横沙东滩水域,并为长江121-"、三期及其后续维护疏浚土处理使用。
目前三期工程的疏浚土利用方式主要是结合上海市促淤圈围规划,将疏浚土作为促 淤区或圈围区的填料加以利用。
中的泥沙运动状态进行监测和分析,对各贮泥坑的抛泥时段、平面位置等进行了优化,
采取上述措施后,贮泥坑的抛泥流失率减少了8"-'-'20%。
(3)研制了疏浚土利用设备(水沙分离器),拓展了长江口疏浚土综合利用的方向、 提高了疏浚土综合利用的效益。 4.2疏浚土利用前景及实例
近年来,随着长江流域水土保持工作的进展和流域大型水利工程的实施,长江上游 来沙量不断减少,长江口滩涂的淤涨速率已出现放缓,长江口泥沙资源锐减;另一方面,
271
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疏浚土利用现状及前景
作者: 作者单位: 高敏, 朱剑飞 交通运输部长江口航道管理局,上海,200003
本文链接:/Conference_7323181.aspx
用挖抛工艺:上段往酣抛泥区抛泥,下段往2#、3并、7样、8舟和10#抛泥区抛泥。
而贮泥坑(吹泥站)位置选择则综合考虑了水动力条件、经济运距、贮泥坑抛泥过 程中的泥土流失率和通航要求等。贮泥坑主要布设在丁坝坝头连线中点位置的7m等深 线附近,贮泥坑纵轴线走向与水流主向基本一致。根据抛吹作业需要、考虑效率和流失 率等因素,设计取用的贮泥坑尺度为800x1 80x5m(底长X底宽X挖深),设计贮泥厚度为 3.5m。工程采用经济性好、对工程条件变化的适应性优的水下输泥管线方案,采用橡胶 管连接钢制管材作为吹泥上滩的输泥管(内径为800mm)。每个吹泥站年设计输泥量为 500万方、排距5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