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神华能源公司铁路运输管理规程(试行)目录第一编总则神华铁路是国家能源运输的重要通道,是运力大、成本低、节约资源、有利环保的重载铁路运输设施,是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神华)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和坚实基础,在提高国际竞争力,建设世界一流煤炭综合能源企业的发展战略中,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
神华铁路具有重载运输、高度集中的特点,各工作环节须紧密联系、协同配合。
为加强铁路技术管理,确保安全运输、方便快捷、高速高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铁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等法律法规,在执行《铁路技术管理规程》(以下简称《技规》)的基准上,结合神华铁路的技术设备、运输组织、自然环境、地理位置、市场营销等情况,特制定《中国神华能源公司铁路运输管理规程(试行)》(以下简称《运规》)。
《运规》规定了铁路技术管理、运输组织、行车调度、施工管理、应急管理及信息化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和标准;规定了铁路基本建设、验收交接、使用管理及保养维修方面的基本要求和标准;规定了各部门、各单位、各工种在从事铁路工作时,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责任范围、工作方法、作业程序、相互关系以及对行车有关人员的职业要求。
神华铁路员工必须严格遵守和执行《运规》的规定,在自己的职务范围内,以对企业高度负责的态度,保证安全生产。
铁路单位对遵守本规程成绩突出者,应予表扬或奖励;对违反者,应视其违反程度和造成事故的性质、情节及后果,给予教育、纪律处分、直至追究法律责任。
《运规》是多年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的总结,它将随着运输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逐步充实和完善。
在中国神华明令修改以前,任何部门、任何单位、任何人员都不得违反本规程的规定。
对现有不符合《运规》规定标准的技术设备,应按分管权限的原则,有计划、有步骤地改造和更新,在未改造和更新前,应制定保证运输安全的过渡办法或措施。
《运规》所称“神华铁路”是指中国神华所属分公司、全资子公司、控股子公司所经营管理的铁路。
《运规》所称“铁路公司”是指中国神华铁路板块所属分公司、全资子公司和控股子公司。
《运规》适用于中国神华及其所属分公司、全资子公司、控股子公司,同时适用于联合运输单位及参与神华铁路基本建设的工程建设单位。
第二编技术管理基本要求第一节管理机构第十条铁路管理机构设置(一)中国神华运输管理部是神华铁路的主管机构,履行铁路运输安全生产的管理职能。
第十一条中国神华运输管理部的职责(一)提出神华铁路中远期战略发展规划意见。
(二)依据神华铁路发展规划,提出运输生产布局调整方案并指导实施。
(三)依据《技规》组织拟定中国神华铁路运输各项技术管理标准、作业标准、设备维修标准等。
(四)参与新建、改建、扩能铁路工程建设的技术设计及审查工作;组织有关部门及单位进行新建、改建、扩能铁路工程竣工后、投入使用前的验收检查及安全评估工作。
(五)组织编制神华铁路列车运行图、列车编组计划、运输年度运力计划,并指导执行。
(六)统一监管神华铁路运输调度指挥工作,审核铁路公司《调度所管理工作细则》。
(七)负责神华铁路专项运输、特种运输工作,指导铁路公司运输安全工作。
(八)组织审核神华铁路集中修年度轮廓计划,批复铁路公司I级施工计划和施工方案。
(九)提出机车、货车、重型轨道车及大型养路机械设备的购置计划及配属意见,拟定报废计划,并指导实施。
(十)组织神华铁路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的引进和应用,审定铁路先进技术及设备的引进,并建立有关制度。
(十一)审核、批准铁路公司的《行车组织规则》(以下简称《行规》)。
(十二)组织中国神华日铁路运输生产电视电话会议,掌握运输指标完成情况,提出运输生产经营任务和工作重点,及时处置运输生产中的突发问题或事件。
(十三)参与神华铁路生产本质安全体系的评价检查,督促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等风险管理工作的落实。
(十四)加强铁路货车、机车统计工作管理,定期对铁路公司的统计工作进行业务指导、监督检查和质量考核。
(十五)定期分析神华铁路运输生产经营情况,提出控制运输生产成本的意见。
(十六)组织推进神华铁路信息化工作,参与审核铁路信息化项目的设计、投资及验收,督促铁路统计信息化建设、资源共享等项工作的落实。
第二节基本规章制度第十二条规章制度的类别铁路运输管理规章制度分为:基本规章制度、专业规章制度。
第十三条基本规章制度的划分基本规章制度分四个层次:一是国务院铁道主管部门颁布的《技规》;二是中国神华颁发的《运规》;三是铁路公司制定的《行规》;四是车站制定的《车站行车工作细则》(以下简称《站细》)。
第十四条专业规章制度的划分(一)铁路专业规章制度是对基本规章制度分层次、按专业进行细化的技术规定。
包括铁道行业、中国神华、铁路公司制定的专业技术文件,以及车务、机务、工务、供电、电务、车辆段等行车单位制定的《行车管理细则》(以下简称《段细》)等。
行车单位的《段细》编制要求,由铁路公司规定。
(二)根据铁路技术装备和行车组织变化,针对技术管理某一方面急需解决的突出问题,在规定时间、特定条件下,铁路公司可制定临时规定。
第三节新建、改(扩)建铁路验收交接第十五条新建、改(扩)建铁路的基本要求(一)新建、改(扩)建铁路应满足煤炭运输总量日益增长的需求,以开行万吨重载组合列车为主、增加列车密度为辅,并适当提高线路行车速度,大幅度地提高铁路运输输送能力。
(二)改(扩)建铁路需充分利用既有线路及行车设备,避免大拆大改。
应立足于内涵,尽量挖掘既有线路、行车设备的潜力,依靠技术进步进行改造,并采用先进的运输组织,扩大运输能力。
(三)新建、改(扩)建铁路需引用先进、安全、成熟、可靠、经济、环保、适用的技术,采用与其相适应的综合配套产品和保证铁路运输安全的技术设备,提高重载运输能力,保证铁路技术设备的标准化、数码化、信息化。
第十六条新建、改(扩)建铁路的竣工验收(一)新建、改(扩)建铁路的竣工验收分为静态验收、动态验收、初步验收、安全评估、正式验收五个阶段。
(二)新建、改(扩)建铁路一般按整个项目进行验收。
在确保运输安全的前提下,经中国神华运输管理部批准后可分期、分段,并按批准的阶段组织验收,工程全部完工后,再办理整个项目的验收。
改(扩)建铁路项目可适当合并简化验收阶段。
(三)新建、改(扩)建铁路的竣工验收主要内容:1.是否按铁路工程建设规程、设计规范、批准的设计文件(包括批准的修改初步设计、变更设计)建成,配套辅助项目是否与主体工程同步建成;2.建设质量是否符合国家和铁道行业颁布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3.建设程序执行情况和变更设计管理情况;4.设备配套及设备安装、调试情况,主要设备联调联试及试运转情况,以及国外引进设备合同完成情况;5.工程概算执行情况,材料、设备购置是否合理,工程其他支出是否符合规定;审查财务竣工决算;6.动态检测行车设备运行是否具备临管运营或运营条件;7.环保、水保、劳动、安全、卫生、消防等设施是否按批准的设计文件建成并审查合格;地质灾害整治及建筑抗震设防是否符合规定;8.工程竣工文件编制完成情况,建设项目批准文件、设计文件、施工过程管理文件及招投标文件、监理文件、竣工文件等资料是否齐全、准确,并按规定归档。
(四)新建、改(扩)建铁路项目按照本规程组织竣工验收后,方可正式移交接管使用单位运营。
在初步验收结束,且初步验收发现问题全部整改后,可开行中国神华管内货物列车;在安全评估结束,且安全评估发现问题全部整改后,可开行与国铁办理直通运输的货物列车和中国神华管内的旅客列车;经国家正式验收,且验收发现问题全部整改后,方准开行跨中国神华管内的旅客列车。
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建设项目一律不得交付,接管使用单位不得接管使用。
(五)工程建设单位必须有明确的质量保证期。
第四节技术设备准入及检验第十七条铁路技术设备的基本要求(一)中国神华使用的铁路产品须符合国家和铁道行业颁布的技术标准。
(二)不符合安全要求和技术落后设备,要建立限期淘汰制度,在未淘汰前铁路公司须建立可靠的安全保证措施。
(三)铁路机车、车辆、线路、桥隧、通信、信号、信息、电力、牵引供电、安全保护装置、房建(含站台等站场建筑物)、给排水、铁路专用施工机械和自轮运转特种设备等技术设备,必须建立完整和正确反映其技术状态的文件及《技术履历簿》等有关资料。
(四)凡上道使用涉及行车安全的机械、机具及防护设备,须符合有关技术标准,满足运用安全的要求。
机械、机具及防护设备应专管专用,加强日常检查和定期检修,保持良好状态。
第十八条铁路技术设备的准入及检验(一)铁路重要产品须按照国家、铁道行业及中国神华有关规定,实行行政许可、产品认证等铁路产品准入制度。
(二)列入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CCC)目录和国务院铁路主管部门强制性产品认证(CRCC)目录的技术设备,以及中国神华有特殊要求并具备产品生产资质厂家生产的铁路技术设备,方可办理准入。
(三)铁路公司应建立或健全铁路技术设备检验制度,未经检验或检验、验收不合格的技术设备,不得使用。
第十九条使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前的要求(一)采用铁路运输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时,应有研制生产单位提供的专业检验检测机构的检验检测报告,新材料、新设备的质量和安全性能应当符合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达到铁路相关技术标准和安全性能要求。
对运输安全有重要影响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中国神华运输管理部组织必要的技术评价后,方可购置及使用。
(二)新设备(包括改造后的设备)投入使用前须有操作规程、竣工图纸等技术文件和保证安全生产的办法与管理细则,经过技术测验合格并对有关人员进行培训后,方可使用。
第五节安全保护区第二十条铁路安全保护区的设置(一)按照《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规定。
铁路线路两侧应当设立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
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的范围,从铁路线路路堤坡脚、路堑坡顶或者铁路桥梁外侧起向外的距离分别是:1.城市市区不少于8m;2.城市郊区居民居住区不少于10m;3.村镇居民居住区不少于12m;4.其他地区的铁路不少于8m。
(二)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的设置,由铁路公司会同县级以上地方政府按照保护铁路安全和安全保护区用地的原则划定;铁路用地满足前款要求的,报请铁路管理机构在铁路用地范围内划定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
第二十一条穿越铁路线路修建各种建筑物及铺设管线的规定凡跨越铁路线路及站场,架设、铺设桥梁、人行过道、管道、渡槽和电力线路、通信线路、油管气等设施及采空(含钻探)作业,或在铁路安全保护区内架设、铺设人行过道、管道、渡槽和电力线路、通信线路、油管气等设施,涉及铁路安全时,施工单位的施工方案必须呈报相关铁路公司批准,施工前应与各设备管理单位签定安全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