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现代建筑思潮与流派

浅谈现代建筑思潮与流派

浅谈现代建筑思潮与流派
[摘要] 所谓现代建筑思潮,这仅仅是对当前的建筑派的一个泛称,在这个名称之下包含多个流派,各家的侧重点也各不一样,创作主旨也各有特色。

现代主义思潮起源于20世纪初期,是西方建筑物中最重要且最具有深远影响的建筑思潮。

一个时代的建筑反应一个时代的历史特征,本文从现代建筑思潮展开,阐述了现代建筑思潮和后现代建筑思潮,从而反应了当时真个时代的历史特征。

[关键词]现代建筑思潮流派
[Abstract] The so-called modern architectural thought, this is only for the current construction of a pie pan that under this name that contains multiple genres, each of the focus also varies, creating thrust has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Modernism originated in the early 20th century, the West building the most important and far-reaching architectural thought. An era buildings histor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action of an era, the paper launched from the modern architectural thought, elaborated modern architectural thought and postmodern architectural thought, which reflects the history of the era was really a feature.
[Key words] Genre Modern Architectural Trends
一、现代建筑思潮概述
十九世纪末期,一些西方国家因为人口的急剧增长,出现了许多大城市,建筑物的类型也大大地增加。

当时各种设计理念层出不穷,建筑材料也日新月异,这就给建筑界带来了新的改变。

但是由于传统思想的束缚,新建建筑物虽然在材料上摆脱了传统的建筑,但是设计理念上仍然极其相似。

于是,出现了现代建筑的思潮。

现代主义思潮起源于20世纪初期,是西方建筑物中最重要且最具有深远影响的建筑思潮。

这种建筑的代表人物主张:建筑物必须脱离传统的建筑思想,大胆地创新建筑理念,建造出符合工业发展的新型建筑物。

二、现代建筑思潮的基本特征
所谓现代建筑思潮,这仅仅是对当前的建筑派的一个泛称,在这个名称之下包含多个流派,各家的侧重点也各不一样,创作主旨也各有特色。

本文仅仅研究了部分现代建筑思想,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
1、复古历史主义
所谓的复古主义,也就是沿袭历史传统的建筑风格。

在二十年代,新建建筑物高潮时期,当时一部分建筑流派严重抨击新建筑物的设施套用历史建筑,所以当时的现在建筑和历史建筑是一点也沾不上边的,但凡有人设计理念与历史建筑相吻合,就会受到各大流派的严重抨击。

到了二十世纪50年代,有一小部分的设计师在设计自己的建筑的时候合理地借鉴了部分历史建筑的设计风格,当时这种做法受到了不少现代流派的严重指责。

哪知,到了二十世纪70年代,这种做法风靡一时,绝大多数设计师在设计现代派建筑的时候会套用部分甚至绝大部分历史风格,在当时,这种做法已经成为了一种时髦。

与此同时,美国“ 第三代”建筑师的一位理论家罗伯特·凡丘里曾经就支持了这种设计理念,他说:建筑可以是矛盾的,可是里外不一,外面可以做成现代风格看,内部可以做成古代风格的。

2、乡土建筑风格
所谓乡土建筑风格,就是指在建筑的同时,增加了一些地方特色。

其实乡土建筑风格是复古历史主义的延升。

在二十世纪初期,一些建筑潮派认为建筑物的用料统一为水泥、黄沙、石子、混凝土,这造成建筑物的千篇一律,使建筑物失去地方特性。

在这种观点的支配下,当时建造的建筑明显具有相似之处。

后来,部分设计师发现这样的建筑千篇一律,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不能体现某些地方的地方特色,因此他们在设计的时候或多或少地融入了一些地方风情,使得建筑物看起来更具有地方特色。

另一方面,使用一些民间的地方材料更经济实惠,比如说采用一些民间的材料在冬暖、夏凉方面还是能起到很大的作用的。

提倡乡土风格,说明人们还是觉得昔日的复古建筑更具民族风情,更能舒适地区居住的。

3、强调现代科技和设备对建筑的影响
这个特征顾名思义,就是设计师们在设计、建造的时候一定要与时俱进,不但要在设计理念上将现代的特征体现出来,在施工过程中,材料使用中,科技运用中也要时刻体现现代建筑的特征。

比如说在二十世纪,一部分设计师认为,建筑物的建造应该可以拆装、组合,可以移动,强调建筑物的灵活性和可变性。

4、建筑物的“寓意”
所谓建筑物的“寓意”是指建筑物在设计的时候,不但要在外观上体现现代化的特征,而且该建筑物还应具备独特的含义,而该“寓意”的外形构造与该建筑物的功能、舒适度毫无关系,比如: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

很显然,这种做法只能体现在极个别的建筑上。

还有某些建筑师为了建造所谓的“寓意”建筑物,把该建筑物设计得不伦不类的,使用价值大减,但是经济却很昂贵。

三、后现代主义思潮
现代主义思潮在20世纪50-60年代达到了鼎盛时期,但是由于在这种思潮影响下的建筑物徒有外观,而经济上与实用性上都不是很乐观。

在现在主义思潮达到鼎盛的时期,怀疑、批判和指责也越来越多,1966美国建筑师文丘里在他的文章中就明确地提出了相反的理论,从而,现代建筑思潮向后现代建筑思潮转变。

对于什么是后现代主义,笔者一直认为没有完全真确的界定,在各种思潮的影响下,笔者认为美国建筑师文丘里对后现代主义的界定最为准确,虽然他本人并不是后现在主义流派的。

美国建筑师文丘里批判现代主义建筑师光顾着革新,不考虑其他任何因素。

而文丘里认为,在建筑技术革新的时候,应该保持一部分的传统因素。

比如:利用传统部件和适当引进新的部件组成独特的总体等。

他非常主张现代主义的民间建筑风格,非常欣赏从民间建筑中创新出来的建筑物。

因此他曾说:建筑创新就是在原本的建筑里,加入一些必要的因素再挑挑拣拣。

笔者认为,这就是文丘里对后现代建筑最好的界定。

西方建筑杂志在二十世纪70年代大肆宣传后现代主义的建筑作品,但实际直到80年代中期,堪称有代表性的后现代主义建筑,无论在西欧还是在美国仍然为数寥寥。

比较典型的有美国奥柏林学院爱伦美术馆扩建部分、美国波特兰市政大楼、美国电话电报大楼、美国费城老年公寓等。

四、现代主义思潮与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区别
现代主义思潮与后现代主义思潮同属于建筑思潮,只是一个产生在前一个产生在后。

对于其的区别笔者认为如下:
一部分人认为现代主义建筑只注重外观的改变,只主义功能、技术和设计对整个建筑物的影响,而忽略了建筑物应该保留部分传统特征这一原则,使得这些建筑物不能满足绝大多数民众的需求。

这会造成各地区的建筑物千篇一律,不具有地方特色。

另一部分持相反观念的人则认为,后现代主义建筑的发展是建立在现代主义
的基础上的,不应该否定现代主义建筑。

相反的,后现代主义建筑只注重装饰等外观还很不实用,因为后现代主义建筑至今未能拿出现实中的作品,仅仅是纸上谈兵。

因此,反后现代主义的人认为,真正改革的是现代主义建筑思潮,后现代主义建筑思潮仅仅是在其基础上改变了一些不实用且不可行的因素。

笔者认为,无论是现代主义还是后现代主义,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和必然性。

后现代主义是现代主义的必然产物,因为经济发展到不同的阶段,人类的需求会有所改变,因而建筑思潮就从现代主义发展到后现代主义。

五、结束语
西方主义建筑经历了如上的变化是不奇怪的,因为建筑根据人类的需求具有其时代的特性。

不同时代的建筑物总会反应那个时代的特征,而每个时代的经历总要在其建筑物上留下历史的痕迹。

西方的建筑思潮经历了现代主义思潮到后现代主义思潮,正反应了其当时民众对建筑物的需求,从而也反应了当时的一个经济特征。

这个时代历史的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都在整个建筑物中体现。

参考文献:
[1] 许力、后现代主义建筑二十讲[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27—28;
[2] 王其钧、后现代建筑语言[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10;
[3] 刘婉华,梁涛.论后现代建筑的哲学解释学意义[J].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1) ;
[4] 伍攀峰.功能、美与人的需求——对现代建筑运动与后现代建筑思潮的一些认识[J]. 安徽建筑. 2004(05) ;
[5] 彭怒.多元化的总体趋势与新的主体文化的可能──战后西方建筑思潮的演变[J]. 时代建筑. 1999(04);
[6] 武联,张臻.对晚期现代建筑思潮的剖析[J]. 长安大学学报(建筑与环境科学版). 2003(04) 。

指导教师:吴永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