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建筑活动与建筑思潮概述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建筑活动与建筑思潮概述
外国建筑史
纽约世界贸易中心的底层处理
外国建筑史
纽约世界贸易中心的底层处理
外国建筑史 现代建筑进入多元化时期
• (五)讲求技术精美的倾向
1、在设计方法上属于比较“重理”的,这种倾向的 特点是全部用钢和玻璃来建造,构造与施工非常 精确,内部没有或很少柱子,外形纯净与透明、 清沏地反映着建筑的材料、结构与它的内部空间。
外国建筑史 第二节 二战后建筑设计的主要思潮
• 二战后建筑设计的主要倾向
强调理性主义的倾向 讲究“人情化”与地方性的倾向 “粗野主义”倾向 “典雅主义”的倾向 讲求技术精美的倾向 注重“高度工业技术”的倾向 讲求“个性”与“象征”的倾向
外国建筑史 建筑理性主义倾向发展、成长时期
• (一)强调理性主义的倾向
这些倾向的动机主要是对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理性 主义”所鼓吹的无条件地采用与表现新技术以及 在形式上的雷同反抗。
2、代表人物:阿尔瓦.阿尔托、丹下健三 3、代表建筑:珊纳特塞罗市政中心;麻省理工贝克
大楼 。
外国建筑史
山梨县文化会馆
外国建筑史 现代建筑进入多元化时期
• (三) “粗野主义”倾向
1、“从目前存在着的混乱的强大力量中,牵引出一 阵粗鲁的诗意来” 。
外国建筑史 第二节 二战后建筑设计的主要思潮
• 三个阶段:
1、建筑理性主义倾向发展、成长时期。
强调理性主义的倾向 讲究“人情化”与地方性的倾向
2、现代建筑进入多元化时期。
(粗野主义倾向、典雅主义倾向、技术精美倾向、 高度工业技术倾向、讲究个性倾向)
3、晚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时期。
(将现代建筑理论和风格推向极端—精巧复杂做作 的现代主义风格;从根本上否定现代主义)
2、代表人物:密斯.凡.德.罗 3、代表建筑:范斯沃斯住宅、湖滨公寓、纽约的西
格拉姆大厦,伊利诺工学院克朗楼和西柏林新国 家美术馆
外学院建筑系楼
外国建筑史 现代建筑进入多元化时期
• (六)注重“高度工业技术”的倾向
1、不仅在建筑中坚持采用新技术,而且在美学上极力 鼓吹表现新技术。把注意力集中在创新地采用与表 现预制的装配化标准化构件方面。主张用最新的材 料,如高强钢、硬铝、塑料和各种化学制品来制造 体量轻、用料少,能够快速与灵活地装配、拆卸与 改建的结构与房屋。在设计上它们强调系统设计和 参数设计。
• 3、代表作品:蓬皮杜国家艺术与文化中心
外国建筑史
后现代主义时期
1、从根本上否定现代主义,具有较完整的建筑理论和实践。 主张建筑就是要装饰,因为装饰才使建筑有个性、有象征, 才能布同于构筑物。查尔斯.詹克斯未使后现代建筑有更 明确的概念,将其归纳提出六方面的内容: ①、历史主义 ②复古派 ③新方言派 ④个性化+都市化=文脉主义 ⑤隐喻+玄学 ⑥后现代空间
1、致力于运用传统的美学法则来使现代的材料与结 构产生规整、端装与典雅的庄严感。作品使人联 想到古典主义或古代的建筑形式,于是“典雅主 义”又称“新古典主义”,“新帕拉第奥主义” 或“新复古主义”。
2、代表人物主要为美国的约翰逊、斯东和雅马萨基 3、代表建筑:西雅图世界朝览会中的科学馆、纽约
世界贸易中心的底层处理
• 1、崛起于20世纪60年代,是现代主义 建筑之后的一支重要流派,其特征是“在 设计上强调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经济手 段来处理建筑和人类的相互关系,并且在 很大程度上表现这种科技的先进性,强调 设计语言在美学方面纯粹的技术表现,即 ‘美’之生成来自于工艺技术的生产完善, 从本质上摒弃传统历史传统,把技术作为 时代的新传统。”将现代建筑理论和风格 推向极端—精巧复杂做作的现代主义风格 2、代表人物:矶崎新、兹贝加
“粗野主义” 要经济地,从不修边幅的钢筋混凝土 (或其他材料)的毛糙、沉重与粗野感中寻求形 式上的出路。毛糙、沉重与粗鲁感。
2、代表人物:柯布西耶、史密森夫妇 3、代表建筑:马赛公寓大楼与昌迪加尔行政中心
外国建筑史
马赛公寓大楼
外国建筑史
昌迪加尔行政中心
外国建筑史 现代建筑进入多元化时期
• (四) “典雅主义”的倾向
2、代表人物:罗伯特.文丘里 3、代表作品:伦敦国家美术馆、费城富兰克林故居 、
费城栗子山住宅新、奥尔良市意大利广场
外国建筑史
费城栗子山住宅
外国建筑史
伦敦国家美术馆
外国建筑史
1、是指强调功能,并强调理性在建筑中的地位。形 成于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以格罗皮乌斯和他的包 豪斯学派和以勒·柯布西耶等人为代表的欧洲的 “现代建筑”。它因讲究功能而有“功能主义” 之称:它因不论在何处均以一色的方盒子、平屋 顶、白粉墙、横向长窗的形式出现,而又被称为 “国际式”。它具有“现代建筑”的一切特点, 并强调建筑师有改造社会的任务。
2、没有倡导人,没有代表人物。 3、代表建筑:哈佛大学研究生中心;芝加哥湖滨公
寓大楼;
外国建筑史
外国建筑史 建筑理性主义倾向发展、成长时期
• (二)讲究“人情化”与地方性的倾 向
1、建筑功能灵活,使用方便,空间处理自由活泼, 使人感到不断延伸变化的建筑风格。即讲技术, 又讲形式,在形式上又强调自己的特点。
2、代表人物:密斯.凡.德.罗 、勒.柯布西耶及所有重理
的设计师。
3、代表建筑:纽约的西格拉姆大厦等所有重理的作品
外国建筑史 现代建筑进入多元化时期
• (七)讲求“个性”与“象征”的倾向
1、讲求“个性”与“象征”的倾向是要使每一房屋与每 场地都要具有不同于他人的个性和特征,其标准是要 使人一见之后难以忘情。 讲求“个性”与“象征”的倾向在建筑形式上变化 多端。究其手段,大致有三:运用几何形构图的;运 用抽象征的和运用具体的象征的。主张这种倾向的人 并不断把自己固定在某一种手段上,也不与他人结成 派,只是各显神通地努力达到自己预期的效果。
2、代表人物:赖特 、勒.柯布西耶、小沙里宁、伍重 3、代表建筑:纽约肯尼迪航空港的环球航空公司候机楼
和澳大利亚的悉尼歌剧院、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
外国建筑史
外国建筑史
环球航空公司候机楼
外国建筑史
环球航空公司候机楼
外国建筑史
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
外国建筑史
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
外国建筑史
晚期现代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