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市场分析报告——卢立文柬埔寨,旧称高棉,位于中南半岛,,属热带季风气候,首都金边。
约1480万(2012年6月)。
有20多个民族,其中高棉族为主体民族,占总人口的80%,华人、华侨约60万。
高棉语为通用语言,与英语均为官方语言。
佛教为国教,佛教徒占人口的95%,伊斯兰教徒占人口的2%。
柬埔寨是东南亚国家联盟成员国,经济以农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贫,是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之一。
柬埔寨系君主立宪制王国,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
国王是终身国家元首、国家军队最高司令,国民议会是柬埔寨全国最高权力机构和立法机构,参议院为国家立法机构,有权审议国民议会通过的法案。
2013年7月28日,柬埔寨举行了第五届全国大选,人民党再次赢得选举。
韩桑林连任国会主席,洪森蝉联首相。
柬埔寨政治稳定、宏观经济态势良好、有优越的政策法规环境,在工业、农业、旅游业、油气、能源、采矿、运输、电信等各个方面都有巨大的潜能。
经济发展速度稳定在7%左右,通货膨胀在4%以内,是东南亚投资热点之一。
据中国商务部统计,2012年,中国企业对柬非金融类直接投资金额为7.2亿美元,同比增长131%。
中国企业对柬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累计23.93亿美元。
中国企业在柬新签承包工程合同总额29.55亿美元,增长485.7%;营业额11.71亿美元,增长41.9%;外派人数4272人,增长24.4%。
中国企业派出赴柬劳务合作人数1400人,增长3400%。
截至2012年底,中国企业在柬承包工程累计合同额和营业额分别是81.69亿美元和40.53亿美元。
工程项目开始多样化,从单一的照图施工、坐等援助逐渐向金融融资、BOT等多种投资方式转变,开始尝试使用金融杠杆撬动经济发展。
2013年,柬国内生产总值(GDP)达615250亿瑞尔,约合151.91亿美元,同比增长7.6%,人均GDP增至1036美元,同比增长5%。
据柬政府预计,2014年柬经济将保持7%的强劲增长,其中农业增长3.8%、工业增长10%、服装出口业增长9.9%、服务业增长6.8%。
全年GDP将达171.5亿美元,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通货膨胀控制在3.5%,保持柬币与美元汇率稳定。
柬埔寨将摆脱贫穷落后进入到中低发展中国家行列。
2013年10月25日,柬埔寨内阁审议通过了《2014年国家财政预算案》。
该预算案总支出约30.4亿美元,占GDP的20.64%,同比增长13.1%;总收入21.4亿美元,占GDP的15.23%;财政赤字9亿美元,占GDP的4.9%。
一、经济概况柬埔寨是传统农业国,工业基础薄弱。
属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之一,贫困人口占总人口28%。
其国内经济的四大支柱为旅游业、加工业(制衣业)、建筑业和农业。
柬政府实行对外开放的自由市场经济,推行经济私有化和贸易自由化,把发展经济、消除贫困作为首要任务。
把农业、加工业、旅游业、基础设施建设及人才培训作为优先发展领域,推进行政、财经、军队和司法等改革,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改善投资环境,取得一定成效。
总体看,柬埔寨宏观经济形势良好,贸易保持稳定增长,通货膨胀率处于可控状态。
2013年,柬国内生产总值(GDP)达615250亿瑞尔,约合151.91亿美元,同比增长7.6%,人均GDP增至1036美元,同比增长5%。
其中,农业增长4.2%(种植业增长4.1%、渔业增长7.1%);工业增长9.3%;服务业增长8.8%(商业增长7.7%、酒店和餐饮业增长13.7%);金融业增长12.3%;固定资产增长10.9%。
通货膨胀率为3%。
广义货币327680亿瑞尔,约合81.92亿美元,同比增长15%,约占GDP的53.9%。
瑞尔与美元的汇率继续保持稳定,年平均汇率为4027:1。
外汇储备41亿美元,同比增长10.8 %,可满足4—4.5个月的进口需要。
此外,柬全国电力供应增至42.97亿度,同比增长31.4%,其中水电10.809亿度(基本因中资企业BOT投资形成),同比增长111%。
清洁水供应1.744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1%。
国内的贫富悬殊问题、基础设施不足、健康卫生问题和人民缺乏知识水平等社会问题十分严重,是为本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所遇到的严峻考验。
据亚洲开发银行估计,2013年柬埔寨经济增长率达7.2%,出口、建筑业和服务业的增长是拉动柬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预计2014年柬经济增长率将达7.5%。
亚行表示,柬埔寨只有在稳定政治局势后,才能进一步发展经济。
1.对外贸易2003年9月,柬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13年对外贸易持续增长。
全年对外贸易总额为158.8亿美元,同比增长18.5%。
其中,出口69亿美元,同比增长27.7%;进口89.8亿美元,同比增长13%。
贸易逆差20.8亿美元。
主要出口产品为服装、鞋类、橡胶、大米、木薯;主要进口产品为燃油、建材、手机、机械、食品、饮料、药品和化妆品等。
主要贸易伙伴为美国、欧盟、中国、日本、韩国、泰国、越南和马来西亚等。
中国是柬埔寨重要的贸易伙伴,双边贸易总额达37.72亿美元,同比增长29.05%,占柬埔寨对外贸易总额的23.7%,其中向中国出口3.62亿美元,同比增长67.92%;自中国进口34.11亿美元,同比增长25.95%。
东盟各国逐渐成为柬重要的贸易伙伴,2013年,柬埔寨与东盟双边贸易额呈现增长的趋势。
对东盟进出口总额达41.66亿美元,其中出口4.81亿美元,同比增长51%;进口36.75亿美元,同比增长4.43%。
柬政府继续大力推动大米出口,全年共出口大米37.9万吨,同比增长84%,法国、波兰、马来西亚、荷兰和中国是柬前五大大米出口目的地。
预计2014年大米出口可达60万吨。
除此之外,鉴于中资企业投资木薯种植、深加工企业增长,预计2014年木薯关联产品对中国出口将会增多。
2.外国资本实行自由经济政策,所有行业都对外开放,鼓励外商投资。
1994年柬国会通过投资法。
外商投资方式有独资、合资、合作和租赁四种,生产性企业可由外商独资,贸易性企业不允许外商独资。
柬政府还出台了一系列法规,同投资商建立了定期磋商和对话机制。
2006年,外资总额7.47亿美元,比上年增加28.8%。
投资主要来自中国(含港澳台地区)、马来西亚、韩国、泰国、日本等。
3.人民生活实行低工资制。
贫富悬殊、两极分化现象严重。
政府普通公务员、军警平均月工资70-100美元左右,外资工厂工人月工资100-120美元。
物价平稳,市场消费价格指数为121%。
全国共有121家国家医院,521家医疗中心。
农村缺医少药,医疗设施较差。
二、同中国的关系1.政治关系中柬两国有着悠久的传统友谊。
1958年7月19日两国正式建交。
长期以来,中国几代领导人与西哈努克国王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为两国关系的长期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2年11月,朱镕基总理访柬,两国领导人同意把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力资源开发作为两国重点合作领域,中方并宣布免除柬所有到期债务。
2006年4月,温家宝总理访柬。
双方发表《联合公报》,宣布建立“全面合作伙伴关系”。
2.经贸关系和经济技术合作中柬两国经贸关系发展较快,合作领域不断拓宽。
1996年,两国签订了贸易、促进和投资保护协定,并于2000年成立两国经济贸易合作委员会。
据中国商务部统计,2012年,中国企业对柬非金融类直接投资金额为7.2亿美元,同比增长131%。
截至2012年底,中国企业对柬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累计23.93亿美元。
三、投资1.投资吸引力柬埔寨恢复和平、重新融入国际社会以来,其作为新兴市场的发展潜力对企业具有较大吸引力。
为加速经济发展,吸引国内外投资,柬于1994年通过《投资法》,并于2003年通过《投资法修正法》,为在柬境内投资提供相对较为优惠的税收和土地租赁政策。
企业选择在柬投资的主要因素在于以下六个方面:一是投资保障方面。
据柬《投资法》第四章规定:不实行损害投资者利益的国有化政策;对已获批准的项目,不对产品价格和服务价格实行管制;允许投资者从银行系统购买外汇转往国外,作为清算与其投资活动有关的财政债务。
二是柬实行开放的自由市场经济政策,经济活动高度市场化、自由化,其经济自由度排名与日本相当。
除宪法规定外国人不得购买和拥有柬土地以及从2001年起不得砍伐森林外,无其它明显投资壁垒。
包括银行、保险、电信、旅游、医疗卫生、教育等领域在内的服务领域实行全面开放。
三是作为最不发达国家之一,柬享受发达国家给予的多项优惠,例如美、欧、日等28个国家对柬包括成衣在内的许多出口产品给予普惠制待遇(GSP)。
四是柬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在矿产、农产品、渔业等方面资源较为丰富。
五是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后为双方企业提供更多发展机遇。
六是柬相对低廉的劳动力成本。
2.投资现状2013年投资持续增长,经济特区成经济新增长点。
全年柬政府共批准225个投资项目,投资总额49.62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43.3%和117.6%。
其中国内投资33.15亿美元,占总投资额的66.8%,同比增长272.2%;外国投资16.47亿美元,占总投资33.2%,同比增长19.3%。
农业领域投资11.3亿美元,同比增长102.79%;工业和手工业领域投资11.1亿美元,同比下降25.71%;旅游领域投资1.06亿美元,同比下降84.67%;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投资26.2亿美元,同比增长1051%。
前五大外资来源国分别为中国、越南、泰国、韩国和日本,投资额分别为4.36亿、1.01亿、0.72亿、0.29亿和0.26亿美元,分别占柬吸引外资总额的26.6%、6.1%、4.37%、1.76%和1.59%。
在柬埔寨经济特区投资,可享受税收、设备和原材料进口、产品出口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投资最多的国家是中国、日本、韩国等,投资的产业包括制衣、制鞋、汽车零件、建筑材料、自行车组装、食品生产等。
韩国投资领域为制衣、玩具、电子装配、木薯加工、生物乙醇等。
中国投资制衣、家具、大米加工等。
日本投资大型商场、制衣、电子装配等。
四、工程项目:据中国商务部统计,2012年,中国企业在柬新签承包工程合同总额29.55亿美元,增长485.7%;营业额11.71亿美元,增长41.9%;外派人数4272人,增长24.4%。
中国企业派出赴柬劳务合作人数1400人,增长3400%。
截至2012年底,中国企业在柬承包工程累计合同额和营业额分别是81.69亿美元和40.53亿美元。
工程项目开始多样化,从单一的照图施工、坐等援助逐渐向金融融资、BOT 等多种投资方式转变,开始尝试使用金融杠杆撬动经济发展。
1.尼鲁自来水厂:2013年6月4日正式竣工。
一期工程总投资9040万美元。
其中,日本国际协力机构(JICA)和法国国际开发署(AFD)分别提供4060万美元和2000万美元优惠贷款,其余2980万美元为金边水务局自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