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转座子与人类疾病

转座子与人类疾病

1988年, Kazazian 等首次证实反转录转座子是人类致病的潜在原因. 他们发现二段缺失突变的L 1 插入到凝血因子Ø 基因中, 阻断该基因的表达, 引发了血友病A . 随后, 相继在凝血因子Ø 基因( 1 种) 、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 Duchennemuscular dyst rophy, DM D ) 基因( 3 种) 、多发性结肠腺癌( adenomatous polyposis coli, APC) 基因( 1 种) 和B 珠蛋白基因( 1 种) 中发现了其他6 种L 1 插入片段, 其中5 种发生于生殖细胞或早期发育细胞, 1 种( APC 中的L 1 片段) 发生于克隆的癌细胞,提示L 1 反转录转座子有可能在体细胞中也起作用。

.
血友病A(甲)
FⅧ基因的缺陷导致FⅧ合成的障碍以及FⅧ分子结构的异常引起FⅧ功能活性的降低或缺乏是血友病的根本病理生理基础。

插入是FⅧ基因缺陷中另一种突变类型。

部分人类L1序列插入FⅧ基因可引起血友病。

L1序列是一广泛存在于人类基因组中的较长的重复序列,与反转录病毒反转录酶的DNA 相似,由于能在基因组中移动又称为转座子(transposon)。

在FVⅢ基因内插入转座子导致血友病甲,已有一些病例的报道。

相关主题