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四讲亚里士多德及其哲学25页PPT

第四讲亚里士多德及其哲学25页PPT


1、亚氏的“第一哲学”:
科学分类思想:逻辑学、理论科学、实践科学、 制作科学四类是亚氏对科学的分类,而“第一哲 学”即是讲形而上学的,属于理论科学。
形而上学之含义:形而上学是研究“有”本身, 以及“有”凭本性具有的各种属性,是研究一切 事物的产生、灭亡、运动、变化的最根本、最原 始原因,即“第一因”的学问。
后来他离开吕克昂去了阉人赫尔米亚斯那里,这 个人是阿塔纽斯的僭主,他和赫尔米亚斯感情甚 笃,赫尔米亚斯还把自己的女儿或侄女许配给他, 从而用姻亲留住了他。
阿里斯提波在《古代显贵》的第一卷中说,亚里 士多德爱上了赫尔米亚斯的情妇,在得到赫尔米 亚斯同意后娶了她。阿里斯提波还说,他创造了 一首赞歌以纪念赫尔米亚斯;
“潜在的”有两种含义,一是指一种形成状态, 二是指它在行为中的实行。在后者意义上,醒着 的人可说是有灵魂的,在前者意义上,睡着的人 可说是有灵魂的。正是为了把睡着的人包括在内, 亚里士多德补充了“潜在的”这个词。
总的说来,他的勤奋和创新非同一般,这从他众 多的著作目录可以看出来,这些著作其数目将近 400篇,而且还只是列出那些真实性没有争议的 著作。因为还有其他很多成文著作和敏锐的口头 格言也归属于他。
手持弓箭的波斯国王不公正地杀害了这个人,这 违反了诸神的神圣法律,因为那个国王打败他, 不是在血腥战斗中光明正大地使用长矛,而是在 一个亲信的帮助下使用背信弃义的卑鄙手段。
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主要有:
《工具篇》:《范畴篇》、《解释篇》、《分析 前篇》、《分析后篇》、《论题篇》、《辨谬 篇》;
《物理学》、《动物学》、《论灵魂》;
此外,他还认为灵魂也是无形体的,还将其定义 为潜在地具有生命的自然有机体的第一圆满(即 实现)。用“实现”这个词他指的是永远无形体 的形式的东西。据他说,这种“实现”有两重: 或者是潜在的;或者它是确定的。
灵魂是“自然物体”的实现,因为物体可以划分 为:工匠用手制作的人造物体,如塔或船;自然 物体,这是自然的造化,如动物躯体和植物。
他把友谊定义为互惠善意的平等,包括三种:
一种是亲属的友谊;
另一种是爱者的友谊;
第三种是主客之间的友谊。
爱的目的不只是性爱,而且还有哲学。据他说, 智慧之人会与人相爱,会参加政治活动;而且还 会结婚,会住在一个国王的宫廷里。
生活有三种:思辨的、实践的和钟爱快乐的,其 中他最看重思家都更擅长 研究原因,即使是最细微的现象他也能够解释。 因此他编辑的科学笔记数量惊人。像柏拉图一样, 他也认为神是无形体的;其庇护延及天体;神也 是不动的;尘世事件受到它们与天体之间的亲和 关系的控制。他说,除四元素外(土水气火)还 有第五种元素,天体就是由它构成的。这种元素 的运动的不同于其他元素,是环形的。
一、生平、著作
亚里士多德,尼各马科和斐斯蒂的儿子,斯塔吉 拉人。赫尔米波在《论亚里士多德》中说,他父 亲尼各马科将其血统追溯到医药之神阿斯克勒普 的孙子、马卡翁的儿子尼各马科那里;他父亲和 马其顿国王阿明塔斯住在一起,身份是御医和朋 友。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最正宗的门徒。他讲话 有点口齿不清,小腿很细,眼睛很小,穿着、耳 环和发式使他比较显眼。蒂迈欧说,他的情妇赫 尔匹利跟他生了一个儿子,名字也叫尼各马科。
柏拉图还在世时他就退出学园,因此柏拉图作过 这样的评论:“亚里士多德踢开我,正如小雄驹 踢开生养它的母亲一样。” 塞诺克拉底就任学
园主持时,他作为雅典使节去了菲力普的宫廷; 他返回后,看到学园换了新主持(斯彪西波), 便在吕克昂选了一块公共散步地,在那里他 创
立了“逍遥学派”。它之所以得名如此,是因为 亚历山大生了一场病,康复期间每天都去散步, 亚里士多德陪着他,和他讨论某些问题。围绕他 的那圈人变得越来越多;于是他坐下来讲课,还 说:拘守沉默而让塞诺克拉底说话,这是卑贱的。
他没有忽略任何有助于发现或有助于判断或有助 于功用的东西。
就有助于发现而言,他在《论辩篇》和《方法篇》 中留下了大量命题,由此很好地为学生提供了用 于解决问题的可能论辩。
就有助于判断而言,他靠后分析,推断过程得以 验证。
对于实际用处而言,他留有关于论辩的训诫以及 研究问答法、三段论等的著作。
他提出的真理判据在实存物体的领域是感觉,但 在设计国家、家政和法律的道德领域,这种判据 是理性。
《形而上学》、《尼各马可伦理学》、《优台谟 伦理学》、《大伦理学》;
《政治学》、《雅典政制》;
《修辞学》、《诗论》等
二、亚里士多德的学说
亚里士多德把哲学分为两类:实践的和理论的。
实践部分包括伦理学和政治学。
理论部分包括物理学和逻辑。
尽管逻辑不是一门独立学科,但它作为一种用于 其他学科的工具得到了详尽阐述。而且他还明确 断言,它有两重目的,即可能性和真理。在目的 是可能性的地方运用辩证法和修辞;在目的是真 理的地方运用分析和哲学。
附:《易经·系辞》:“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 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通,举而措之天下之 民谓之事业。”
四因说: 质料因、形式因、 动力因、目的因。
他认为幸福有三:
一种是灵魂之善,他视这种善为最高价值;
第二种是肉体之善,如健康、力量、美丽等等; 第三种是外在善,如财富、好的出身、名望等。
他认为,德性本身并不足以确保幸福;肉体之善 和外是在善也是很必要的,因为如果智慧之人生 活在痛苦、贫穷以及类似境况中的话,他也是可 怜的。然而,邪恶本身却足以造成痛苦,即使它 伴有足够多肉体之善和外在善。他认为不同德性 并不相互依赖。因为一个人可以是审慎的,或是 正义的,同时还可以是放荡的,且不能控制自己 的激情。他还说,智慧之人不能免除所有的激情, 只是在节制中放纵它们。
他在马其顿的菲力普的宫廷呆过,还收了他的儿 子亚历山大做学生;后来他请求亚历山大重建他 的毁于菲力普之手的母邦,并获得了同意;他还 为那里的居民制定了一部法典。
来到雅典后,他主持自己的学园长达十三年,然 后退隐去了卡尔西斯,原因是有人控告他不敬神, 控告的托辞是他为赫尔米亚斯创作的赞歌,以及 他在德尔斐的雕像上的如下铭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