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言语发展.ppt
(四)儿童真正掌握言语交际能力的条件
儿童真正掌握言语交际的能力,就不 仅要能听懂词,而且还要能在听懂词的基 础上会说出词。只有在儿童的言语听觉分 析器和言语运动分析器之间建立联系之后, 语言才真正成为交际的工具。
(五)儿童说出词的能力是从摹仿成人词 的声音开始的
1. 儿童约在7-8个月的时候,就开始摹仿成人 的动作,但还不能模仿词音。
这时词的声音还不是言语信号或信号的 信号,而仍然是属于第一信号系统的活动。
(二)儿童与成人言语交际的开端
当儿童开始能听懂词的时候,虽 然儿童自己还不能利用言语,但可以 说已是儿童与成人言语交际的开端。
(三)儿童的这种交际水平的低级性
第一,这时儿童所能懂得 的词是非常有限的。
第二,这时第二信号经常 需要第一信号的支持。例如, 成人的言语指示常常要和相应 的物体或动作一起出现(成人 一面说“拍手”,一面作拍手 动作。或成人一面说“猫呢?” 一面指着旁边的猫)。
2. 约2-3个月 “牙牙学语”的声音:吃饱的时候, 身上舒服的时候。能听到a—a、e—e—e、k—k、h—h等 声音。这些声音也并不是言语,只是儿童的一种良好的 自我感觉的表现。
二、乳儿言语的发生过程
3. 约半岁 发出音组:如,ma-ma、ba-ba、da- da、na-na,等。这时儿童用不同的声音表示不同的情绪, 例如,哭的原因不同(如饥饿、疼痛、假哭)而夹杂着 一些不同的声音。这仍然不是言语,最多只是为言语的 发生准备条件而已。
言语活动或第二信号系统活动是人所特有的, 它具有社会性的特点。儿童跟动物不同,他从很小 的时候起,就有跟成人进行交际的需要。为了从小 发展儿童的言语,成人在跟儿童接触的时候,应该 尽可能地跟儿童说些什么,虽然儿童这时还不懂得 这些言语的意思,但是这在发展儿童心理的积极性 上,是大有裨益的。
一、 词、言语在儿童心理发展上的主要作用
一、人的意识是反映的最高级形态
(一)人的意识的特点
第一,直接感知具体的事物,形成感觉、知觉和 表象;间接地认识事物的本质联系和规律,形成抽 象逻辑思维。
第二,意识到客观世界的存在,对外界刺激物 进行分析综合;意识到自己主观世界的存在,对自 己的心理活动进行分析综合。
(二)人的意识特点的实现
1. 从人类心理发展历史看来,劳动以及和劳动 一起发生的语言是产生人类意识的主要推动力量。
2. 儿童到1岁的时候,能够听懂的词大约有10- 20个,而能说出的词则还很少很少。纵然能说几个, 也往往是不完整、不清晰的。成人之所以能听懂它, 一半是猜测。因此,到乳儿时期结束的时候,言语 的交际职能还是很差的。
巴甫洛夫学派学说
儿童言语活动的发生(两种信号系统协同活动的发 生)可划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 直接刺激物→直接反应(7-8个月以前) 第二阶段 词的刺激物→直接反应(10-11个月以前) 第三阶段 直接刺激物→词的反应 (满1岁时) 第四阶段 词的刺激物→词的反应(1岁以后)
1. 概括作用。在直观的即第一信号系统的 基础上,形成了词的联系即第二信号系统以后, 人就能凭借词对外界刺激物进行不同等级的抽 象概括,从而使人有可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属性 和规律性。
2. 调节作用。通过词、言语调节人的行为, 使人的行为成为有意识的、自觉的行为.
二、婴儿期言语的发展,大体上可划分为两个阶段
2. 从个体心理发展史看来,儿童活动的发展以 及在活动中由于和人们交际的需要而掌握成人语言 的过程,也就是儿童意识发生发展的过程。
3. 儿童不断掌握语言的过程,就是儿童言语发 展的过程,就是第一和第二信号系统协同活动发展 的过程。
二、乳儿言语的发生过程
1. 出生后 发出叫喊的声音:饿了的时候,身上不 舒服的时候。这种叫喊完全是由生理的需要引起的。
实验证明:在没有相 应的物体或动作的情 况下,词的指示往往 无效。可见,此时的 第二信号还带有浓厚 的第一信号的色彩, 或者还是第一和第二 信号协同活动的开 始.
第三,这时的第二 信号,由于还跟第一信 号相近,因而还不象成 人的词那样包罗万象, 那样具有更大的概括性。
第四,无论如何, 这已经是第二信号系统 的活动,是言语活动, 而这是动物所绝对不可 能有的。
4. 约7-8个月 形成了最初的言语活动。
三、儿童最初的言语活动
儿童最初的言语活动是 从听懂成人说出的词开始的。
(一)儿童语言活动的过程
1. 约7—8个月时,由于多次感知某种物 体或动作并同时听到成人说出关于这一物体 或动作的词,在头脑里就建立起这一物体或 动作的形象和词的声音之间暂时联系,以后 只要听到这个词的声音就能引起相应的反应。
2. 3岁末 在正确的教育下,能够使用各种基本类 型的句子(简单句和某些复合句)。
3. 2岁末到3岁 言语的概括作用和对行为的调节作 用都明显地发展起来。
儿童言语在一岁到三岁的时期内,不论在句 型方面或词类方面,都有显著的发展
1.在句型发展方面:从1岁半到2岁,单词句 和简单句占90℅以上,而复合句只有7.3%。从两岁 到三岁,单词句急剧减少(下降为4.9℅),而复 合句则有较大增加(上升到42.3%)。
2. 约10—11个月起,在词的声音和物体 或动作联系的基础上,逐步过渡到对词的内 容发生反应。
儿童不再对相似的音调发生反应,而 是开始“懂得”词的意义,对词的意义发生 反应。
词开始成为言语信号,即第二信号。
实验
这时的词音在引起儿童反应上具有基本意义的, 还不是词的内容,而是词的音调,只要音调相似 的词音,都可以引起儿童的相同的反应。例如, 不管是“猫猫”,还是“帽帽”,“馍馍”,都 能应起儿童讯寻找猫的反应。
第一阶段(约从1岁末到1岁半)--理解言语阶段。 对言语的理解不断发展,本身积极的言语交际能力却 发展得较慢. 第二阶段(约从1岁半到3岁末)--积极的言语活动 发展阶段。
在此阶段,随着儿童理解言语能力的发展,积极言语 表达能力也很快发展起来,言语结构也更加复杂化。
此时期,儿童的言语具有的特点:
1. 1岁半以前 主要是单词句时期,即用一两个词 来代表一个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